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皖南大学是安徽师大的前身之一 ,这一校名是由刘少奇同志题写的。1982年 ,我校校史编写组成员向原校党委书记万立誉同志了解校名题写情况 ,并将万立誉的口述内容记录下来。据这份口述记录 ,皖南大学校名是少奇同志在1959年10月来安徽芜湖视察时 ,应万立誉之请而题写的。但笔者在1997年3月23日《芜湖日报》的一篇报道中看到“1958年10月21日 ,刘少奇同志视察芜湖”这句话时 ,就产生了疑问 :少奇同志究竟来过芜湖几次呢 ?带着这一疑问 ,笔者查阅了1959年10月以后的芜湖日报 ,没有少奇来芜湖的报道 ,后在195…  相似文献   

2.
九月十一日,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张明义同志(左三)视察了市档案馆技术处.张明义同志听取了有关运用电子计算机和缩微技术对档案进行现代化管理情况的汇报,察看了有关设备.  相似文献   

3.
李瑾 《新闻世界》2014,(8):17-18
《光明日报》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是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的一个成功案例。报道从2012年6月12日起在光明日报新闻版上推出,至9月2日止,共报道了38期42个人物,稿件总字数约十万字,荣获了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系列报道的一等奖。本文从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的角度分析这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相似文献   

4.
1950年2月27日,是值得黑龙江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这天,毛泽东同志访问苏联归国后,在周恩来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了哈尔滨.这是毛泽东同志一生中惟一的一次来黑龙江省视察.……  相似文献   

5.
第三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评选九月七日在北京揭晓。评定委员们经过反复评议,评出特等奖2篇、一等奖26篇、二等奖52篇、三等奖117篇。参加本届好新闻评选的地市报社共有130家,参评面比前两届大。它们分布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送来参评的稿件有390篇,包括消息、通讯、深度报道、言论、专栏、读者来信等新闻品种。  相似文献   

6.
读报杂记     
现在几家大报的语文水平,总的说来,比十年动乱期间高多了。首先表现在文风上。假、大、空的文章很少看到了,虽然还不能说是已经绝迹。但是也还常常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我想把最近一段时间里遇到的例子提出来跟同志们研究研究。例一光明日报1981年4月6日第四版有一篇文章,题目是《补上你们的岗位前进!》,里边有一段: 周恩来同志说:王若飞、博古二同志“四月八日飞回延安,也正是为保护政协决议、坚  相似文献   

7.
今年11月,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同时又是刘少奇同志视察舟山40周年. 在纪念刘少奇同志,缅怀其丰功伟绩之际,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调阅了保存在舟山市档案馆的"少奇同志来舟山的照片、指示和形成的文件"的案卷.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盐阜大众报》自一九八四年九月十八日开始,在二版和三版上的适当位置添置“本报责任编辑”姓名,这种做法好,其好处有二: 一、报社内部的责任明确,责任编辑会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另外,如果见报的稿件有什么问题,读者可以直接向责任编辑反  相似文献   

9.
正石景山中苏友好人民公社,是我国第一个与国外建立友好关系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也是首都北京第一个城市人民公社。它是中共北京市委根据刘少奇同志1958年7月1日视察石钢(今首钢)后,提出建立工农结合的经济组织问题进行的试验典型。  相似文献   

10.
1958年7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刘少奇同志来山东视察工作,先后视察了济南第一、二机床厂,公私合营济南成记面粉厂和高唐、寿张等地的农业社.刘少奇同志此次来山东视察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他那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伟人风范却永远留在山东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11.
(一) 1976年1月9日.晨. 收音机送出一阵哀乐之后,便是广播员沉痛、清晰的声音:周恩来同志因患癌症,于1976年1月8日9时5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巨星陨落,日月无光,北京沉浸在涕泣之中. 9日开始,人民日报刊登了有关周总理逝世的报道,但从内容到版面形式,都给读者带来疑虑、不满. 10日,一版披露了治丧的规模:不邀请外国政府、兄弟党和友好人士派代表团或代表来华参加吊唁活动。当天的二三版虽无重要新闻,但各国的唁电却登在四五版。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在视察西北时,对加强和改进宣传报道工作谈了一些十分重要的意见。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以及西北地区的甘肃日报等几家省报,在宣传报道中央关于开发大西北的战略设想时,注意了贯彻中央领导同志改进宣传报道的意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们的报道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有声势,有气势。从8月4日各报发表胡耀邦同志在青海的讲话到9月中旬,人民日报共组织了6个专版、9个头版头条、6篇言论、30余篇消息、通讯、文章。它发表的《改  相似文献   

13.
这是距今31年前的事,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采访。1980年5月15日《河南日报》一版通栏发表了一篇本报消息,肩题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主题是:刘少奇同志骨灰迎送仪式在郑州举行副题是:王首道、刘澜涛、王光美等同志乘专机前来迎接,刘杰、赵文甫同志随机前往护送。我和刘志章同志参加了这次全程采访。周淑丽同志拍摄了照片。  相似文献   

14.
《宜昌日报》通讯员陈宏灿等采写的农民严中早适度经营的稿件,先后被《人民日报》(1988年7月1日二版)和《宜昌日报》(7月4日二版)采用,并都配发了言论。同一稿件经过不同编辑的处理,呈现于读者眼前的新闻作品大不一样。两相对照,《人民日报》编辑的技巧值得学习. 这条新闻是报道湖北当阳县种粮大户严中早的事。他原承包102亩粮田,经调整后种48亩,搞“种、养、机”经营,收益比调整前显著增加.1987年家庭每劳力分配四千多元,摸索出适度经营的好经验。《人民日报》编辑的处理有三个特色: 标题巧妙  相似文献   

15.
从11月8日起,《光明日报》正式推出十六大报道。从11月8日至17日,共刊发有关十六大的稿件270篇,其中新华社稿件76篇,自采稿件194篇;照片和图表247幅,其中新华社图片63幅,自采图片184幅;开辟专栏14个。同时,从11月1日至15日,《光明日报》共刊发特刊13期。  相似文献   

16.
1958年5月25日,是一个星期日。劳动了一周的人们,愉快、轻松地度假,北京城里一片欢声笑语。此时,中南海怀仁堂前却十分繁忙。参加党的八届二中全会的中央领导同志要到兴建中的十三陵水库参加劳动。下午一时,党中央领导同志陆续到齐;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人人身着便装、头戴草帽、精神抖擞,整装待发。一点四十分,领导同志分  相似文献   

17.
他见过列宁和斯大林,访问过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他向世界报道了大量的中国敌后抗战实况,最后不幸血染沂蒙.这位国际友人就是推荐罗生特参加新四军的进步作家兼记者汉斯·希伯.……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刘少奇同志"一向是关心和爱护我国的人民广播事业的.他曾经代表党中央对新闻、广播事业作了许多重要的指示",这些指示,"和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的许多重要指示一起,一直成为办好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主导思想"①.其中,最重要和最系统的一次是1956年5月28日,刘少奇为了起草党的"八大"政治报告,约请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座谈,对各条战线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时,与中央广播事业局(下文简称中央广播局)的有关领导进行的谈话.  相似文献   

19.
近来,在同一些基层台站的同志攀谈中发现,他们对批评报道顾虑很多。一是怕搞批评报道麻烦多;二是怕触到“正面宣传”这根高压线,因而批评报道在平常的广播宣传中少到惊人的程度。笔者所在的淮阴市,去年抽查九月份的一周新闻稿件,发现在十二个肥市级台站的一千多篇用稿中,没有一篇批评报道,在年终的广播宣传检查中也发现很少有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20.
一次尝试     
去年12月下旬和今年年初,我们县委同黑龙江日报合编了一期大搞水利建设的专页,发表在1月11日省报的第一、二版上。用这两个版的篇幅,集中地报道了我县冬季水利施工以大搞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工效经验,报道了我县在冬季施工中的活动情况和成绩;介绍了在冬季施工中,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出来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部分先进工具。这是我们直接参与省报的编辑工作,集体办报,组织报道,贯彻执行全党办报方针的一次大胆尝试。经过这次编报,使我们认识到编报之不易,认识到我们责任的重大,进一步体会到共同编报是多快好省地组织报道、传播经验、提高领导思想水平的好办法之一。这样作,我们认为是:“三好”、“两满意”、“三好”即:共同编报使专业记者和通讯员的关系更加融洽;共同编报增强了地方党委办报的责任心;共同编报是提高地方党委工作的领导水平、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