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中国教育创新话语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内部机制和外部因素。从内部机制上看,教育创新话语的对象、主体和形式是在当前中国教育变革的背景中形成的,受到了教育体系内部权力结构的支配。从外部因素上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因素促进了教育创新话语的生成。总体而言,当前中国教育创新话语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为突破象征主义和“伪创新”的困境,实践者需要明确认识教育创新的目的,平衡话语主体的权力关系,并按照“育人”的复杂逻辑言说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2.
个人的创新精神既受到“看得见”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影响,还受到“看不见”的环境因素(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因素束缚着个人创新精神的发挥,如人情关系文化、“大公无私”文化、等级文化、嫉妒文化等。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其目标、内容、方式和途径贯彻创新精神,才能适应社会形势变化的需要,取得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其目标、内容、方式和途径贯彻创新精神,才能适应社会形势变化的需要,取得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当下中国教育创新话语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内部机制和外部因素。从内部机制上看,教育创新话语的对象、主体和形式是在当前中国教育变革的背景中形成的,受到了教育体系内部权力结构的支配。从外部因素上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因素促进了教育创新话语的生成。总体而言,当前中国教育创新话语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为突破象征主义和"伪创新"的困境,实践者需要明确认识教育创新的目的,平衡话语主体的权力关系,并按照"育人"的复杂逻辑言说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逻辑看,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与不同时期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心任务深度融合,构成了建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经验。从理论逻辑看,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以内容共融性、主体共通性、功能互构性和价值一致性为表征的“互融性”关系。从现实逻辑看,融合实践中存在融合氛围有待加强、融合课程体系亟待完善、融合保障措施需要强化、融合协同机制亟须建立等问题。从未来逻辑看,需要从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完善课程培养体系、探索多重保障机制和促推工作机制协同等方面实现伟大建党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7.
华裔诺贝尔奖得主朱棣文和杨振宁曾不谋而合地指出 :中国学校较多强调学生掌握书本知识 ,注重书本应试能力 ,中国留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 ,然而十年后 ,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是激励学生创新精神方面明显不足 ,使他们在思维活跃程度、动手能力的创新精神上不如人家。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明显不足 :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 ;同时也指出了我国教育不能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挖掘潜能 ,从事“创新”的缺陷。基于上述认识 ,笔者就从化学科的教育思想及…  相似文献   

8.
当代教育家精神具有爱国情怀、道德意志、职业态度、创新品质、奉献意识和人文关怀等含义。作为当代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内涵,“蜡烛精神”对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取向、教育教学实践、教师职业伦理研究等均有着深刻影响,是深入阐释我国当代“教育家精神”的逻辑基点。“蜡烛精神”发展至今,在评价上经历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理论观点、实践意义以及不足之处。从生成教育理论的视角看,面对“蜡烛精神”的当代可能性及未来发展问题,有必要从文化历史、时代状况、教育现实诸维度澄清其存在的必要性与价值,进而从历史意义、伦理意涵、行为意向和基础意求等角度,即从“薪火相传”的文化意象、“历史担当”的责任伦理、“深沉热爱”的教育情怀、“自我实现”的职业底线等方面,理解和描绘当代教师“蜡烛精神”的整体意象,以求深入理解、阐释和弘扬当代教育家精神。  相似文献   

9.
韩国社会对儒学的尊崇和利用令世人瞩目。儒家思想影响着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更有相关人士提出,儒学精神成就了韩国的经济腾飞,是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亮丽因子。本文试图从韩国公民教育中,探求儒学精神的渗透脉络,以期找到儒学精神与现代社会的可能结合点,从而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乃至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具有很强的发展路径依赖.从其发展历程看,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的历史演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是长期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其中,政府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历史演变的关键主导因素,高等教育的区域分布在很大程度上服从于国家体制与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政治、经济、历史、自然地理条件、文化五个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199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说:“美国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新出一些惊人的成就。”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现行教育与美国教育的差距,也反映了我们的教育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江泽民主席反复强调:“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赋予素质教育新的内涵,这充分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具有  相似文献   

12.
论台州合作经济的文化动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台州学者大多把台州文化精神归结为“硬气”和“灵气”,并把二者看成是打造台州股份合作经济的文化动因。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从台州文化的结构看,“和气”即“和合之气”更能反映台州文化的基本精神。佛教天台宗、道教南宗、台州儒学以及台州人的民间文化和饮食文化等无不表征着和合精神,而股份合作经济的制度创新,正是和合精神在经济领域中的体现,“和气”才是台州股份合作经济产生的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13.
“求异”的教育哲学思想,极大地展示了学生张扬的个性,是西方科学技术在近代以来创造创新方面得以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儒家教育哲学思想“中庸”的实质是严守人身的重等级关系而轻法制的依附关系,在权威面前“谨小慎微”,缺少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是自汉代后,儒家思想取得垄断中国之后的宋明以来停滞不思进展,使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科学技术在创造创新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与结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当代教育论坛》2009,(10):108-109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的提升,它与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并受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校利用地域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载体,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构建和方法创新。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主要有吹响地域文化号角,形成引领思想的“文化圈”,开展地域文化调研,铸造淬炼精神的“文化炉”,搭建地域文化平台,建设弘扬美德的“文化场”,注重地域文化创新,凝聚奉献社会的“文化魂”等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的提升,它与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并受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张伟  王生 《中学文科》2003,(10):45-46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人口和民族众多,在长期的不均衡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地独特的特色以及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心理、文化等特征,本文着重从政治、历史和地理因素的角度探讨一下南、北方(通常以秦岭—淮河为界)客观存在的差异问题。一、南“经济”北“政治”。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南方,政治重心在北方,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南帘北宦”。从历史上看,在宋代以前,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均在北方,并且是“合一”的,几乎各个封建王朝的都城都在北方,这些都城既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又是经济和文化中心。从三国时期开始,随着北方人们为躲避战乱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域辽阔 ,历史悠久 ,人口和民族众多 ,在长期的不均衡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各地独特的特色以及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心理和文化等特征。本文着重从政治、历史和地理因素综合的角度探讨一下南、北方 (通常以秦岭—淮河为界 )客观存在的差异问题。一、南“经济”北“政治”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南方 ,政治重心在北方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南商北宦”。从历史上看 ,在宋代以前 ,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均在北方 ,并且是“合一”的 ,几乎各个封建王朝的都城都在北方 ,这些都城既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又是经济和文化中心。从三国时期开始 ,随着北方人们为…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国家文化安全指一个主权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 ,特别是主流文化价值体系 ,免遭来自内部或外部文化因素的侵蚀、破坏或颠覆。国家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 ,对于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我国加入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与国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 ,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着“文化帝国主义”的严峻挑战。为了确保国家文化安全 ,学校教育一方面应向青少年一代系统传承民族文化传统 ,阐释民族文化精神 ,促进民族文化认同 ;另一方面应在社会和人文科学教育中彻底抛弃“文化进化论”的理念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观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其基本价值观念和“自由”、“人权”等的历史性、文化性与相对性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出场是在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总结和评价基础上提出的。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学科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进行宏观探讨、鉴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归宿不同而进行范式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实践活动范式等几个方面。但从整体上看存在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还是以“传统教育学范式”为蓝本、对“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非此即彼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的阐释有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鉴于此,文章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以深化其范式研究,勾勒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内在逻辑及其具体演绎,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内涵,贯穿主线、问题域以及境界层次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