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答物理题是我们学习物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提高解答物理题的能力,首先是要求我们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熟练地掌握物理规律;其次要改善思维方式,讲究解题技巧,从而掌握解题的规律.要想准确而快捷地解题,就必须在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解题技巧上下工夫.下面我们通过对一些例题的解析来谈一谈如何提高解物理题的能力与技巧.  相似文献   

2.
“老师,上课听你讲课,觉得很容易,都听得懂,可轮到我自己做物理题时却觉得很难!”.从事十几年的物理教学,几乎每一届都有学生对我这样说.学生感觉物理难学,解物理题很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学生是由于基本的物理概念、物理知识没有掌握好,而有些学生基本的知识点、基本的定理、定律、公式都记得了,但无法运用这些知识自如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就是不会应用.其实,学生要能顺利地解物理题,首先要读懂题目,从物理题中准确地捕捉到有效的信息,才能从容解答.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科的特点是心有“物”,言有“理”。“物”指物理情景、物理模型、物理事实和物理过程;“理”指根据已知的物理知识、物理概念和规律对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的分析和求证。对物理题中条件的分析便是寻找解题之“理”。现就如何分析和处理物理题中的“条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解决物理问题离不开数学方法,方程或方程组、比值等数学方法在解物理题时应用比较变普遍,大家也很熟悉.本文主要举例说明三角函数、二次函数的最值及不等式在物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少物理题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隐含条件,能否将其挖掘出来,是解题的关键。今通过下述几例,来说明物理题中某些隐含条件的挖掘。1 从物理概念中挖掘例1(1995年全国高考题)图1表示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此交流电的有效值是( )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学习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物理模型和解物理题三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物理类比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杨映碧 《甘肃教育》2007,(9X):55-56
一、从物理概念中挖掘隐含条件 物理概念是解题的依据之一,不少物理题的部分条件隐含在相关的概念中,于是可以从分析概念中去挖掘隐含条件,寻求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学科.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数学知识在解物理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数学对物理学习的保障作用越来越突出,了解、掌握数学知识在解物理题中的应用、开阔眼界也就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各地中考物理试卷,都出现了一些内容、形式新颖的开放性试题,它考察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在学习中若适当加强此类物理题的训练,对改善思维品质、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都有积极作用.现通过几个实例来谈谈这一类物理题的解答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0.
数学作为工具学科,和物理学的结合非常紧密,如“圆”是平面几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研究物理问题的典型模型,在解物理题中若能巧妙的构建“圆模型”则能简化习题的难度,下面就构建“圆模型”在解决物理习题中的应用进行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11.
分析物理过程,解答物理问题,必须弄清问题中的物理状态、物理情境,找出问题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其中分析物理过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对物理过程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分析,才有可能形成判断和描述,因此,在解物理题时,分析物理过程至关重要.而画好物理过程图是分析物理过程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2.
临界状态是高中物理问题中的典型模型,对该状态的准确认识能够挖掘出潜在的物理元素,是正确求解题目的保证.物理题设中的临界问题通常是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过渡,因此在物理学上具有及其微妙的特征,准确把握临界状态是深化认识的关键,只有掌握了研究对象的临界状态,才能通过物理原理推演出即将发生的物理现象,并由此列出数学物理方程进行定量求解,可见物理学科中的临界状态分析也是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前提,通过临界态所具备的特征寻找具体的物理定理,进而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现象转化为具体的数学方程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3.
朱建武 《物理教师》2011,(11):65-66
物理题中的"示意图",主要用来直观反映物理过程、物理情景及其显性特征,与题中的"文字描述"一起组成"题设条件"的两大部分.显然,高考物理题"示意图"的科学内涵,直接影响着相关问题的科学性和试题的信度,因此不能不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近3年北京高考物理题中的图像问题源于教材,考查了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方法的理解,本文对其进行归类辨析。  相似文献   

15.
一些物理题由于命题者设计的巧合,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用了不符合物理规律或思维过程不严谨的方法.却得到了一止确结果”,其解法称为“谬解”,其解题依据应是“歪理”,但为数不少的学生都曾尝试过.究其原因,还是教学过程中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环节处理不到位和不规范所造成的.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以重视,以使学生理解、掌握严谨规范的物理知识.以下就从笔者积累的一些典型案例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数学与物理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数学知识足解物理题的工具,而有些数学题用物理原理或规律来解也很巧妙.  相似文献   

17.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的是人们常见的力、热、光、电的现象.而我们身边的生活中就有很多这些现象,每年的全国中考物理题就从我们身边的现象引发对物理知识的思考.下面从历年的中考物理题中选编一些题,略做解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丁春景 《物理教师》2005,26(5):1-61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新编初中物理教材把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下面列举几道2004年各地的中考物理题,并略加分析。  相似文献   

19.
物理和数学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在很多的物理题求解过程中除要求正确的物理分析,列出相对应的正确物理方程外,还很注重数学解题技巧的应用.特别是对于一些未知数很多,而题目条件中的已知数很少的题目的求解,数学技巧的应用往往会使解决问题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两年我市的中考命题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趋势,更加贴近生活,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考察,更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联系,为此,我想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自已的一些看法,以供大家参考.一、物理习题教学应从物理概念中挖掘隐含条件物理概念是解题的依据之一,不少物理题的部分条件隐含在相关的概念中,于是可以从分析概念中去挖掘隐含条件,寻求解题方法.物理概念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和推理出来的,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