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刿论战》中对“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记载极为简略:“公将鼓之。刿谫:‘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在解释胜利的原因时曹刿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相似文献   

2.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问是思维的火种,疑问与思维是孪生姊妹。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能有思维,没思维就不能解疑。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维,经过思维从而解疑释惑,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体现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有同道问:时下语文教育的主张和说法很多,有“本色语文”“绿色语文”“人生语文”“快乐语文”语文主题阅读”“高效语文课堂”等等,你为什么还要提出“语文养成教育”呢?这源于长期以来我对语文教与学的一种感悟与认知。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所选的《五人墓碑记》是《古文观止》的压卷之作。吴楚材评价此文:“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当与史公伯夷、屈原并垂不朽。”此文与二般墓碑记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有着浓郁的政治色彩。文章以明末苏州人民不畏强暴,奋起反抗阉党残酷统治的斗争画卷为大背景,  相似文献   

5.
“真的猛士”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出现过两次,而且都是在全文思想情感达到高峰时的喷发与总结,这一词语及其背后的形象,强有力地振拔全文的精神力度,是全文思想意蕴的关键所在。作为文章的重要形象和抒情载体,这一词语与“庸人”相对,将鲁迅的沉痛、愤郁、反抗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听一位青年教师上《烛之武退秦师》,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四个问题,教师都没有说清楚。笔者一边听课,一边思考,下面就这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不少学生对廉颇讥议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的言辞很是认同,他们认为蔺相如没什么了不起,只是会耍嘴皮子罢了。这引发了我的思考:蔺相如历经千载而被后人追慕不已,他到底有何出众之处?  相似文献   

8.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板书)。课前,大家自主学习了这篇文章,并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老师看了大家的问题很高兴,  相似文献   

9.
2013年高考安徽卷有这样一道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相似文献   

10.
有些人连最简单的道理也想不明白,我们称之为傻子;有些人总想些不切实际的事情,我们称之为疯子。  相似文献   

11.
2014年5月1日凤凰网有一条资讯——《“五一”小长假首日天安门游客爆棚》。  相似文献   

12.
心心相“Q”     
来信剪辑:高三的友谊应该如何维持啊?认真学习吧,朋友之间的感情就会慢慢变淡;经常一起交流吧,肯定要浪费学习时间。高三是不是一个不适合交朋友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
时间:2013年3月21日地点:江苏省金陵中学高一(11)班(文本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三)一、走近园林。看景色之美师: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同学们,如果到苏州旅游,你们最想看的是——  相似文献   

14.
镜头一:“老师,你什么时候变成不听话的小孩了?”  相似文献   

15.
①母亲在她21岁那年生下我,比母亲还小两岁的父亲,顺理成章地成为“小爸爸”。那时,他在村里谋得一份工作,做会计。他对工作倒是上心,早出晚归.对我的到来却感到惊慌失措。  相似文献   

16.
当前,许多教师的备课存在抄教案、重形式、缺个性、备教分离等现象,若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扪心“四问”。  相似文献   

17.
曾有人评价:读《出师表》不落泪者,必不忠;读《祭十二郎文》不落泪者,必不友;读《报任安书》不落泪者,必不仁;读《陈情表》不落泪者,必不孝。这些文章都是倾注了作者至情至性的极品之文。  相似文献   

18.
《琵琶行》中琵琶女自述身世“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课本对此句中“教坊”的注解是:“教坊,唐代宫廷的乐舞教习机构”。此注解很不详备;当讲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时,学生又生疑问,堂堂一位大诗人,为何与歌女同命相怜呢等等,这里有必要对“教坊”一词做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9.
对《劝学》(节选)一文的内容,“教参”和许多文章都做如下解读:《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相似文献   

20.
都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恐怕也会让学生“怕”,它虽然是鲁迅先生论述跨文化交流与文化继承的经典文本,但由于这篇杂文与学生所处时代有近八十年的距离,作者又并非正面阐述自己的主张,学生把握起来本来就有一定的难度。让解读这类文本的课堂推进得简洁明快是颇见教师功力的,王建老师的处理颇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