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而科技创新是发展实体经济的关键。区域科技创新政策为区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在法律法规政策、财政支持、政府采购、金融及风险投资政策、产业扶持政策、知识产权政策和科技人才政策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当今国外政府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对促进科技创新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对于济南市地方政府健全科技创新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因此,借鉴国外政府推进科技政策创新的成功经验,对完善济南市科技创新政策、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关于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政策中存在着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两者在融合创新过程中的生成逻辑和实践探索。文章基于教育政策的分析框架,在对当前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相关政策进行深入解析的基础上,厘清其在政策价值、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环境中的障碍表征,进而规划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政策路径:客体和主体与"化物""化人"相结合,明晰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政策价值;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配套,完善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政策内容;动力机制与控制机制相协同,优化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政策过程;管理体制与制度建设相协调,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3.
基于创新路径的视角,教育政策创新分为教育政策调整、教育政策终结和教育政策移植三种模式。当前,我国教育政策创新模式存在部分教育政策前瞻性不够、教育政策终结不及时以及教育政策移植重移轻植等问题。推进我国教育政策创新,需要及时调整教育政策,及时终结该废止的教育政策,重视教育政策移植环境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2019,(5):112-118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扩大就业渠道、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内驱力,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支持和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文章首先运用文本内容分析法,构建了包含政策工具维度和发展阶段维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二维分析理论框架。随后,文章以1998~2018年国务院、各部委发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经搜索、筛选,整理出59篇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文本,并从政策工具维度和发展阶段维度,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变迁情况,归纳出1998~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变迁的特征和不足。最后,文章提出了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支持的建议,以期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发掘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的总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经历了试点探索、理性反思、巩固发展三个阶段。经济发展需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价值观演变等构成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政策变迁在核心理念和学科范围上呈现路径依赖特性,政府、高校、社会三者的互动构成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展望未来,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需通过观照宏观制度情境、明晰路径依赖规律、加强关涉主体协同以及完善人才成长机制等来增强政策适应能力、激发政策优势潜能、促进政策系统整合、确保政策效能提升,以此全面提升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农村教育政策的创新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入新世纪,我国农村教育政策全方位创新.从创新的背景看,政策制定者价值取向、政策环境、政策资源、时代要求等都有很大不同;从创新内容看,政策目标、政策主客体、政策方案、政策关系都有重大变化;从创新趋势看,农村教育政策创新要努力实现"三化",坚持"四点",解决"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202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批复了《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规划》,这意味着武汉正式成为全国第五个科技创新中心。文章通过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市相继出台的科技创新相关政策,从政策工具、政策客体、政策目标3个维度构建了武汉市科技创新创业政策的三维分析框架,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针对各个政策目标均有对应政策,政策工具在宏观上看使用基本均衡,但也存在细分工具使用偏重明显、对人才和资金引导的政策稍显薄弱、对民众这一创新群体的关注度不足等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文章对武汉市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为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关键支撑。以河南省2008-2018年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发展要素为分析工具,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文献的收集、整理和量化分析,发现河南省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在教育发展要素工具使用上具有差异性。最后,提出促进河南省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出台了许多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政策及相关扶持政策.梳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有助于了解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制定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社会政策创新动力因素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不断涌现的社会政策创新是多种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叠加和民众福利需求的增长是社会政策创新的外在驱动力,社会政策缺陷是社会政策创新的内在要求,触发机制是社会政策创新的催化因素,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是社会政策创新的主导推动因素,经济持续发展是社会政策创新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土地管理政策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六个配套政策之一。创新土地管理政策,对推进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土地制度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的一系列依据,总结了国内各大综改区在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方面的基本经验,进而结合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武汉城市圈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方面的建议,以求通过在土地政策层面上的创新,不断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何评价科技创新的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针对合肥市科技创新现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查阅相关统计年鉴,对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与苏州市科技创新能力加以比较,找出制约合肥科技创新能力的瓶颈之所在,提出针对性、政策性建议,进一步提高合肥市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北方民族传统文化与草原生态关系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部分民族的调查,在经济类型、居民收入、政策法律、婚姻家庭、饮食文化、居住形式、宗教信仰、科技教育等方面,现代北方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草原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互动的本质关系。现今由于草原生态环境逐渐退化,导致了北方民族传统文化的弱化。将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的链条继续保持下去,有利于促进北方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和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讨论了在国家综改试验区背景下,武汉城市圈作为中西部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获批四年来取得的初步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在“十二五”期间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难点,提出了加快武汉城市圈体制机制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被国家新批为“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圈中城市鄂州如何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更好更快地发展自己?该文认为,鄂州作为武汉城市圈中离武汉最近的沿江城市,也是“依武(汉)而昌”的新兴工业城市,理应率先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城市,并重点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规划、行政体制的改革和推进政策创新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有效的政策安排对企业技术新具有的激励作用,在我国当前经济运行强调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更应该强化政府政策安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导向和支持,本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工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系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两课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教学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开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实践教学,对于学生客观科学地看待社会发展,正确理解当前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近两年来在开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实践性教学中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政策对于鼓励增加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针对性强,作用直接,效果明显,是促进科技创新的最为有效的政策工具,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科技创新积极性。文章探讨了科技创新的涵义,并且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出发来分析税收政策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客观评价税收政策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中共十八大被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这充分表明国家对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及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长治市、松江区是战略合作关系。双方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探讨两地在产业转型与优势互补方面进一步合作的可行性,并对深化两地企业合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outline an analytical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points in the policy process where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to adjust organizational design could enhance delivery of innovation policy over time. We illustrate this approach using an example from native vegetation policy in the state of Victoria, Australia. We then use this approach to interpret recent reviews of the Australian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s (CRC) Program, a policy instrument aimed at enhancing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by fostering innovation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approach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is grounded in the idea of policy as a complex and adaptive organizational system.

From the findings it was apparent that reviews of the Australian CRC Program have recognized some of its complex and dynamic properties. However, they have been limited in their capacity to translate this recognition into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organizational design to improve delivery on innovation, particularly in relation to the uptake of research outputs by industries such as agriculture. We propose that this is likely to reflect the bureaucratic foundations of innovation policy and the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changing processes and ways of managing them that have become locked in to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The design of policy instruments to deliver innovation, such as the CRC Program, should be informed by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dynamics that are mediating between policy objectives and outcomes over time. Dynamics such as the impact of bureaucratic constraints on the flexibility of policy processes and the participants engaged in them. In the absence of this sort of understanding, dynamics that critically affect the capacity of policy instruments to deliver innovation are likely to go unidentified and left to run their own course to an unpredictable and potentially counterproductive end.

While the idea of policy as a complex organizational system is well known, there remains a substantive gap in knowledge as to how thinking about policy in this way might be applied to generate practical options for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design. The analytical approach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addresses this gap in knowledge. In the absence of such approaches, the effectiveness of policy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CRC Program, which are intended to foster innovation, will continue to be limited by deficiencies in organizational desig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