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知之幕"的创设和"原处状态的"假定构成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基石。罗尔斯正是基于这两个重要的假设来构建自己的正义理论的。但是,这两个假设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逻辑矛盾,更进一步说,这两个假设从逻辑上根本无法自圆其说。因此,"无知之幕"和"原初状态"预设理论中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2.
3.
唐琦 《教师》2013,(11):125-125
罗尔斯的"无知之幕"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契约环境,在这种思想的契约环境中,人们可以超越时代、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局限性,来选择他们最希望得到的正义原则。这两条原则反映出个人和国家关系问题是其"正义论"要论述的根本问题。罗尔斯的理论为政府的制度建设提供了极为深刻和合理的理论依据,也为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教学公正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地分配教学资源,促成学生个体的发展,教学公正的实现应建立在对每位学生的全面了解和充分把握之上.在现实教学活动中,罗尔斯所提出的"无知之幕"遮蔽了学生间需要的差异,阻碍了教学公正的实现.面对需求与个性各异的学生个体,教学要打开"无知之幕",在对学生个体真正"有知"的基础上顾及到学生间需求的差异,实现教学过程的差异互动,使每位学生都能通过教学获得自身应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谢昱航 《学习之友》2011,(12):35-36
原杭州市副市长许迈永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罪行严重,7月,被执行死刑。近日,《检察日报》公开其悔过书全文。许在文中描述了他从一个穷人家孩子到一个巨贪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
契约论作为一种论证方法曾一度沉寂,罗尔斯却在当代又复活了它。与近代契约论相比.罗尔斯的新契约论具有更高的抽象性、非历史性、非现实性。作为论证方法的新契约论,其合理性招致了来自各方的批判。尽管社会契约作为一种论证方式还是必要的,然而对罗尔斯在处理契约与“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之间的关系上应慎思。  相似文献   

7.
罗尔斯以“无知之幕”的设计框架和天赋资质的社会性规定为基础提出了他的正义原则。但是,他的“无知之幕”的设计是虚幻无力的,他的天赋资质的社会性规定是错误的,其论证过程也存在着严重的逻辑脱节。他的理论前提决定了他的正义理论的非历史主义的和相对主义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原初状态"假设是罗尔斯发展正义理论的方法论出发点.他以古典契约论方法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无知之幕"装置,对将要选择两个正义原则的主体进行知识限制和具体特性设计,使"原初状态"在形式上完全成为一种纯粹的正义程序.这一独特的方法论构建思路对于我们如何确保制度是公正的,以及制度如何运行才是公正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由于其完备理性的假定,遭到了广泛的质疑.本文从有限理性出发,通过对理性的无知和社会契约的分析,提出社会契约保证下的理性的无知也可以达到新古典的结果,从而尝试了一种对新古典模型维系的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孔子"不知之知"思想和苏格拉底"自知无知"思想在方法和目的上存在差异,同时又有相通之处:两者都体现出真实诚恳的态度,阐释出自知之明的德性以及折射出生命本体的智慧。在物质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过多地去追求经济上的财富,很少审视自己内心的德性。人们只有内心世界达到充实与净化状态,其精神境界才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社会契约思想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有关国家起源、性质学说的一座丰碑。作为西方政治理论界的主导思想,同城邦时期与中世纪的公共权力观念相比,社会契约思想改变了公共政治权威的自然性,同时对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进行了反击。社会契约思想从人本身出发来完成整个理论论证过程,体现了近代主权国家观念中的自由和平等思想。与城邦时代与中世纪国家权力不同,在社会契约思想的影响下,主权国家的公共权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从对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的分析之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作为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集中论“美”的名篇,《大希庇阿斯篇》最终没有得出关于“美”的任何定义;而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等待戈多》也未能等来期待已久的戈多先生。同样是无结果的作品,它们在思想性上既存在某种同一性;而又存在一些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有苏格拉底的“自知无知”(自知自己无知)精神贯穿始终,体现了意识的自觉自律,同时也很好地处理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后者却以“无知自知”(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搅乱、否定一切,割裂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使思维呈现断裂、无序和僵化,最终只能由无限狂热的主动陷入无限消极的被动。  相似文献   

13.
画家们在创作之前大多先收集创作素材,再组织素材进行创作.但部分创作逐渐受到社会功利性质的影响,不再从创作本身的情感出发,反而为了迎合他人审美改变初衷,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不加审视,缺乏真谛.本文以自然之美为主题,倡导在创作中重现自然界之美与生活市井之美,融入个人真挚的创作情感,赋予画面最直入灵魂的美感.  相似文献   

14.
古典契约论者,譬如霍布斯、洛克,通过假设自然状态解释了契约是如何可能的。罗尔斯认为自然状态不能保证形成不受扭曲的契约。他的思路是假设原初状态,让人们在无知之幕下面选择达成契约的基本原则,并认为在此情况下选择出来的契约肯定是公平的契约。而布坎南则不借助假设,直接诉诸现实中人们的策略行为和重复博弈活动,只要界定产权、承认他者的道德平等地位,就可以建构互助的契约。  相似文献   

15.
教育领域中的自然分为"自然之自然"和"人之自然",两者具有本质区别,"自然之自然"本质上指人的天性,"人之自然"本质上指自然界。其中,"人之自然"是不可教的,也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教育要尊重与顺应"人之自然"。"自然之自然"对人类具有"包容性"和"反抗性",并且它的智慧是无限的,所以教育要敬畏与珍视"自然之自然"。教育只有同时兼顾"自然之自然"和"人之自然",教育与自然才能真正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6.
教育应该是使受教育者从“无知”到“有知”,再从“有知”复归于“无知”的过程。现代教育往往忽视从“有知”到“无知”这一过程。从“有知”到“无知”的必要性在于教育自身的伦理本性和人性发展的诉求。从“有知”到“无知”的可能性在于人有“智的直觉”。  相似文献   

17.
约翰.洛克的自然状态理论是现代政治哲学的重要基石,"自然状态"这个前设更是洛克政治学说的逻辑起点。本文力图通过对"自然状态"的解读,揭示洛克政治理论的现实批判性。  相似文献   

18.
霍布斯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开创者。自然状态理论是霍布斯研究绕不开的话题。一方面,自然状态上承霍布斯的自然哲学下启政治理论,是其庞大哲学架构的中坚一环。另一方面,对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的解释还存在诸多的误解与争议。自然状态发自霍布斯对日常生活中人性的观察,进而悬置共同权力后所进行的哲学推演。自然状态下的人并非“原始人”而是沉浸于物质享受的社会人。自然状态的基本特征在于自由与战争。而战争的原因表面上是共同权力的缺失,实然归咎于秩序掩盖下的骄纵人性。  相似文献   

19.
道,是中国先秦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蕴含着古人丰富的思想,并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逻辑起点。道的原始意义是“道路”,在老子、孔子的时代被引申、转型为“道理”之类的意义。但老子道家之“道”和孔子儒家之“道”有着明显的差别,相对而言,前者更侧重于“自然”之道;后者更侧重于“人伦”之道。两种不同内涵的“道”,在中国古代文论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教师》2017,(29)
顾城是当代朦胧诗派的一位重要诗人。在二十世纪隐晦难言的特殊年代,顾城坚持讲述绿色的故事,呼唤生命回归自然。文章从顾城诗歌中对自然万物的钟爱、对生命原初形态的探索以及对死亡的自然性书写三个方面来探讨顾城诗歌中所展现的生命观、死亡观,从而思考人类社会性之外的自然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