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2004年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了“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的农民大培训。计划2004到2010年.全省培训农民1000万人,其中培训农业专业技能人才100万人,转移就业培训400万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500万人。为认真组织实施好“千万工程”.  相似文献   

2.
《农业职业教育》2005,(5):19-20
宝应农广校办学二十五年来,围绕本地农业结构调整和政府工作中心,以培训农民、致富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农广校在全县农民科技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创新培训模式,大力拓宽办学渠道,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学校的自身建设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相似文献   

3.
加强对农民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是推进农村社会转型和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和杭州市《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加大了农民科技培训力度,有力地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延安市洛川县农广分校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增强致富能力为目标,强化培训措施,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2005年以来,共开展各类科技培训53650人次。其中,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3950人次;农民科技普及和推广培训36700人次;农民技术骨干培训6100人次;千乡万村科普培训6900人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00人,输出就业989人。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民大国。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年需要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就业转移,这也是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繁荣、协调城乡发展的需要。而职业培训正是促进农村青年进城务工、实现就业转移的一个桥梁。作为职业培训机构,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整合资源,提高培训效益呢?  相似文献   

6.
诸城市教育局根据省和潍坊市教育部门的要求.坚持“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强化措施,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临朐县委县政府针对农村劳动力数量大,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增收缓慢的实际情况,把农民培训工作作为富民强县的重大举措来抓,取得明显成效。全县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2.6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11万人次,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并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新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示范县,被山东省政府评为劳务输出先进县,被山东省农业厅确定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县。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我村技校紧紧围绕我村富余劳动力充足的实际,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阳光工程”项目为契机,积极开展就业技术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全村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张帆 《中国培训》2006,(10):59-60
一、建立“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吸引农村青年通过技术培训实现转移就业广州工商高级技校是立足广东、面向全国的综合性职业培训机构,学校每年培训8000多人,培训对象90%是农村青年,而其中60%属广东省农村青年。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农村青年纷至沓来,主要缘于我们建立了一整套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和良好的教学服务。目前我校开设了汽车、机械、数控、电子通讯、电气与制冷、经管、服装、计算机、广告、装饰、建筑、美容美发、制鞋、口腔工艺、烹调点心等17个学科25个专业方向170多种训练课程,覆盖了70多个专业工种。课程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有1亿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年。解决农村青年就业问题对社会治安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对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和提高团组织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都有重要意义。目前,一方面农村青年自身素质欠缺,如受教育程度低、劳动技能匮乏、竞争能力贫弱等;另一方面社会服务工作还有待加强,在组织化程度、专业技能培训、维权等方面工作都急需加强。为此,要转变观念,促进农村青年就业;下大力气做好他们的培训工作;继续深化就业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扩大就业容量;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把农村青年纳入社保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一、湖北农民技术培训的成效和存在的困难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就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积极培养农民技术骨干。制定了2010年内培训360万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仅2005年就培训农民近30万人,转移就业26万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无庸讳言,从我们对农民技术培训问题专题调研的情况看我省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工作,也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文化素质是公民素质的基础。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难点在农村,重点是农民。作为肩负农民科技培训职能与重任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民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今年以来,我们深入各县区乡镇,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从而得到了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3.
陈君贤 《农村教育》2005,(10):32-33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就业是人生之本”.我们常说,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的核心处决于农民的素质与技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要使农民素质有很大的提高,主要任务将由农村成人教育来承担,而目前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被更多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职教论坛》2005,(10S):40-40
新疆岳普湖县教育系统与农业、劳动和社会保障、科技等部门密切配合,在全县9个乡镇内大规模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效果。截至目前。投入培训资金40余万元,培训农民7.6万人(次),培训后就业和转移1.1万人(次)。培训产生的直接增收1000万元以上,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发展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市教育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意见》,围绕“抓好农村义务教育、搞好农民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思路措施和政策建议,并要求全市各级教育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调整工作部署,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和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任务和基本前提,就是要提高农民素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我们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大力发展蔬菜、花卉以及发展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按照农民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配合杨凌示范区努力营造重视农民工转移培训的社会氛围和优惠政策环境,鼓励农民参加培训,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滨海新区农民职业转型培训工作尽管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不免存在着培训理念与社会响应反差较大、就业机制与培训政策不相统一、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不相一致等问题,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树立以农民为本的科学职业培训观,提供职业培训保障机制,建立面向市场的多层次、多渠道、多方法的培训模式等改革建议,以期对天津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滨海新区进一步开发开放建设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8.
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是推进农村社会转型和明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胡斌 《农村教育》2006,(7):66-67
武坚镇地处里下河地区,总面积85.58平方公里,人口4.14万人.下辖15个行政村3个社区。近年来,我们武坚成人学校在市教育局、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始终坚持“根植农村、服务农业、致富农民”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主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需求。大力实施“教育富民”工程,突出抓好继续教育、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工作.形成“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社区教育”三大办学特色,使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服务“三农”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拓展,赢得了学员、企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先后被省、市教育部门评为“省重点成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促小康工程先进单位”和“教育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20.
连锁办学服务三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瑛  周厘里 《农村教育》2005,(11):29-30
泪罗是一个农业大市.面积1548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场,人口65万,农业人口5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学到科技含量高的专业技能。如何为他们提供就业培训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