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蕾 《现代语文》2011,(8):133-134
叶圣陶说过:"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要提倡有所为而作。"(《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不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且也是学生走向社会与人交际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从审美角度讨论和关心人的发展问题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维度。梁启超美学以其对现代社会文化系统中人的精神状态的关注而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貌。他的美学是以国民的精神基质转变为核心,由以人格建立为旨趣的"情感论"、以生命创造为核心的"趣味说"和走向全民"美术人"的审美教育论,共同构成了一种现代气派的"新人"美学。  相似文献   

3.
社会化是个体人走向社会、接受和认同社会规范、社会制度,逐渐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受到社会转型的影响和冲击,价值取向、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都发生较大变化,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的新特点,必须积极推进德育课程改革,要研究和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理念,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探索新的教学载体。  相似文献   

4.
张冶 《辽宁教育》2011,(1):30-31
一位哲人说:"教育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带着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过程"。"优秀校长一定是以‘团队的完美’而实现个人完美的"。从事校长工作十余年,我始终告诫自己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成就师生成长的开发者、教育者、促进者、领导者。  相似文献   

5.
语感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家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  相似文献   

6.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7.
纪芹 《现代语文》2009,(12):77-77
21世纪是一个高信息化、高效率化的时代,"说"在现代社会交际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让我们的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通过"说"的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曹友军 《考试周刊》2011,(15):154-154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教育是使人从狭隘走向广阔、从愚昧走向文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大语文识字"是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引下的识字教学,它摈弃了原先封闭的、局限于课堂的识字教学,而是立足母语这一大的社会环境,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课外读物,加强识字的社会实践性,通过多渠道、多方法,开放而富有个性的识字过程,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识字课堂,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提高识字效率,同时在识字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阅读、表达、交际能力,并使之了解社会,陶冶情操,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实践研究,从"生活中识字"、"课外阅读中识字"、"运用中识字"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策略和评价策略,对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锦丽 《考试周刊》2011,(42):62-62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情感在从认识到形成能力、习惯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它既像催化剂,又像中药的"药引"。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说、写、讲、辩、演、感"等六个方法,培养小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达到德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铁路公司的总裁史密斯说:"铁路的成分95%是人,5%是铁。"做管理工作的,其根本就是研究人的,人性化管理是走向心灵的艺术。如何走进被管理者的心灵?玫琳凯化妆品公司的老板玛丽.凯在《掌握人性的管理》一书中说,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每一个被管理的人都感到自己重要。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口语交际已成为人们彼此合作、介绍业务、洽谈工作、私人往来以及求职中的自我推销等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方式和手段,各个环节都是"口才"的较量。因此,口语表达能力成了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是学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终生受用的语文能力,关系到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新认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佐藤学"走向对话"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对话实践,它包括同客体的对话(文化性实践)、同自己的对话(伦理性实践)、同他人的对话(社会性实践)。佐藤学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中说:"所谓学习的实践,是建构教育内容之意义的同客体对话的实践,是析出自身和反思自身的同自我对话的实践。同时,是社会地建构这两种实践的同他人对话的...  相似文献   

15.
从哲学上看,"三生教育"是人生的根本性教育,是让人从自发走向自觉、从非理性走向理性的人生教育,是通过关爱人的生命成长、激发生命价值从而惠及社会良性发展的教育,也是人才和人格形成的生命动力之基础教育。"三生教育"的深层底蕴,应当深入到人的生命理性、生存理性、生活理性中去,这样就会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共人本主义哲学精神结合进来,即通过"每个人"的合理生存与自由发展而实现"一切人"的合理生存与自由发展的、既是个体的又是公共的人本价值精神。"三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生哲学教育。  相似文献   

16.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即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情感,那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隐含于语文学习的始终。人文性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独白"而没有学生与教师共同实施的"项目",也没有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课程改革运动的降生打破了传统的"教师独白"而走向教师与学生"共同操作",由"独白式教学"走向"项目驱动式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态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现实的以及教师个体理解的教学实践是"从数学走向儿童"的,而基于儿童理解的教学实践则是"从儿童走向数学"的。"从儿童走向数学"的教学实践具有基于儿童理解、展示儿童理解以及发展儿童理解的特征。"从儿童走向数学"的教学实践建构主要从儿童世界出发,以儿童的视角重新解构书本,重新解构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教师的教学意义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0.
信息社会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了教育中的一个亮点,其应用使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走向生动活泼的"屏幕教学",真正向创新型教育教学发展。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探讨多媒体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