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文章总有个好开头,纵观小学语文各篇课文,它们的开头形式多样,颇为讲究.认真体会和理解文章的开头艺术,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想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提高写作水平. 一、开头点题,顺藤摸瓜 开头用简明扼要的词句直接点出题意,这种方法在课文中很常见.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的开头气势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以毋庸置疑的口吻点出题目:"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纵观全文,"呼风唤雨"一词用得极好,在文中起着纲的作用,是文章的魂.接着,文章介绍了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科普性文章。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可以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3.
<正>《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7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笔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李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抓住了教学的重难点,并且把课程的学习重点定位在让学生学会积累、练习多说多写、多说这个"用语  相似文献   

4.
孙红波 《新教师》2019,(10):73-75
《呼风唤雨的世纪》原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现编入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发生如下变化。一、文本教学解读作为一篇说明文,作者路甬祥用不到600字的篇幅介绍了20世纪100年的科学成就,其语言特点值得我们细细咀嚼。首先,语言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5.
一、说教材理解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科技类说明文,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路甬祥先生所写。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光辉历程,向读者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相似文献   

6.
一、揭示课题,猜想内容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爷爷(出示图画)特意为我们四年级的小朋友写的。(出示课题)猜想阅读,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看到课题,你猜一猜路甬祥爷爷会写什么。生:我猜想课文会写什么“是呼风唤雨”。生:我猜想路甬祥爷爷会写什么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生:我猜会写谁呼风唤雨,怎样呼风唤雨。(猜想阅读,极易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往往急于验证自己的思维,因而读课文的目的性更明确,阅读速度更快。猜后联想和想象的内容与审读课文得出的内容形成认识差,这认识差将成为质疑和解疑的起跑器,激发…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初想】《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为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透过简洁、生动的描述,可以看到一幅幅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美好画面,能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点燃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本单元是围绕“提问”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是继三年级“预测”后的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  相似文献   

8.
张琳涵 《辅导员》2012,(Z1):127
当我读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百感交集,不禁落下了泪水。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向母亲要钱买书,可因家境贫寒,母亲艰难地凑足了给"我"买书的钱。"我"觉得对不起母亲,便用买书的钱给母亲买了一罐水果罐头。母亲知道后,把"我"数落了一顿,可为了支持"我"读书,母亲再次为"我"凑足了买书的钱……这是多么催人泪下的故事呀!多么善解人意的母亲!多么伟大的母亲!当读到"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的改革,略读课文在语文教材中的比例越来越重,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略读课文就有98篇。由此可见,略读课文的教学多么重要!要想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我们应当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材,应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气魄,"简"出精彩,努力做到"教略"而"学丰"。下面我将结合一节公开课,浅谈我在这一方面的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10.
骆正位 《小学语文》2008,(11):27-30
这是一篇科技类说明文,课文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以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四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语感和语言积累,有了相对稳定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但仍需要坚持训练,尤其在学生的语言习得、习惯培养方面开展有效的教学。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韩春梅 《山东教育》2005,(28):25-26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重准点,一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清楚地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二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相似文献   

12.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在复习前面两篇课文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后阅读清单,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掌握新的问题分类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抓住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解答,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一、教材分析本篇内容讲述了"元元同学因多懒睡一分钟,而换来一路的焦虑和迟到20分钟的结果,元元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这是一篇值得我们大家反思的课文,看看一分钟有多么宝贵,劝诫大家都要珍惜时间。这篇课文有9个生字,其中"钟、迟"是翘舌音,"零"是后鼻音,"欠"在"哈欠"一词中读轻音。在要求会写的8个字中,"钟"字的偏旁是新学习的偏旁,写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阅读教学大赛中,笔者执教了《安塞腰鼓》一课,现撷取其中两个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所思所得。【片段一】师:同学们自主学习了课文,那么,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儿?作者又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汇报你们的体会和收获。生:好在这是"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我从"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句话中感受到场面的豪放。师: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出这种豪放场面的,谁能说说?生:作者把鼓点比作像骤雨一样急促,非常具体,让我们感受到场面的壮阔、豪放、火烈。  相似文献   

15.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得到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以及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在于,其他课程是为了了解课文"说什么",即课文讲述了什么事实、传播了什么知识、传达了什么观念等,即课文的语言内容;语文除了关注课文"说什么"外,更重要的是关注课文"怎么说",也就是侧重课文的语言形式,通过品味语言形式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实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课程目标。如教学《颐和园》时,主要不是为了了解颐和园的景色有多么美,而是学习作者如  相似文献   

17.
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的是作者巴迪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者把它比作生活中的两股强风,他努力地把握好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正是由  相似文献   

18.
《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记叙"我"送稿子去中南海请周总理审阅,目睹周总理一夜紧张工作的事情,歌颂了周总理为国为民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作者热爱和敬仰周总理的思想感情。本人执教这篇课文时,抓住单元训练重点,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他是多么劳  相似文献   

19.
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重点引导孩子们懂得批评也是一种爱,正确对待批评,不断改正错误,成长为一个坚强的人。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上,教师授课精彩,学生思维灵动,师生沉浸在课文所营造的氛围里,心灵产生碰撞,情感产生共鸣,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虽是室内,无论冬夏,也会有春意盎然之感,就如置身于曾皙所描绘的春日郊游图中。当然,这是成功的课堂教学才有的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