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例1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光线射入与射出玻璃的两个界面是平行的,出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产生了侧移.证明:入射角越大,侧移量越大.  相似文献   

2.
给出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要求填出光学器件的光学“黑箱”问题,是光学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下面介绍一种解答方法.首先,根据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的分布情况,判断光学仪器是面镜还是透镜.若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分布在“黑箱”的同侧或相邻的两侧,则此“黑箱”内的仪器为面镜(包括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若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分布在“黑箱”不相邻的两侧,则此“黑箱”内的仪器为透镜(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的聚散情况,判断光学仪器具体是哪种面镜或哪种透镜.设入射光线是平行光.若出射光线也是平行光,则此仪器为平面…  相似文献   

3.
纵观近几年的几何光学考题,不难发现, 大都以折射现象为物理情景,在考查折射定律的同时,综合考查全反射、光的色散及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等知识.试题均以选项题的形式出现,并且基本上以光线传播的定性分析为主.解答这类考题的关键是根据折射定律,利用光线传播的特点画出光路图.如,垂直于介质平面的光线方向不变;经过平行玻璃砖时,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只是可能发生侧移而偏离原方向;复色光通过不同的介质时发生色散现象,且折射率大的全反射临界角小;在相同条件  相似文献   

4.
一、填空题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与人射光线、法线在_上,折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法线的_侧,折射角.人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_.2.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射向空气中时,如果光线与界面不垂直,那么折射角必定_人射角.人射角减小,折射角3.中间边缘_的透镜叫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4.中间边缘_的透镜叫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5.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透镜,它是利用物体到该镜的距离在__范围时…  相似文献   

5.
题目:如图1所示是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如果光线射入和射出玻璃的两个平面是平行的,射出玻璃砖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来说,产生了侧移.证明:入射角越大.侧移越大.  相似文献   

6.
例题 如图1所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厚度为L,一细光束从上表面以入射角口射入,介质的折射率为n,求细光束从下表面射出时相对入射光线侧移的距离d。  相似文献   

7.
光学“黑箱”作图题,是初中物理常见的题型。如何做好这类题,现举例浅析如下。光学“黑箱”作图,具体说就是将部分情况未知的“黑箱”,根据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的情况,填画适当类型的光学器件。光学“黑箱”题解题思路可分为三步:第一步,看光线的分布情况及光束性质的变化情况(即光线是在“黑箱”的同侧还是在两侧或旁边),确定器件的种类(是反射类还是折射类)。第二步,根据出射光线的变化规律,确定具体器件。第三步,找出光路的转折点,即反射点或折射点。具体做法是:向“黑箱”内延长入射光线,并反向延长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其交点为光…  相似文献   

8.
1 比较对光线的作用(1 )如图 1所示 ,一条入射光线AO以入射角i射入矩形玻璃砖内 ,其折射光线与出射光线分别为OO′、图 1O′B .  据折射定律可知 :n =sinisinr,n =sini′sinr′.据光路图可知 :r与r′为内错角 ,有r =r′,可得i=i′.所以 ,出射光线O′B平行于入射光线AO .显然 ,如果入射光线为一束平行光线 ,其出射光线也必为一束平行光线 ,且出射光线平行入射光线 .因此矩形玻璃砖不改变光的性质 .(2 )如图 2所示 ,平行光线 1、2射入玻璃球 .通过作图可知两条入射光线经过玻璃球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交…  相似文献   

9.
光学黑箱问题通常是已知黑箱外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的方向,来确定箱内光学元件的性质及组合方式,根据反射、折射定律以及各光学元件对光线作用的特点,我们把它归纳为下列四种类型.1.会聚发散型光线在箱内会聚或发散,箱内应是凸透镜或凹透镜,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上下对应位置对调,箱内应为凸透镜;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上下对应位置不变,箱内应为凹透镜.2.变束型变束型黑箱问题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光束变窄或变粗.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上下对应位置对调,则箱内应是两共轴放置的凸透镜组合,光线在箱内…  相似文献   

10.
题 如图1(a)所示,平面镜OM与ON夹角为θ,光线AB经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为CD.现将平面镜OM与ON同时绕垂直纸面过O点的轴转过一个较小的角度β,而入射光线不变,如图1(b)所示.此时经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将( )  相似文献   

11.
一、比较对光线的作用 1.如图1所示,一条入射光线AO以入射角i射入方形玻璃砖内,其折射光线与出射光线分别为 OO'、O'B. 据折射定律可知: n=sini/sinr,n=sini'/sinr'. 据光路图可知: r与r'为内错角,有r=r'. 故有:i=i'. 所以,入射光AO平行于出射光线O'B. 显然,如果入射光线是一束平行光线,其出射光线必为一束平行光线,且入射光线平行出射光线.因此方形玻璃砖不改变光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4第54 面"问题与练习"第6题:关于图1所示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请证明图中的入射光线和射出玻璃砖的光线是平行的.(2)如果光射入和射出玻璃的两个平面是平行的,射出玻璃砖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来说产生了侧移.证明:入射角越大侧移越大.  相似文献   

13.
根据折射光线和人射光线的方向来判别所用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对同学们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有的同学往往认为:甲图中所用的透镜是凸透镜,乙图中所用透镜是凹透镜.而正确答案正好相反.那么到底该怎样判别呢?现在向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判断方法:假设将人射光线延长(可不必在图中画出),若折射光线比人射光线更偏向主轴,则所用的透镜是凸透镜.反之,若折射光线比人射光线更偏离主轴,则所用的透镜是凹透镜.同学们根据这一方法,就能很快地区别出甲图所用的远镜是凹透镜,已留所用的透镜是凸透镜.即使不是特殊的光线,大…  相似文献   

14.
高二物理(必修)“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通常用针插法来确定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然后利用作图的方法确定折射光线,最后进行数据的计算与处理。在数据处理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角度测量法这是教材中采用的方法,在用针插法确定出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并利用作图确定出折射光线后,通过入射光线与介质界面的交点做入射广线和折射光线的法线,从而确定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用量角器量出,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相似文献   

15.
例1 在下列各图中,一束平行光从左方射入各方框,画出每个方框内放什么面镜或透镜才会产生图中的效果.(出射光中单箭头和双箭头的光线与入射光分别对应)解析:解这类题,首先必须区分出射光线是由入射光线经反射而得还是经折射而得的.若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居于方框的同一侧,就是经过反射而得,如图1、图2、图3,方框内是面镜;若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方框的两侧,就是经过折射而得,如图4、图5,方框内是透镜. 然后再区分到底是哪种面镜或哪种透镜.若反射后光线平行,则是平面镜;若反射后光线会聚,则是凹镜;若反射后光线发…  相似文献   

16.
1987年高考物理试卷第六题,是历年高考中几何光学部分颇有新意的一道好题: ABCD是一个用折射率n=2.4的透明媒质做成的四棱柱镜。∠A=∠C=90°,∠B=60°,AB>BC。现有平行光线垂直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如图一所示),若每个面的反射都不能忽略,求出射光线。要求: (1)画出所有典型光线从入射到射出的光路图(为了卷面简洁,表示光线行进方向的箭头只在棱镜外面的光线上标出即可) (2)简要说明所画光路的依据,并说明每条典型光线只可能从棱镜表面的哪部分射出。那么,如何对棱镜中的典型光线进行光路分析,并指导教学呢?本文拟略作探讨。所谓典型光线,系指光路完全相同的一束光线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上对三棱镜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推导出了三棱镜出射光产生的条件,并结合实验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一、利用虚拟情境辅助分析学生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三册中一个最重要的学生实验,几何画板课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辅助分析的作用。1.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当光线以一定的入射角穿过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传播方向不变。但是出射光与入射光相比,有一定的侧移。利用几何画板课件可以很容易看出影响侧移量的因素有:入射角、玻璃砖厚度、折射率。课件界面如图一所示,分别拖动“入射角调节点”“玻璃折射率调节点”“玻璃砖厚度调节点”,可以同步观察到屏幕上“侧移量”的大小变化。图一…  相似文献   

19.
走近科学     
菲涅尔透镜这是一个巨大的放大镜,与一般的放大镜不同的是,其表面布满了微小的条纹,使得穿过它的光线弯曲产生绕射现象,从而形成放大的影像.  相似文献   

20.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2008年1月第1次印刷的物理选修3—4第13章第1节光的折射“问题与练习”第6题第(2)问,题目为:如果光射入和射出玻璃的两个平面是平行的,射出玻璃砖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来说发生了侧移.证明入射角越大侧移越大,如图1(原书图13.1—3).人民教育出版社配套的教师用书的证明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