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教师生命意义的遮蔽与彰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生命意义表现出一种对已有存在状态不断否定和对新的存在状态不断创造的超越性.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审视教师的生命意义对于教育实践来说极为重要.但令人遗憾的是,教师生命意义在不自觉中被遮蔽、被边缘化了,具体表现为教师工具化、教师教学"表演"化以及教师生活世界殖民化.教师的生命意义必须彰显.彰显教师的生命意义可通过唤醒教师的生命意识、关注教师的个人化实践知识、实现教师合理化交往行为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学生“生命在场”是“物质生命在场”、“精神生命在场”和“发展性生命在场”的统一体,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学生的“生命在场”。“生命在场”具有完整性、主体自觉性、体验性、生成性、独特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由于起步晚,当代中国的高校生命教育并不完善,迫切需要建立高校系统的生命教育体系。儒家生命观的“仁者自爱”的珍爱生命、“仁者爱人”的生命追求、“生死具善”的生死态度与当代中国所提倡的生命观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因而以儒家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作为高校生命教育体系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当代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着教育环境不健康、教育体系不健全、学生自身生命自觉性低等问题。以儒家生命观作为指导,创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提升学校的生命教育活力,提高教育主体的生命自觉性,建立中医药院校独立的生命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生命观,提升其生命意识、培养正确生死态度、促进其实现生命价值,并有利于中国生命教育发展、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国2006-2015年10年间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CNKI期刊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受国家“国培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政策的影响,学界对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较为关注,进行了持续探索,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但是,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关注度低、内容不够深入、研究主体不够多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发动多种主体,不断深入、细化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  相似文献   

5.
主体自身对象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内容,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重要形式。作为主体自身“人化”的过程,是人通过实践和反思而达到的存在状态和生命境界,是人的生命自觉的一种哲学表达。人的深层本性是主体自身对象化的逻辑支撑。以马克思主义对象化理论为指导,立足人的本性,深入探讨了主体自身对象化的逻辑路径,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现实中很多教师都不同程度地“怕管”学生,这和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强调失衡有很大关系。要以“中介”的观点来看看教师和学生这对“复合主体”,要注意体现教师的主体性,从而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体现教师的权威和权力,这样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高质量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该研究从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效果”两个视角出发,通过构建中介模型考察教学策略在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和学业效果之间的中介作用,实证检验并探寻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教学策略最有效,引领创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最有效;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师专业发展较教师个体独立进行的更为有效;学校场域内的教师专业发展较其它模式更有效;尊重教师主体的专业发展较外界驱动的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从主体间性教育实践的角度,研究了中等职业学校电气控制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达成良好的主体间性(交互关系)的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其教学的意义.指出主体间性教育不会自动生成,即使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形式中,教师也要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和能动性,给“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供机会和营造气氛.  相似文献   

9.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外壳”的揭示和“合理内核”的把握,比入的劳动、主体的生命活动为支撑.马克思赋予了主体和客体以新的哲学基本前提和规定,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到主体和容体的关系,第一次从人的活动的角度,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历史的新型关系.“主体”作为一个皙学概念.在哲学史上曾在不同意义上被使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既用它表示个别存在,又用它表示质料——潜在的实体;中世纪经贮哲学把主体理解为事物本身中存在的某种实在的东西.对主体的概念的近现代解释是从笛卡尔开始的,他把主体解释为认识过程中的能动性的本原.黑格尔,正如马克思批判性的分析指出,他把“绝对精神”、“理念”、“自我意识”当作主体,当做活动者和能动者,但这是一种“抽象  相似文献   

10.
对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所处地位及所起作用的研究一直是体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双主体”, “主导与主体”以及“交互主体”等观点层出不穷。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辨证关系说明主导与主体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任何的“厚此而薄彼”的认识或者做法都是一种“割裂”,二者的辨证统一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世界"是人类所有活动包括科学研究的基础,赋予了人生丰富的意义。教育者在"操劳"中必须以人的生活为立足点和最终归宿,注重知识对于生活的意义;从生活的角度理解"操劳"的价值。从教师生存的空间、时间、实体性、关系性这四个角度来走近教师的"生活世界",可以使教师在"操劳"中更好地追求自身专业发展,创造性地获取幸福生活,达到"操劳"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高校体育教师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肃省高校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对我省高校体育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探讨这些因素对甘肃省高校体育教师身体健康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师德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的关注和教育改革的深化 ,使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 ,由于对师德教育地位的认识不到位 ,价值取向的片面化、功利化以及片面的内容、枯燥单一的形式和方法 ,使师德教育效率低下。只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坚持师德教育的主体性、实践性、民主化、个性化 ,才能提高师德教育的活力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把文学研究当作一种文化存在来追问,必然关联到作品的美学风格、创作意图、主旨倾向等,而这又无不受到地域环境与文化生存的制约和影响。基于此,通过对欧阳山《三家巷》的语言风格的呈现、民俗风物的描绘、生存意识的剖析等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美学探求,可以窥见岭南文化的生命本质及岭南文学的叙事依归。  相似文献   

15.
从学生成长为教师所需的三个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或研究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做到三个转变。首先,必须深刻认识教师与学生在定位、特征、任务等方面的不同,从思想上完成角色转变;其次,必须明确教师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努力进取,不断丰富自己,从知识、能力、技能上完成角色转变;第三,必须从每个环节做起,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从行动上完成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教师的理念影响着他对教学途径的选择和教学课堂的行为。学习者的自主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职业的自主性发展。所以说,语言教师不能仅凭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基本教学技能从事教学,教师应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注重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探寻、归纳和研究教学理论,增强对教学的理解,真正成为问题的解决者和决策的制定者。  相似文献   

17.
"教学回归生活"是当今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也是教育实践探索的重点.高师心理学教学设计如何回应这一时代语境,定位学科教学,关系到高师生身心素质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谈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学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有创新理念,也就是是要从注重教师合格到注重师资队伍合格,从注重学历层次提升注重到教师能力的综合提高,从注重"双师型"教师建设到注重"多能力"教师塑造,对教师要从传统约束到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年4月初,课题组通过抽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表现在教师队伍总体使用效益不高而个体教学负担过重,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很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骨干教师流失倾向比较严重.这种现状是由薄弱的农村经济,较低的办学效益,过紧的教师编制,教师培训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共同促成的.改变这一现状,应该以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为关键,以扩大农村小学、尤其是村小办学规模为前提,以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和业务培训为主线,以城乡教师交流为补充,做好体育学科的专任教师配备工作,坚持满足需求与提高质量并重的原则,抓住重点,系统规划,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20.
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影响到师生关系,使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在教学中赢得主动,教师应该学会正确定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要求教师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教学能力,学生生活方式的变化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人际交往,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趋势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尽管如此,教师的地位仍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