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又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世上万物如此,写文章亦是如此。而作为一篇文章的第一句,更是“开头”的开头。 怎样写好第一句,如何分析第一句,是大有文章可作的。 好的作品总是以第一句取胜。不少作家为寻觅合适的第一句而煞费苦心。精彩的“第一句话”从某  相似文献   

2.
作文课上,常见有些同学对着题目提起笔来“茫然”,不知要写什么。于是“急不择言”,想一句,写一句,这样写是很难写出一篇好文靠来的。 提笔“茫然”,首先是思想尚未深刻化、具体化的表现。“行成于思”,这句古语套用到写作上也是正确的,行笔成文之前,先要有深刻具体的思索,想好了才能写好。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了第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写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众人由吃惊转为喝彩;写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在座的由喝彩转为惊怒;写完最后一句“偷得寿桃献至亲”,大家无不拍手叫好。这短短四句、二十八个字的祝寿诗,  相似文献   

4.
诗人艾青曾经说过,有的人写诗像“挤浓血”。其实,我们很多同学作文也是这样,咬着笔杆想一句写一句,写了上句再冥想苦想下一句,这样,作文怎么写得好呢?写文章要一气呵成,一气呵成才会有气势。这种习惯是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形成的。古人讲究“腹稿”,强调“成竹在胸”。这就是说,动笔前要酝酿成熟,不仅要谋划全篇的轮廓,有时甚至要把关键的段、句也考虑得很周到。略加思索就挥毫的人,很可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相似文献   

5.
低年级作文     
本期低年级的作文,在内容方面,较之以前,丰富了许多。《房间里的“鬼”》描述的就是“第一次单独睡觉”的情景。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要写好“第一次××”这样的作文,必须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将这前所未有的“第一次”所特有的感受写出来,本文可以说是基本上达到了这个要求。文中,小作者的用词、用句比较准确,“翻来覆去”、“恐怖”、“哆嗦”、“突然我想,我这样地发出声音,‘鬼’会发现我的。于是我闭紧嘴巴,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将第一次单独夜睡那种紧张、不安、疑神疑鬼的心理感受表现得很真实、到位,而且非常符合少年儿童的心态及…  相似文献   

6.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失衡先看两个案例:【案例一】《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师: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生:红叶似火、对答…  相似文献   

7.
根据《大纲》对三年级学生提出“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要求,我在教学中注意做到“租讲一篇,精讲一段”。在教学《大雪山》这篇读讲课文时,我就抓重点段第六段,指导学生分析理解,其做法是:一、从词句入手,理解每句话是怎么写的。我在引导学生能达到说出“这一段由四句话组成,第一句写风,第二句写冰雹,第三句写雨,第四句写积雪”这个基本要求后,接着告诉学生,这段写“风、冰雹、雨、雪”的话都突出个“大”字,我们先看课文,写风是怎样写的?学生回答:“风卷着雪花,万马奔腾似的,从山顶上呼啸而来,把战士们吹得摇摇摆摆,站不住脚。”对学生这样的回答我不满  相似文献   

8.
胡旺洪 《教师》2011,(31):77-78
我批改学生的作文一贯很简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我不想因为自己的勤勉.做许多越俎代庖的事情。 我坚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契诃夫有句名言:“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红楼梦》就是曹雪芹这样一词一句斟酌出来的;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也前前后后改过7次。由此可见,“改”是多么的重要!要不然,怎会有“三句两年得,一吟泪双行”“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这样的境界生成。  相似文献   

9.
“朝而往”,“暮而归”,是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一句话.课本对此未加注解,但从一些参考书的译文“早晨出去,傍晚归来”;“早晨登山,傍晚回来”,等看来,显然都把主语当成了人.笔者以为,“往”“归”者,并非人也,乃云雾尔,其理由有三:首先,从内容看,该段集中写景,第一、二句写琅琊山一天景物的变化,“野芳”以下四句,写其“四时”景物的变化.全段上下,从文字上看并没有人去游琅琊山.至于本段结束句突出一个“乐”字,当是指这种景物变化本身的乐趣,也并非写游人之“乐”.这样写,中心集中,主题明确.如果全段在写景物变化,单单在中间穿插一句写人早出晚归,登山游玩,岂不冲淡了该段主题吗?  相似文献   

10.
一、讲习作例文要使学生弄懂什么叫“一句一句讲清楚”,“一句一句写具体”。三年级学生接触的第一篇习作例文是《课间十分钟》。我着重讲了这一课的第三自然段——爬竿。默读两遍之后,我让学生看看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什么。学生很快知道,第一句话交待了地点和人物,第二句是这段的中心句,点明了同学们干什么,第三句着重写一个小同学爬竿,第四句写他爬到了竿顶,第五句写他爬到竿顶时的神态。  相似文献   

11.
孟欣 《红蜻蜓》2022,(30):20-22
<正>“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那么,拿到这个题目,我们该如何来写呢?第一步,审题。题目中的“你”是本次习作的对象,可见我们是要写一个人。我们如何来确定这个“你”呢?这便要结合后面的“好”字来选择。什么样的人,你会觉得他“好”?他帮助过你;他是你的榜样;他为集体做出了贡献;他创造了美好温暖的境界……这样的人都可以说他“好”。这个人就在我们身边,他可能是你的亲人、朋友、同学,甚至是一个陌生人……  相似文献   

12.
写景很简单     
许洁洁 《作文》2023,(17):39-40
<正>写景很简单。不过,很多小朋友经常会陷入两个写景的“坑”里。第一个“坑”叫“不知道写什么”。有的小朋友觉得,每天的生活很简单,校园里、回家路上或者小区里都是熟悉的景,没什么好写的。有的也经常去公园玩,甚至去外地旅游,但回来后还是脑袋空空。第二个“坑”叫“不知道怎么写”。有的小朋友一写景就用上很多“好词好句”和各种修辞手法,甚至把摘抄来的句子堆在作文里。  相似文献   

13.
写作有句行语:“不在写什么,而在怎么写。”我们认为,写作中若做到了“三好”,也就基本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那时,即使涉足“雷区”,也会安然无恙的。第一,要有好的立意。常言说:“文以意为先。”对中学生来说,立什么样的意好呢?一言以蔽之:健康向上。比如,“早恋有害”“帮助同学去掉写情书的好奇心”“要正确对待男女同学  相似文献   

14.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在初读,学生表达了初步感受后:师:会读书的人,读一字句能形成一幅幅画面。通过“烧”字,就会仿佛看见侵略者肆意放火烧毁圆明园的痛心场面。读吧。生朗读“1860年10月6日……就这样被化为灰烬”。师:这段话中有一句写得非常精彩,概括得非常好,是哪一句?生“:我国这一园林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我仿佛看到了浓烟滚滚、大火冲天的惨状。师:(范读,反复引导读“园林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句)圆明园究竟怎么好?请大家回过头来默读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三段主要写了什…  相似文献   

15.
对擂方河北唐山一中指导教师:吴国梁[写作导示]要想写好此题,同学们应该弄清楚,“生活·追求”这个话题是从何而来的呢?是从“可以将这些喜好视为生活态度或人生追求”这一句而来的,而这一句中的“这些喜好”又指的是材料中有关茶、酒、白开水的阐述,这样就告诉我们,我们在写“生活·追求”时,应该扣住材料所给的茶、酒、白开水或任一种事物来写,这样我们写起来既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就不易跑题了,要知道一旦被阅卷老师判为“跑题”,那样得分将是非常惨的。在具体写作时,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来写,亦可以把三者联系起来写。当同学们任…  相似文献   

16.
周瘦鹃的小品文《杜鹃枝上杜鹃啼》第二自然段写花鸟同名之趣后 ,接着写“唐代大诗人白乐天诗曾有‘杜鹃花落杜鹃啼’之句 ;往年亡友马孟容兄给我画杜鹃和杜鹃花 ,题诗也有‘诉尽春愁春不管 ,杜鹃枝上杜鹃啼’之句 ,句虽平凡 ,我觉得别有情味”。授课时我向学生质疑 :“平凡”指什么 ?“别有情味”是什么情味 ?学生议论之后 ,大体上得出这样的答案 :平凡是指马诗套用了白诗的格式 :“杜鹃”一名两冠在一句诗句中出现。别有情味 ,别于哀鹃的传统说法且与第一段“欢快之声”照应。写其是乐鹃。另一学生对上述答案却提出异议 :“别有情味”不仅…  相似文献   

17.
对《岳阳楼记》一文中第二小节有关写景的句子.不同的教参有不同的说法.如南通师专的沈继常老师认为是“概述巴陵盛状.岳阳楼之大观”.并认为这一节是总写.又如江苏洪宗礼老师主编的《教师备课手册》中这样写:“第一句为概述岳阳楼的美景总写一笔.既是说明洞庭湖集‘巴陵胜状’之大成,又说明作者写景将以洞庭湖为描写对象.”第二句“具体写从岳阳楼上眺望洞庭湖的远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参》中认为这一小节的首句“暗切岳阳楼三字.是这部分的总领句.接着顺理成章的写从岳阳楼眺望洞庭湖的远景”云云.综上所述,其共同点是说这部分的写景.仅仅是对洞庭湖景色的概述、总写.但部忽略了这部分写景在全文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是小学语文第十册《小英雄雨来》一课第二部分中的一句。让学生自学时,我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雨来上夜校是否只学了这一句?为什么作者要把这一句写在文章中?”对于第一问学生能很快作答,对第二问不少学生积极看书思考,几分钟后,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个部分不是课文的重点,文中写这一句,可以看出抗战时期党十分关心儿童的学习;文中光写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党关心儿童学知识,也说明了党对儿童进行爱国教育;如果当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内容可写,如果没有内容,就没有办法写好作文了。往往是一篇作文题目明确下来,无数孩子抓耳挠腮。腹中空空,只好像挤牙膏一样,想一句,写一句,或者东抄一句,西摘一句,这样是不能写好作文的。  相似文献   

20.
楼淑建 《宁夏教育》2003,(11):37-38
学习《一粒种子》这篇课文后,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比较“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和“春风在吹,泉水在流,小鸟在叫,小朋友在唱歌”这两句话,说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依稀记得小时候也做过类似题目,似乎总没有怀疑过,毫无疑问,书上的好嘛。可是面对这一问题我班小朋友却自发地进行了一次大讨论。一生说:“我觉得书上的这句好,也就是第一句好,因为这里作者很会想像,把春风、泉水、小鸟都当作人来写了。”我肯定他:“有小作家的天赋,懂得写作的技巧,不简单呀!”另一生站起来补充:“我同意他的意见,而且作者用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