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芳 《中学教育》2006,(7):57-58
场景一: 教室里,窗明几净,桌椅整齐,学生训练有素地趴在课桌上,一动也不动,静无声息,像一尊尊雕像。教室里鸦雀无声,空气似乎凝固了……  相似文献   

2.
3.
课堂交流讨论作为学生建构新知的方式之一,已被广大教师接受并认可。现在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公开课教学,教师精心预设了学生交流讨论的环节,并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也不辜负教师的良苦用心,交流讨论更是热火朝天。这样设计本该教与学双赢,然而效果却出人意料,原因何在呢籽细研究后发现:  相似文献   

4.
公开课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优秀的公开课,给同行们提供课堂教学研究的范例,传达先进的教学理念,探讨科学的教学方法。公开课教学以其精心的准备、深入的研究、充分的讨论和不断的修正,集中展示了一个教师或群体的教学思想、经验智慧和研究成果。它在切磋教学理念、总结教学经验,展示教学艺术,为新教师和同行教师提供示范性课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阗此,公开课教学一直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各校教学管理部门都非常重视公开教学活动的组织策划,把这列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研究的重要的常规工作。  相似文献   

5.
课前交流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以现代教学理论为依据,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具体情况出发,对课前交流的重要性、交流途径、主要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针对目前课前交流组织中存在的普遍缺陷.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革办法。  相似文献   

6.
课前音乐是正式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播放的曲子。它可能是老师即兴之作,也可能是老师教学设计中的个必要环节。在一些公开课和参赛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广泛看到。然而.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也许非常注重教学思路的新颖独特.教学方法的个性体现,对于一个可以防止冷场,调动学生情趣.开阔学生视野的一个有效环节.却没有让它得到应有的延伸、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到底该追求什么样的境界?从理想课堂到高效课堂再到简约课堂、本真课堂,业内人士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提起公开课教学,很多教师都感到有点闹心,不少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多媒体的使用,也不管是否必要,会不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其实,大家必须注意的是,课件使用多了或者呈现时机不当,学生只能是看热闹,根本无暇顾及文本,更别谈自主学习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课前预习和课堂民主交流的作用,并进一步指出有效指导初中学生课前预习和发挥课堂民主交流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充分的预设,就没有生动的课堂生成。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前多进行隐性设计,让预设为生成服务,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眼中有学生,使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互为扶持。但是预设是有条件的,无目的的预设只会起相反的作用。因此,预设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它涵盖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等各个方面。因而,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中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语的目的是什么,价值何在,不能只注重课程的热闹、花哨,更应关注课堂实效性。此外,预设要考虑学生的内需,让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新课程倡导自觉、由内向外而生的自我教育。因此,教师设计教学预设时,要充分重视学生情感的生成、行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起立、鞠躬”是中小学生上课前必需的师生礼仪,我国不少高校曾沿用,但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这套礼仪便在大学校园“绝迹”了。近日,许多高校重新让“课前礼”回到校园,对“起立”制度重回大学校园的现象同学和老师们褒贬不一。笔者于2007年11月10开始对于此事件进行了一次实际调研。本文根据调研数据分析了当前高校课堂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改革课堂仪式,让“课前礼”发挥其真正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所谓教学就是老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必然伴随交流过程。例如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学生与教材、教学媒体(如计算机)的交流。在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对课堂交流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可见,交流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想象,没有交流的课堂是多么的乏味,没有交流的课堂是多么的缺乏生气。而没有交流的课堂,教学效率也必然不会太高。但在我国,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课堂交流的重要性重视不够,而在技校,因为没有升学压力、生源质量相对较差等多种原因,课堂交流更是极度贫乏。  相似文献   

12.
课前互动,是借班教学时为了在短时间内熟悉自己的学生和教学环境,沟通师生的情感,让学生尽快地投入到学习中而安排的一个环节。课前互动的策略有很多,但不管用哪种策略,都是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来引起学生睛感上的共鸣,以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下面,将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课前互动片断展示给同仁。  相似文献   

13.
张彩丽 《考试周刊》2013,(73):146-147
化学课堂探究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果不在课堂探究教学前做好准备,则只能使探究流于形式,学生收获甚微。作者结合化学教学实践,提出只要通过设计合理的课前预习方案,就能保障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充分的课前准备活动是实施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奠基石。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学情进行课前准备,是品德课有效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李闯 《考试周刊》2013,(7):151-152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可以起到观摩、示范、引领的作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上好实验复习课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素质。本文谈的就是这两种课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品德老师开始重视课前调查。的确,有效的课前调查能让品德教学演绎更多精彩。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当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交流一下课前调查的资料时,经常发现学生在收集、处理资料的过程中总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说忘了,对品德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置之不理”;有的抱着“随便应付”的态度,所提供的东西只是应付地随意写几个字;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亦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抓住了学生,也就抓住了教学的生命。要让学生立于课堂的正中央,教师先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好的"课前交流"是教师轻松走进学生的绿色通道,也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渠道。通过"课前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放下包袱,消除紧张,敞开心扉,身心放松地走进课堂。同时,还能及时有效地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学有方法、学有兴趣。  相似文献   

18.
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都属于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却又具备内在的关联。课前预设,是必要的准备阶段,是对课堂教学的"运筹帷幄",是教师的主动行为。课堂生成,是必然的活动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水到渠成",是师生的共同作为。  相似文献   

19.
复习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并把知识系统化的过程。复习的目的在于强化联系,同时促进理解,使识记有效地进行和提高。而传统的以学生反复朗读、背诵,默写单词、句子,重复大量练习,强调语法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复习课,常常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厌烦,从而失去对复习课的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孙凯 《辽宁教育》2009,(9):28-29
初为人师时,常常听各方的观摩课,欣赏的同时也常常羡慕做课的老师上课如何成功,学生表现如何出色.每堂课上学生没有学不会的知识,也没有学不会的学生,课堂上尽足收获的声音,总是那么完美无缺.可当我去效仿、去学习他们的做法时,却发现学生的表现总是那么不尽人意.课堂上看似解决的问题,却在课后一一暴露出来,这使得我一时对自己丧失信心,对学生抱怨不断.我发现要让他们说出"听不懂"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