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培养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突出技能训练重点,带动其它技能的协调发展 我们把教学技能的分类建立在对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和新的教学模式上,以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为核心,围绕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师范生运用教学方法的灵敏度,重点训练以下教学技能:导入技能、呈现演示技能。机械性操练组织技能、意义练习组织技能。交际性练习组织技能。巩固强化活动组织技能。 虽然在这些技能训练的前后,我们也安排了教态、课堂教学语言、板书设计、提问。纠错等其他单项技能的训练,但我们始终把这些单项技能的训练围绕上述六项技能的训练进行。在重点训练这六项技能…  相似文献   

2.
面对力学课程学时的减少,教材组织结构改革这两个问题,如何在变化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师责任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确保教学质量,是力学课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羔,简化理论推导,加强对难点、重点问题讲解和练习,加强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训练能弥补课时不足的影响,确保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袁有鹏 《江苏教育》2008,(10):17-17
苏教版小语教材以单元为单位组织课文,每个单元由三到四篇课文、习作训练和练习组成,体现了训练的过程,形成了完整的训练体系。单元树立了整体教学的观念,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利的凭借。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有许多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教材以单元编写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只着眼于篇章教学,忽略了篇与篇的联系,忽视了单元训练的重点。笔者认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增强单元教学意识,弄清楚本单元训练重点,  相似文献   

4.
《基础训练3》的编写目的在于强化“双基”训练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理解教材编写目的 ,理清单元训练重点与练习题之间的关系 ,以便更好地在训练中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做到有的放矢。一、明确训练目的1 复习巩固音、形相近的韵母。2 比较形近字 ,并组词语。练习反义词 ,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词义 ,积累词汇。3 通过调整一组错乱排列的句子 ,进行连句成段的训练 ,让学生理解句与句不是随便联系在一起的 ,而是有一定顺序的 ;练习给句子加标点 ,重点复习冒号和引号的用法。4 通过“听话·说话”的训练 ,让学生边听边观察…  相似文献   

5.
基础训练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种新形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作业练习,复习、巩固、并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初步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为培养读写能力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练习是教学这类教材的主要手段,掌握规律才是它的教学目的。备课时,必须具体分析各项训练内容,明确训练意图,以便抓住重点,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练习。  相似文献   

6.
<正>现代素质教育理论表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坚持以"思维为核心,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可见数学练习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数学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之一。因而数学练习必须精心设计与安排,因为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而且能巩固数学知识,获得思维能力训练,同时更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  相似文献   

7.
我队赴佛山地区巡回辅导时,曾对广东省初中英语教材进行分析,现选其中两课为例,供教学时参考。 教材分析中的“教学建议”简略地提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和教学的重点、难点。由于各地学生思想情况和文化水平不同,受方言的影响也不一样,因此所提的各点只能是一般性的。 教材分析中的“口头练习”和“变换练习”是为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而编进去的。所用的词汇都是学生学过的,单词出现的先后以课文的排列为根据,可作为学生听、说练习材料或补充读物,用以加强听、说方面的实践;“变换练习”目的在于集中训练每课出现的重点语法项目或句型。 “语音注释”主要说明句子重读,意群和语调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读写例话提示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一组课文的统帅,它既是课文基础知识的总结,又是基础知识训练的重点。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学完一组课文,就有一点收获,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读写能力。因此,抓好重点训练项目的教学十分重要,必须把重点训练项目贯串在一组课文教学及习作练习的始终。下面以第七册第七组课文的教学为例,谈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学生从懂得算理到熟练运算,要经过一个严格的训练过程.如果说听课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那么练习就是学生达到掌握知识的桥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计算练习,学生对所学的概念、法则、定律、性质和公式就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练习不应以多取胜,搞“题海战术”,而应以适量高质为准绳,努力提高练习的效率.我在指导学生练习时,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0.
片断练习又名“小作文”,它是第六册作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作文的“入门功夫”。要训练学生组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离不开片断练习。因此,教学时我们要根据这一册作文训练序列,结合教材所选的10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片断练习。一、提供词语,组句成段这种形式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中心词语,让学生用上这些词语写一段话,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连句成  相似文献   

11.
“快作”训练的重点是要求思维快、表达快和书写快,培养和提高学生文思的敏捷性和紧张而不慌张的作文心理素质。“快作”的教学安排是:基本上在语文课上进行练习,统一命题或给材料作文,每次练习时间为十分钟左右,限时缴卷。命题常与阅读相结合,尽量注意使大多数同学动笔时有话可说,写法有所依傍,以达到训练写得快的目的。命题形式丰富多采,给学生以新鲜感,培养  相似文献   

12.
第三组教材的读写训练重点是“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侧重于训练读的能力。教材安排这个训练重点的目的是:复习巩固第二组教材读写训练重点“练习给课文分段”,继续指导学生在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练习给课文分段,提高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为了落实这个训练重点,讲读课文《颐  相似文献   

13.
针对学生对计划文体教学的认识误区及其自身教学目标模糊不清的现状,本文从计划的本质特征、要求以及学生的知识能力入手,重新认识计划文体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探索以应用为导向,以“班级计划”写作练习为突破口,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调查、预测和组织策划能力为重点,最终形成计划写作的核心能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偏误分析的研究不胜枚举,但从翻译角度研究外国学生偏误问题的较少。文章以由美国留学生组成的在华短期汉语班为对象,对学生在英译汉练习中出现的词语误用、语序混乱、篇章的衔接偏误三类问题进行重点描述和分析,以讨论汉语和英语各自逻辑思维和句法文化对英译汉练习带来的影响。最后,文章结合短期班的特殊性质,对英译汉练习提出教学建议,如为重点语法知识设计语言实践活动,加强阅读训练等。  相似文献   

15.
在听力技能的教学中,我们的目的是提供能被学生理解、以内容为中心的、训练目的明确的听力练习,以便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本文提出在选择听力理解练习前应考虑五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有效训练即兴演讲 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进行英语演讲的难点在于即兴演讲。而即兴演讲是一种最能反映人的思维敏捷程度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口头表达方式。演讲的成败取决于演讲者的语言能力。因此 ,演讲教学必须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组织实施。教师需精心挑选训练教材 ,在模拟场景下组织学生进行高强度的演讲训练 ,才可有效地实现这一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7.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是帮助学生解答应用题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多变的练习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对应用题改变问题、改变条件或问题和条件同时改变的练习,以达到目的。但“变”要为“练”服务,“练”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因此,教师就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练得精、练得巧、练到点子上。  相似文献   

18.
一、作业布置要保证四性采用何种类型和形式的作业,就需要根据每次作业的重点和学生具体情况来确定。将学生的水平层次与知识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练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设计巩固交际语言项目的练习(书面作业),要重点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规范性。设计巩固语法知识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准确性。设计口语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语言的流利性。二、要注意作业布置的层次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同时还要遵循以下原则:切进重点、降低起点迎学生;深入浅出、设置情境引学生;长期规划、精心设计练  相似文献   

19.
马长青 《广西教育》2013,(33):58-5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集现实性和挑战性于一体的数学内容,其中包括练习。有效练习是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有效"组织练习,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围绕重点,设计实质性练习课堂练习的目的在于落实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从学习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学习新知识前的铺垫练习,  相似文献   

20.
练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学生巩固、运用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技巧的重要方法。好的练习方法,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为加强训练的目的性、计划性、科学性、多样性,切实提高训练效果,现将我们平时实践和搜集的资料整理成练习九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