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设计意图】 整理物品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整洁有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平时,我们注重让幼儿尝试整理自己身边的物品,幼儿已有整理物品的初步经验,如归类、摆放整齐等。  相似文献   

2.
邹颖 《福建教育》2011,(7):86-87
在开展本活动之前,我们已经组织过“找一找小铁珠”和“认识小铁珠”两次科学活动,幼儿对小铁珠的基本特性已经有所了解。为了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我们组织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3.
科学活动“插花”,是我们对导向式教学活动进行的一次尝试。“插花”来源于生活,先抛给幼儿一个明确的任务——“插花”,让幼儿围绕任务去尝试探索。从中发现问题——“怎么插花瓶都会倒”,教师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欲望——“怎样使花瓶不倒”,并提供材料支持幼儿完成。探索过程对幼儿很有挑战性,“任务=材料+创意”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4.
5.
马昕  张韵怡 《教育导刊》2004,(18):44-47
影子包括人的影子,树木、水、楼房等的影子,是幼儿即熟悉又有神秘感的现象。周围的自然影子或通过人为造成的影子都能吸引幼儿的目光。  相似文献   

6.
杜玉娟 《山东教育》2003,(12):33-34
设计思路口袋到处都有,天天使用,孩子们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可在一次散步观察活动时,孩子们对被人扔掉的一只麻袋却表现得非常好奇,并发出了许多疑问,我从进一步询问中发现,孩子们对口袋的有关知识还了解甚少。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原有的东西如麻袋、布袋、网袋等都已不多见,有的甚至已被淘汰,广泛使用的替代品“塑料口袋”,又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了污染。因此,我由麻袋引发了“各种各样的口袋”这一主题活动。幼儿通过认识、感知、分类、操作、讨论、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了解了口袋是多种多样的,是由各种材料做成的……从而让幼儿对口袋…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常有小颗粒状物体混在一起,究竟要怎么分离?办法有很多,但在尝试使用各种工具后,幼儿发现使用筛子能很快将两种混在一起的小颗粒状物体分开,而且一直对筛子充满着浓厚的探究兴趣。因此,我决定进一步让幼儿来探究筛孔大小与被分离小颗粒状物体大小之间的关系,运用所积累的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实践、科学实验及有趣的游戏让幼儿知道光在空气中是直线传播的;了解光与影的关系。2.激发幼儿探究自然的兴趣,学习探索自然的方法。活动准备手电筒、幻灯机、动物卡片、蜡烛、纸板(两块)、音乐游戏磁带、录音机、彩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将生活中不能盛水的物品变为可以运水的工具,并在运水的游戏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2.发展动手操作和合作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石头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它能用来玩游戏,能观赏,还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作用。在组织幼儿散步时,我经常发现他们将小石头捡起来装在口袋中带回教室,与同伴们‘研究”小石头。“咦,我们走的鹅卵石小路是不是这种小石头铺的啊?”“石头上的花纹好漂亮啊,像水墨画。”“小石头可以这样玩……”于是,顺着幼儿的兴趣点,生成了这一活动,旨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开拓幼儿视野,在看看、玩玩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体验合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设计意图:鸡蛋是幼儿常见的生活物品,带着幼儿在玩蛋、磕蛋,观察小鸡出壳时的时候,教师生成了“神奇的蛋壳”的课题。旨通过直观操作让幼儿明白蛋壳的受力原理,并用经验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而揭示科学社会化、科学生活化的内涵,激发幼儿运用这种相似性原理去发明创造的欲望。  相似文献   

12.
曹艳 《早期教育》2009,(12):37-37
活动目标 1.激发探索光的兴趣。2感知光透过各种物品后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1.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2.通过看一看、玩一玩、分一分,发现球能在管道中滚动。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 “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使大班幼儿领会“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我尝试让幼儿参与各种操作活动、游戏活动,去感受、探索、发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可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积极情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顾伟文 《早期教育》2006,(11):34-34
活动目标 1.对叶子感兴趣,能运用多种感官探究自己喜欢的落叶。 2.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落叶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6.
幼儿在生活中经常玩滑梯、过山车等有关滑道的娱乐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挑战性并满足此阶段幼儿好动的天性。同时,这些活动具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设计都运用了各种不同的坡道(如斜坡、U形坡等)。因此,我设计了科学操作活动“有趣的坡道”,让幼儿体验生活中的科学。  相似文献   

17.
1.积极探索接水管的多种方式。 2.乐意与同伴合作、探究、交流经验。并尝试运用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设计意图 幼儿园科学教育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引导儿童去观察、发现身边的“为什么”,让儿童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在与环境、材料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对各种现象的感性经验,并且通过这些感性经验来建构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认知结构。因此,我们选择了“平衡”这一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为探究活动的内容,设计开展了区域化学习活动。我们选择的几个小实验简单易懂、容易操作。同时,为了帮助孩子活动后能较好地与他人交流,我们设计了适合大班幼儿的活动操作记录纸,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操作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19.
科学区域活动是科学集体活动的一种延伸,是幼儿自主探索的领域,也是对幼儿科学教育实施个别化指导的好机会。因此,重视幼儿在科学区域活动的表现,使每一个幼儿在愉快、自由、合作的环境中进行区域化科学探索是至关重要的。大班的孩子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希望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到,为此,本文从环境创设、材料投放等多方面入手,对幼儿园大班如何开展科学区活动展开了探究,希望能够对幼儿教学工作起到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朱晓燕 《山东教育》2021,(12):42-43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身心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观察力和理解力不断增强,求知欲和好奇心旺盛,爱探究、好说、好动是他们这一年龄段特有的表现。他们对于一些事物也不再满足于简单了解,而是更乐于追求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对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已经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态度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