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探讨师范人格的形成,本研究采用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困扰综合诊断量表与艾森克人格测量问卷对武汉某师范高校文理科学生34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文科师范生在神经质N量表上的得分显著地高于理科师范生,在艾森克其它三个分量表上,文理科学生没有显著的差异;(2)师范高校生的人际困扰程度和神经质、精神质分别成显著的正相关,与内外向和社会掩饰性分别成显著的负相关;(3)内外向、精神质、社会掩饰性、性别对人际关系的总预测系数为43.9%,其中神经质对人际关系所得总分数的预测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2.
主要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人格特征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与人际关系呈显著正相关。(2)男生内外向、精神质上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而男女生在神经质、掩饰性上得分无显著差异。(3)内外向与人际关系呈显著负相关,而神经质与人际关系呈显著正相关。(4)专制型与精神质、忽视型与精神质、忽视型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而忽视型与内外向呈显著负相关。(5)人格特征在家庭教养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与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PIU)现状,及对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探讨。文章利用各种相关量表,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上网程度较深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评。得到结论:PIU大学生的艾森克人格特征内外向(E)维度、掩饰性(L)维度得分低于全国常模,神经质(N)、精神质(P)维度得分高于全国常模;PIU大学生的神经质(N)、精神质(P)维度得分与网络依赖性呈正相关趋势,而内外向(E)、掩饰性(L)维度得分与网络依赖性呈负相关趋势;PIU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水平;PIU大学生的网络依赖性与SCL-90的各项因子分(除其他因子外)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3117名高职大学新生进行测试,考察高职大学新生人际敏感与人格的关系,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农村的高职大学新生的人际敏感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与父母亲关系和谐程度不同的高职大学生的人际敏感存在显著差异;人际敏感与内外向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神经质、精神质呈显著的正相关;内外向性可负向地预测人际敏感,神经质可正向地预测人际敏感,高职大学新生的人格会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也会通过影响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关系,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修订中文版、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26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大学生人格的精神质与父母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呈正相关;(2)内外向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父亲拒绝否认呈负相关;(3)神经质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呈显著正相关;(4)掩饰性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正相关;(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拒绝否认正向预测精神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正向预测内外向,父亲过度保护对内外向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负向预测神经质,父亲过度保护正向预测神经质。  相似文献   

6.
“9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某高校2010级2 214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的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量表得分与常模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在掩饰程度量表得分上与常模无显著差异;有161人的神经质得分大于等于65,占8.0%;男女大学生在精神质、掩饰程度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90后"与"80后"大学生在内外向、神经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因而,"9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整体状况良好,但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采用UCLA孤独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81名贫困女大学生和145名非贫困女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贫困女大学生的孤独感与非贫困女大学生无显著差异.(2)理科贫困女生的孤独感高于文科贫困女生,年级差异不显著.(3)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内外向、掩饰性显著负相关,与精神质、神经质显著正相关.(4)回归分析显示,神经质能正向预测孤独感,主观支持、内外向、客观支持能负向预测孤独感.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人格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广州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关系,采用<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理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量表对817名大学生施测,得出如下结论:广州大学生人格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与总体社会责任存在显著负相关,分别是-0.286、-0.172;内外向则与总体社会责任存在显著正相关(r=0.262);回归分析表明,内外向对总体社会责任倾向存在着正向的预测作用,而精神质和神经质都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男、女生的社会责任心理与神经质、精神质和内外向存在相关.由此得出结论: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理与人格特征的不同维度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听觉障碍儿童人格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为工具,对西安市30名听觉障碍儿童的人格特征进行测定,探讨了影响听觉障碍儿童人格发展的因素,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听障男童在内外倾和掩饰性上显著高于正常男童;听障女童在精神质和掩饰性上显著高于正常女童,但在神经质上显著低于正常女童;听障男童在精神质上显著高于听障女童,其他人格维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2)农村听障儿童的内外倾性显著高于城市听障儿童,其他方面没有显著差异。(3)八年级听障儿童在内外倾和精神质上要显著优于六年级听障儿童,在神经质和掩饰性上二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宽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大学生的宽恕水平对社会的影响极大。本研究采用Hearland宽恕量表、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等研究工具对江西省480名学生进行测查。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宽恕心理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是否道歉、道歉的接受程度及是否得到安慰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宽恕与自我效能感、自尊、内外向呈显著正相关,宽恕与精神质、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和精神质对宽恕有负向预测力,自尊对宽恕有正向预测力。大学生的性别、年级、是否独生、是否道歉、道歉的接受程度及是否得到安慰、自我效能感、自尊、人格等均会影响其宽恕水平。  相似文献   

11.
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山西大同大学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山西大同大学学生人际关系基本正常,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困扰;(2)性别、是否正在恋爱等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均产生重要影响,女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高于男大学生,恋爱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高于非恋爱大学生,农村大学生高于城镇大学生;(3)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困扰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大二、大四、大三、大一;不同专业大学生人际困扰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心理专业。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进一步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郑日昌等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随机对山西大同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高(M=101.17),对生活现状比较满意;(2)大学生存在的人际关系困扰不大(M=8.11),交往能力较强;(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困扰存在显著负相关(R=-0.510,p〈0.01),主观幸福感中25.9%的变异可以被人际关系困扰程度所解释。结论(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上等水平;(2)大学生存在的人际关系困扰较少,交往能力较强;(3)大学生人际关系越好,他们的主观幸福感越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深入调查,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与管理。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理学院在校的177名学历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整理后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为:强迫症状〉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躯体化〉恐怖〉其他〉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留学生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敌对等4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常模,焦虑因子得分与常模相仿,其他5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常模。与常模比较,留学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7个因子上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强迫症状-个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两个因子上,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性别差异和院系差异。结论: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留学生教育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14.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敏感、信任、焦虑等方面问题的短期与长期效果。方法:在设置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为期6周的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作用。同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焦虑和人际敏感因子、ITS人际信任量表、IAS交往焦虑量表分别在实验前、实验后与实验结束三个月后对研究被试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评估。结果:(1)实验组被试验后在交往焦虑、人际敏感、人际焦虑和人际信任四方面显著优于实验前。(2)实验组在实验结束三个月后在以上四方面与结束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应对人际交往中的敏感、信任、焦虑等能力,且具有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选取廊坊师范学院和河北工业大学的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选用罗特的《人际信任量表(ITS)》、《卡特尔十六项人格因素测验(16PF》和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量表》为研究工具,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度总体偏高,人际信任无显著的性别、年级、生源地差异;人际信任与怀疑性和紧张性人格特质有显著正相关,而与稳定性、有恒性、幻想性呈显著负相关;人际信任与合理化挫折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自责、退避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法对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大学生316名大学生(男64人、女252人),其中独生子女145人,其它171人,进行匿名性的自编问卷调查,然后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两类学生之间心理抑郁与心理健康等级无统计学差别(P〉0.05);抑郁原因有较大的统计学上的差别(P〈0.01),独生子女前四位原因为升学就业压力、恋爱情感矛盾、人际关系孤独与教书不育人;非独生子女为升学就业压力、教书不育人、人际关系孤独与经济困窘;心理抑郁造成自杀的因素具有相似的排序,心理抑郁是可能自杀的首要因素,有一定的统计学的差别(P〈0.05);心理应激强度过大是自杀时可能的心理状态的首要因素,其次是两周来严重抑郁,有明显的统计学的差别(P〈0.01);相似的自杀后的危害后果,以个人的所谓“仇人”作为侵犯对象,无统计学的差别(P〉0.05)。结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抑郁、预防自杀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刘贤臣编写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SC)》对25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了解高中生生活压力事件的基本特点,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目前高中生存在的主要生活压力事件主要来自受惩罚、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方面,其中受惩罚因子是最主要的生活压力事件;高中生的生活压力事件在性别和年级上都存在差异;高中生的生活压力因子中除了其他因子在男女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方面因子在性别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应根据高中生生活压力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特点来缓解高中生生活压力,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对连云港四所高职院校的700名高职生施测,表明高职生家庭环境与人际交往效能感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一是高职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总体水平较高,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二是高职生家庭环境总体水平较高,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在家庭来源、家庭月收入等因素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三是高职生家庭环境与人际交往效能感之间存在相关,在家庭来源、家庭月收入因素上,高职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环境与高职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初中学生人际信任度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本研究选取山东潍坊市两所初级中学的初一至初三年级的150名初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马氏量表(版本3)、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测量,进而揭示初中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状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初中生的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相关;初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其自我效能感有较高的相关: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相关。总之,初中生人际信任对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有极其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和高校心理学研究中比较活跃和备受人关注的一个领域,也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一个研究课题。根据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的一些成果和动态,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和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形成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