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小说《磨盘》中,女主人公罗萨蒙德是在西蒙·德.波伏娃的《第二性》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女性的代表。该作品中的男性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事业上都被边缘化,成为女性的“第二性”与“他者”。女性甚至为保持独立而拒斥性爱。罗萨蒙德的做法无疑是“过犹不及”,显然带有早期女性主义者追求女性绝对独立的偏激。  相似文献   

2.
《红王妃》是德拉布尔受18世纪朝鲜献敬王后洪玉英《王妃回忆录》启发创作的作品。《红王妃》采用自传形式,以真实的历史材料和人物事件为依据,又有"虚构"成分,将真实的朝鲜王妃和虚构的现代英国知识女性芭芭拉.霍利威尔的生活经历并置,体现了德拉布尔小说创作的新实验手法——模糊传记与小说之间文体界限。《红王妃》通过消解时空限制,跨越文类界限,表达了作者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人群的人文关怀,实现了作者对当下人们生存困境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以往对德拉布尔的《磨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主义、作品主题以及创作手法等视角。而本文以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第三部作品《磨盘》为切入点,以存在主义思想为基础,从荒诞异化和自由选择这三个基本概念进行分析,试图证明,虽然知识女性生活在一个充满荒诞和异化的世界,但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真实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论德拉布尔小说《磨盘》中男性的"他者"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小说《磨盘》中,女主人公罗萨蒙德是在西蒙·德.波伏娃的《第二性》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女性的代表。该作品中的男性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事业上都被边缘化,成为女性的“第二性”与“他者”。女性甚至为保持独立而拒斥性爱。罗萨蒙德的做法无疑是“过犹不及”,显然带有早期女性主义者追求女性绝对独立的偏激。  相似文献   

5.
英国著名小说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写于2002年的小说《七姐妹》,是一部在叙事手法上颇具新意的力作。她通过频繁转换叙事视角加大了女性公共生活和私密生活之间的距离和差异,展现了隐含在文本中的公开型叙述和私下型叙述。此文旨在运用法国文学理论家热奈特相关的叙事理论和女性主义叙事的创始人苏珊S.兰瑟的叙事理论对《七姐妹》进行女性主义叙事的解析。  相似文献   

6.
当代英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是大不列颠文坛的焦点人物之一。她的早期小说《磨砺》在文学史上首次描述未婚单身母亲的心路历程,是解构与女权主义文本的典范。德拉布尔在作品里和现实生活中解构传统女性形象的同时,成功地建构了理想的女性形象和女性生活。  相似文献   

7.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小说《红王妃》以其独特的跨时空叙事结构备受关注,大多数学者都聚焦于它的女性主题以及叙事技巧。而这篇文章则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旨在研究小说中父子冲突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寓意,指出在古代和现代社会中,父子关系和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磨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女性主义不失为一个研究小说《磨盘》很好的切入点。小说的女主人公罗萨蒙德的一系列离经叛道的思想与行为:将男性边缘化,使其成为女性的“第二性”与“他者”以及用母爱取代性爱作为其精神独立的主要途径:蕴涵了德拉布尔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表明了她既不同于传统女性又有别于激进女性主义者,在倡导女性独立的同时又强调做母亲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第一部小说《夏日鸟笼》包含了各种意象,大致可分为三类:鸟类、兽类和花类。这些意象的使用加深了作品的婚姻主题,是作者探讨女性特别是知识女性如何对待婚姻的最初尝试。  相似文献   

10.
伊恩·麦克尤恩在其著名小说《赎罪》中使用了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写作技巧,展现了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关系。作家通过对文学经典的指涉,凸显小说的自我意识;通过对小说创作过程的自我揭露,模糊了虚构与现实的界限;元小说技巧的应用赋予了小说更丰富的内涵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1.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的伟大学者和批评家"。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一书中,他批判了当时流行的黑格尔派的美学观点,提出美是生活的定义,肯定了美在现实生活之中存在的意义,对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进行了全新的解释。车尔尼雪夫斯基为现实主义美学理论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也存在着机械唯物论和形而上学的严重局限。  相似文献   

12.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探索世界的两种方式,都来源于社会实践,都必须运用想象力,发挥创造力。人类对艺术与科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不但可行,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艺术走向繁荣、不断变革的有效推动力。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能够促进彼此的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科技进步促使艺术更加大众化、多元化、时尚化,充满激情和欲望的艺术实践为科技创新带来灵感和快乐体验,有利于人类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柳州师专学报》2017,(4):80-82
数字技术大量被运用到艺术创作的今天,数字虚拟的存在赋予了艺术表现全新的内涵。虚拟空间的介入改变观看者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使得观看者主动利用身体来搜寻信息,这种心与身的再结合呈现出更多艺术体验的可能性。虚拟现实艺术呈现审美表现特征可以归纳为交互性、网络化和触觉体验。  相似文献   

14.
论虚拟现实技术与远程教育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通信和多媒体计算机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在远程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虚拟现实技术的含义、构成要素、工作原理出发,着重研究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并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与远程教育的结合点,对虚拟现实在远程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进行充分论证。  相似文献   

15.
鞋靴作为一种技术性与艺术性结合较为紧密的实用艺术形式,它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它们的物质性和实用性;其二是它们的精神性和审美性。这两个层面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6.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探索世界的两种方式,都来源于社会实践,都必须运用想象力,发挥创造力。人类对艺术与科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不但可行,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艺术走向繁荣、不断变革的有效推动力。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能够促进彼此的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科技进步促使艺术更加大众化、多元化、时尚化,充满激情和欲望的艺术实践为科技创新带来灵感和快乐体验,有利于人类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的历程中,经历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从上世纪末开始的,以江泽民重要思想创立为标志,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正在展开。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结果;是加强党的建设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经过蓄势与准备的。江泽民重要思想,对党的先进性、党的宗旨进行了时空定位和提出了定量要求,为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标准,充满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艺术教育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在现代社会,艺术教育能将人文关怀和情感体验等根本素质要求熔铸于思想道德教育之中.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体现这种人文关怀,遵循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发展观,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多维度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同时创造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