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既不合理也不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必需通过社会阶层结构变迁来实现,而教育在促进包括农村在内的社会阶层变迁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这一作用得以实现的基础在于实现全社会的教育公平.为此,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推进和谐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农村社会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为研究主题,以文献研究为基础,以经验研究为补充,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历程划分为两大阶段,系统描述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深刻阐释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规律,充分展现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历史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呈现出政治经济二元化、凝固化和身份化的特点;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现代化和新兴化的特点。其变迁趋势呈现出传统阶层趋向转型、知识和技术型阶层稳步成长、新兴阶层逐步壮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农村体育思想的变迁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旨在从中找到农民体育发展的规律,为更好地发展我国农民体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5.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近年来学者们对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的不同划分观念 ,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 ,最后从八个方面对新中国 5 0多年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殊印记,具有直指心灵的力量。新疆传统文化的积淀是深厚的,又是层累的。新疆传统文化变迁整体表现出一种超越性。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疆地域文化变迁是整体性变迁——跨越式的、质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疆地域文化变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疾风骤雨般质的变迁后的平稳过渡阶段,虽然文化建设历经波折,但建设新质文化的向度没有改变。此阶段新疆的文化建设大体遵循革命文化整体强势推进的格局,只是鉴于新疆多民族的区域文化特性,在最初实施中有个稳妥渐进的过程;二是改革开放后至今——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加速,仍是个正在进行时。与第一阶段的强制变迁相比,各族人民自觉变迁的主体性大大增强,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变迁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共同推动的,尤其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成为一种标志和新的起点,新疆各民族人民较为主动参与这一历史新进程。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制度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引导高校意识形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辅导员制度以三个变迁逻辑,经历了萌芽和探索、继承和发展、完善和创新三个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创新发展应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实效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的国家形象发生了巨大变迁。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个独立自主、改革开放、务实高效、自信担当、文明包容、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和魅力。但是,中国的国家形象尚存在双重性问题,“他塑”而非“自塑”的现象依然严重,要注重提升理论话语的比较优势,切忌宣传工作的简单化和庸俗化,注重精神气质的塑造和方式,突出国家形象塑造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农村教育发展重新定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现状、流动特点和未来流动趋势,研究了农村社会阶层结构与农村教育关系取向问题,指出农村社会阶层结构与农村教育发展关系取向应该由单向决定论走向互动论,并且在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分析以及农村社会阶层结构与农村教育发展关系取向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思考了农村教育发展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0.
首先简要分析了近年来学者们对中国信息化发展阶段的不同划分观点,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最后从五个方面对新中国50多年来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户籍不是居住地点的象征与代表,而是身份与待遇的象征。它把公民人为地区分为“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两大类,从而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彻底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公平正义,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蜕变的过程中其纠纷日益复杂化,与之相应的纠纷解决机制也逐渐多元化。同时,作为正式纠纷解决机制的国家法律制度在当今的农村社会纠纷解决过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法律与传统的纠纷解决模式共同建构了当下中国农村社会中的纠纷解决的多元机制。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我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政策经历了从拒绝到接受再到积极争取的演变过程,形成了较稳定的方针政策、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为我国新时期的救灾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意义重大。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着发展滞后、体系不健全、覆盖面窄、资金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在思想上要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战略上适度控制、兼顾公平与效率,具体策略上分类处理、妥善对待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社保工作,全面发展的前提下,突出各阶段发展重点,调动农民积极性,广泛参与社会保障事业。  相似文献   

15.
对传统农村家庭教育功能变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潮"现象出现后,我国传统农村家庭教育功能呈现出新现象、新特点.本文以农村家庭模式划分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这一理论发展的趋向,并针对传统农村家庭教育功能变迁对子女社会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若干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是我国具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一项伟大工程。为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必须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利用市场经济运作手段,广泛吸纳社会资金,转变乡镇广播电视站的职能。  相似文献   

17.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先后在农村领导发动了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些变革显示党对"三农"问题认识不断深化,也为今后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农村体育作为农村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农村建设具有互动关联性。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新农村体育的发展需要依托一定形式的社会动员,主要的动员手段有自发性的社会动员和人为的社会动员。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两种动员方式的协调和融合才能使新农村体育发展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从中原文化的特征和社会资本形态角度出发,认为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区域形象较差,诚信不足;本土企业家才能缺乏;农村空心化和集体主义思想淡薄;进而从社会资本的微观、网络、区域三个层次提出了建设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从中原文化的特征和社会资本形态角度出发,认为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区域形象较差,诚信不足;本土企业家才能缺乏;农村空心化和集体主义思想淡薄;进而从社会资本的微观、网络、区域三个层次提出了建设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