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实生活中的爱伦坡命运多舛,其一生都在追求多重身份确立而未果。反映在其恐怖小说中,人物都打破了自身与外界的同一性,把同一性元素转化为不断与自身斗争的他者,如:他者化的父辈、他者化的妻子、他者化的社会规范。其恐怖小说为作者失败的身份追寻建构了一个想象的出口:以极端的方式消灭他者。  相似文献   

2.
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的小说《唐老亚》讲述了美国华裔青少年唐老亚在春节期间对华裔美国人史实的探究和自我文化身份的重构。从"文化身份"的角度,运用弗朗茨·法农和斯图亚特·霍尔等人的后殖民理论对《唐老亚》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展现唐老亚从"他者"到"自我"的觉醒和其重构自己文化身份的历程。当代华裔美国人必须颠覆白人霸权话语和强加给华人的刻板形象,并依托文化之间平等的交流与融合来建构和重构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3.
《微暗的火》是一部创作手法独特、叙述技巧新颖、主题表现方式隐晦的后现代主义作品。读者、作者和文本之间的智力游戏体现在阅读和探索小说之中,小说的意义难以穷尽。笔者着眼于新的角度,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导致小说叙述者之一金波特孤独人生的缘由,即身处“文化霸权”之下的外来者被“边缘化”,成为“他者”。文章进一步分析得出了金波特试图摆脱“他者”身份的方法,即按照自己的理想设计人生,建立一个摆脱现实秩序的乌托邦——影子王国。  相似文献   

4.
奈保尔是一位具有多重文化背景的移民作家。移民知识分子的身份追寻和文化认同一直是奈保尔作品中探讨的主题。他的文学创作生涯是寻求身份的一生,也是知识分子不同心理阶段的一个体现:对自己贫瘠故乡的否定,追求身份的流亡,模仿,最终还是成为一个永远的异乡人。  相似文献   

5.
谭恩美凭借《喜福会》获得了"全美图书奖"等一系列文学大奖,并以此奠定了她在文学界的声誉.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谭恩美的经典著作《喜福会》,从种族和阶级的角度切入,分析女性角色在不同时代所受的来自男权主义的压迫以及她们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反抗,探究作品中女性自身从边缘化的"他者"形象逐步转变为"自我"的动态过程,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最爱》讲述两个被边缘、异化的热病患者,在生的夹缝中守候后生命空间的故事。他们在现实中遭遇常人的歧视,承受无法改变的异质身份,也正是这种身份促成他们把有限的余生从向死而生转为向生而死。在"向生"的努力中,两人用先欲后爱的爱情及扮演"想象的他者"获得的亲情,砸烂伦理和宿命,弥补"生"的遗憾,从而更加顺利、合法地走向终极慰藉——"而死",最终得到一张婚书,以守护后生命空间中合法的身份诉求——埋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丹尼尔·德隆达》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亦因触及当时敏感的民族主义话题而成为其最受争议的作品。本文试图借助当代关于文化身份的相关理论分析小说中犹太人物的文化身份构建,审视犹太人物莫德凯代表的他者反同化、坚守传统和民族性的犹太文化特征;从文化身份的动态生成趋势来分析主人公犹太人德隆达的文化身份的形成、及其在两种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不同于传统的文化身份特征。  相似文献   

8.
马克·吐温在《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后简称《再度出洋》)这部小说中,以美国人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华人劳工"艾送喜"的形象。华人形象作为美国文学中的异国形象,成为"他者",成为"非自我"的存在。本文试从失判的"他者"身份和渗透的"他者"身份两方面入手分析小说,来阐释异国形象作为"他者"的文化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9.
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重建的主体力量,尽管在当前我国乡村教师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质量、待遇、职责等多种问题,但上述仅为表象,其更为深层的缘由却是日益增长的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在他者规训异化与自我统整迷失的双重交构下,乡村教师的文化符号象征意义几近丧失、内在根本质索遭致否定、社会身份角色日益游移不定.为确保乡村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有必要从外塑和内砺两方面加强乡村教师的身份角色认同感,确保其在地域、身份、价值取向上得到有效归属.  相似文献   

10.
林燊 《海外英语》2014,(16):166-167
伍慧明在其代表作《骨》中塑造了正面的华裔美国人莱拉的形象,从而提出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应该是超越中美文化差异的。该文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从他者的角度解读莱拉为自身构建华裔美国人身份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1.
《鹿苑》是诺曼·梅勒的第三部小说。它充满了对享乐纵欲主义的讽刺和批判。批评界对这部小说的评价毁誉掺半。至今为止很少学者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视角评论《鹿苑》,尤其是在女主角埃琳娜的身份建构方面。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埃琳娜的主体建构过程提供了有力的参照,揭露了其身份建构失败的原因。小说中的他者意象是影响埃琳娜心理成长和身份建构的重要因素,对埃琳娜的身份建构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于身处欧洲的非西方族群而言,传统的“他者”身份是西方话语霸权的产物。他们不得不被动接受。并任由这种模式化、僵硬的文化身份束缚自我的发展。但以赵淑侠为代表的欧洲华人主动解构旧有的“他者”身份。不断把日益变化的族群意识充实到新的“他者”身份之中,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自我的文化身份。赵淑侠的小说正是这一过程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作为他者,《掘墓者的女儿》中女主人公丽贝卡在美国社会宗教、生活、社会等各方面备受歧视,为了融入主流社会,她走上艰辛的身份认同之路,开始被动和主动模仿,最终形成了混杂身份。  相似文献   

14.
徐丽娜 《海外英语》2013,(5X):212-213
《孤独的人》是殖民主义小说家维·苏·奈保尔的一部短篇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桑托斯从印度孟买到达美国华盛顿后,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渐渐对自己本族的文化身份产生质疑,并且最终消失殆尽;而与此同时,他却没有找到新的文化身份来符合自己目前的处境,于是他成为了一个漂泊者,成为了一个心灵上无家可归的人,成为了一个文化边缘上的永恒的"他者"。  相似文献   

15.
《阿凡达》中的杰克·苏利有着三重身份:人类、阿凡达、欧马提卡雅人;作为人类的杰克,生理残疾、心理消极、行动受控,是殖民者中的弱者;作为阿凡达的杰克,生理健全、心理积极、行动自由,是同类混杂体中的精英;作为欧马提卡雅人的杰克是特鲁克骑士、能号令所有纳威人、能得到伊娃的帮助,从而打败人类殖民者,成为潘多拉星球上纳威人的显性统治者。这三种变化的身份承载了一个不变的白人的霸权意识,即潘多拉星球上的纳威人无法领导和拯救自己,他们必须被美国白人领导和拯救。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以曹操、毛泽东、富兰克林等自传为个案,阐释了中西自传叙事中的自我身份政治建构的特征.我们认为,自传的自我身份政治建构可以有三个途径:一是把我等同于"我们",如<毛泽东自传>的叙述者;二是自我肯定,如曹操;三是把自我置换成民族政治寓言,如富兰克林.自传性创作这个文学永远不可能弃之的母题,总是与自我身份政治建构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17.
《黎明之屋》作为一部成长小说代表作,以古老的印第安文明为叙述背景,追溯主人公经历民族记忆的失语与疏离、现实迷失与边缘化、民族文化的顿悟与觉醒的过程。本文以身份认同与"他者"的视角,深入探讨这一认知下的成长与蜕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后殖民话语与文化霸权——美国电影《Mulan》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迪斯尼动画片《木兰》在再现“他者”的过程中对本土文化进行了东方化和美国化。原作《木兰辞》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置换。在这一过程中,第三世界的文化受到文化霸权强有力的渗入和强权干预,导致自己的民族文化遭受边缘化。面对这种后殖民文化霸权,第三世界文化应积极寻求走向世界的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东峰夫以冲绳作家这一边缘群体的身份叩响了反抗权威的大门,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处在社会边缘被压迫、歧视的民族的苦难史。他运用高超的叙事技巧从少年的独特视角向读者展示出了冲绳作为他者的种种悲哀与无奈。本文分别从语言、梦想两个方面剖析主人公恒吉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梦想的追逐,最后身为他者的恒吉把反抗付诸于行动,追寻属于他梦想中的家园。  相似文献   

20.
在镜像和凝视理论中,拉康认为,原初的自我只是一个“空无”,主体的诞生伴随着自我身份认同的确立。与此同时,自我身份认同必须建立在作为镜像的他者之上,因而包含着虚假的成分。由于他者的凝视总是先于主体的观看,主体总是带着他者的目光打量自我和观照世界,并常常对此浑然不知。随着自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创作和分享Vlog已成为当代年轻人表达自我的新潮方式和实现身份认同的理想镜像。但在制作Vlog的过程中,创作者们往往是以某种他者的目光进行自我身份的想象性认同的,其中的自我看似在场,实际上却是缺场的。这种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代主体在仿真世界中的异化、自恋,以及与现实的割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