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人类解放不仅是人的类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命运的必然旨归.通过阐明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指出入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才能实现.由此,马克思建立了"人类 人类命运 自由人联合体"的"解放逻辑",并依此探寻实现人类命运终极样态的现实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命题,是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人类命运之问的中国方案.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回到马克思的"解放逻辑".在厘清"人类""命运""人类命运"等重要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人类命运的发展趋势和现实困境,进而论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人类解放不仅是人的类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命运的必然旨归.通过阐明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指出入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才能实现.由此,马克思建立了"人类 人类命运 自由人联合体"的"解放逻辑",并依此探寻实现人类命运终极样态的现实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命题,是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人类命运之问的中国方案.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回到马克思的"解放逻辑".在厘清"人类""命运""人类命运"等重要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人类命运的发展趋势和现实困境,进而论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人类基因技术伦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基因技术揭示了人类生命的秘密,也打开了人类控制生命的阀门.人们在为揭示和控制生命奥秘欣喜之余,也在思考人类基因技术给人类社会,给生命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文章从人类基因技术伦理研究的主要问题,人类基因技术 伦理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解决人类基因技术伦理问题的主要对策三个方面对人类基因技术伦理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一、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方式 1.人类对物质能量流的干预 在人地系统中,主动积极的方面是人类.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参与了地理环境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并且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地理环境.这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吴东 《天中学刊》2008,23(1):64-67
<海的女儿>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人类中心意识下的生态悲剧.人类中心意识集中体现于小人鱼形象,并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小人鱼义无反顾地追求人类的爱情及不灭灵魂,始终得不到人类世界的认同和理解,她没有得到也不可能得到人类的任何回报.人类中心意识下人鱼与人类之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是小人鱼悲剧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冯俊英 《考试周刊》2013,(71):20-21
俗语是语言的精华,也是隐喻的集中体现.人体部位词的隐喻在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本文从认知角度对英汉人体部位词俗语进行比较,指出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人体及人类的身体经验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因此,人类所认识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认知重构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四大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界.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工业发展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化肥、农药的滥用都污染了环境,危害了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所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闲暇时间变得越来越丰裕,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休闲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休闲体育是人类得以进行休闲的最有价值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作为类存在物,人是劳动的产物,也是劳动的主体.人之所以为人,人类社会之所以形成和发展,是因为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和人类自由,创造了人类财富,缔造了世界文明.劳动锻炼了人的意志,培养了人的高尚道德.  相似文献   

10.
服装色彩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是人类各种生活状态中的一种,色彩是这种状态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自从人类有了服装以来,色彩就一直被用来装扮人类.人类对色彩世界感受知识的积累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色彩世界的感知必将不断推向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1.
技术化生存是人类自为生存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特指工业社会时期,科学技术高速发展阶段,人类对近代技术和技术产品高度依赖状态下的人类生存方式.技术化生存作为技术时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具有生存时代的近代工业化、生存基础的技术依赖性、生存状态的技术意识形态化和生存活动组织方式的"非理性"等特征.技术化生存中人类生存面临着困境,从本质上说技术生存中人类的生存困境是文化的困境.摆脱人类生存困境,需要人类的生存方式从技术化生存向创造性生存的转向.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由于人类的贪婪和无知,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日趋严重,而人类也频频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时时带给人类不期而遇的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球全人类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13.
无思的审美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思想有高峰与低谷之分,现代思想为其低谷期.低谷并非无价值,而是人类生存、人类思想的一种存在状态,这一状态我们表述为无思.无思是人类身体适宜性的最佳状态之一,所形成的是人类身体的适应性和自动.能够表现无思的只能是身体审美,因而也是人类最高的审美境界之一.无思的审美以其潜在愉悦性和抽象形式性消解着现代意识异化和现实重压.  相似文献   

14.
环境问题的恶化,使得"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话题重新出现.由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误解,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可是本文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本文从"人类中心主义"的含义,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的角度出发来证明人类中心主义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活动是人类存在和进步的基本方式与需要.活动对人类的重要性,犹如生命对人类一样,没有活动也就没有人类.可以说,生命通过活动得以存在和提升,学习通过活动得以进行和完成,发展通过活动得以实现和升华.  相似文献   

16.
人类知识的发展经过了古代的德性知识观和近现代科学主义的实证知识观.古代德性知识观是因为人类理性的发展限度,人类还无法与自然的力量相抗衡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知识属性;到了近现代,由于人类理性的突然觉醒,人类发现自身与自然相抗衡的力量是客观、价值中立的实证知识.这种知识在引领人类进入物质享受极度丰富时代的同时,也将人类的精神领域荒漠化,导致现代世界的全面危机.在绿色整体有机的世界图式下,对高等教育知识观进行新的解读,从而为解决人类现时代的危机探寻路径.  相似文献   

17.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缺少一个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18.
数学不是知识的汇集,而是开放性的文化体系,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数学不仅可以造福人类,而且也是美的乐园.数学的广泛应用不仅在于改善了人类生存环境,拓展了人类的视野,而且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本质力量,为人类提供了最高的善,是真善美的统一.数学教育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具有文化价值.它对形成完美的人格,促使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人类社会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还必须以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和基础.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存在双重关系,即社会与自然的对立和社会与自然的统一.作为现代性道德所唯一信奉的伦理价值原则即人类中心主义,为了满足人自身无限膨胀的物欲而片面强调人类社会对自然的控制和奴役,导致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内在伦理关系的断裂.生态伦理就是要超越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导价值的人际伦理,克服社会与自然的对立,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环境是一个自然、历史的综合体,它既是人类赖于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是人类改造和利用的对象,人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辨证统一体.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能力越大,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亦越大.如果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环境最终会反过来损害人类本身.环境问题就是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 R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