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志勇 《华章》2008,(7):35-35
新军事变革对军事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理性思维能力构成了综合素质的基础.笔者着重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军事干部如何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理性时代”开始于文艺复兴对理性的倡导.完成于德国古典哲学建起的一个个理性思辨体系,即从笛卡尔到黑格尔时代。理性至上是近代哲学的基本特征。理性至上标志着以人为本的认识论取代了上帝创世的本体论、然而,理性至上从理性以人为中心起步,终于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人以理性为中心。康德哲学则坚持理性以人为中心原则,高扬理性批判大旗摧毁理性论的一切形而上学,打破了理性神学,使哲学挣脱本体论.真正实现了哲学向主体论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张敏 《岱宗学刊》2000,(1):70-73
“理性时代”开始于艺复兴对理性的介导,完成于德国古典哲学建起的一个个理性思辨体系,即从笛卡尔到黑格尔时代,理性至上是近代哲学的基本特征,理性至上标志着以人为本的认识论取代了上帝创世的本体论,然而,理性至上从理性以人为中心起步,终于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人以理性为中心,康德哲学则坚持理性以人为中心原则,高扬理性批判大旗摧毁理性论的一切形而上学,打破了理性神学,使哲学掐脱本体论,真正实现了哲学向主体论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齐曼的《真科学》需要从理性怀疑的角度重新解读,对科学本来面日的还原启发了我们的怀疑精神。但怀疑过渡就会走向极端,需要对怀疑本身进行反思和怀疑。当代中国需要用理性怀疑的精神进行思想启蒙。  相似文献   

5.
高校在本质上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学术组织,要按照认识和思想的逻辑来运行。根据学术组织的特殊性,高校教学科研岗位干部"去行政化"需要从如下方面着手:建立学术组织干部专门序列,实行分类管理;全面实行任期聘任制,从级别、身份管理走向职务、岗位管理;取消科研机构及负责人的行政级别,弱化教学单位及负责人的行政级别;建立学术民主程序,传承教学科研岗位干部的学术自由、学术民主"基因";建立完善学术权力运行制约机制,防止教学科研岗位干部"主动行政化";大力推进高校管理权力和重心下移,去掉教学科研岗位干部"被动行政化";实现教学科研岗位干部职务与党政管理岗位干部级别的对等互认,保证教学科研岗位干部出口畅通、前途光明。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走向21世纪的民族干部教育必须着眼于三个变化:民族干部教育大环境的变化,民族地区干部结构和要求的变化,在学干部学员状况和结构的变化。从而阐述了走向21世纪民族干部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走出人化自然的生活洞穴,重新理解世界的真实,需要回归物质性存在和理性的客观实在性。从人的物质性存在入手,研究探析理性的生成。同时,通过对原始理性产生的阐析,指出人类社会走向马克思主义实践理性的必然,以期为更好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哲学参照。  相似文献   

8.
我国市场主体的理性素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致使社会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非理性行为,经济领域尤其猖獗,产生种种弊端,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如何克服这种非理性的状况、塑造和提高市场主体的理性素质、促使其行为合理化、理性化是当务之急,可从四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其次以教育的发展和科技的振兴弘扬理性,再次熟悉并精通法律,增强法制观念,以法制的健全推进理性素质提升,最后要以人文精神重建提升市场主体的理性素质。只有市场主体理性的素质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全面应对入世,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管理干部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具体承担者。高校管理干部的形象,直接反映了高校管理工作的状态。高校管理干部的形象,是一种隐性管理资源,在高校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塑造管理干部的良好形象,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一、时代呼唤高校管理干部重塑新形象 为什么提出重新塑造高校管理干部形象,主要原因有三条: 1.高等教育的发展对高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世纪之交,教育部领导提出了新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发展高等教育,必须注重提高…  相似文献   

10.
注重理性认知和知识教学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历史性进步,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毋庸置疑,值得怀疑的是那种把感性与理性对立起来的做法。仅仅强调感性把握、忽视知识教学,难以获得语文学习的深刻性和高效率。行进在课改途中的语文教学应当大胆高扬起理性的旗帜,从偏激走向中和,从肤浅走向深刻,努力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过分集中、自愿性失业和不诚信等现状,指出学生个体理性与社会集体理性的冲突是根本原因。并从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理论出发,理顺了就业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提出实现两者统一的途径与措施,要完善正式制度,确保社会公平公正;建立思想意识形态的激励机制,克服个体理性的缺点,走向集体理性,确保个体个性与集体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人文精神、历史理性的缺失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文学从“新现实主义”回归,到文学走向“边缘化”,到“私人化”、“身体化”写作,历史理性和人文精神双重地缺失了。通过对这种缺失的历史轨迹和原因进行考察,我们提出重构的可能:即历史理性要有人文的维度,人文关怀要有历史的维度。  相似文献   

13.
<正>理性思维是指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基本形式的思维,是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一种思维方式.初中阶段数学课程从算术转向代数、从常量走向变量、从直观实验过渡到严密抽象的逻辑推理,是培养学生思维从感性认知走向理性发展的关键时期.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从“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现实世界”的层面对初中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个体理性走向集体行动理性即金融主体由诉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向普惠人民、紧密联系实体经济转变,金融主体的治理结构、服务理念、服务政策与措施必须转向。本文基于新时代中国金融体系的行动特征,对金融主体走向集体行动理性的路径选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当代文化现象的反思与分析阐释艺术理性精神对于艺术活动中的各个层面的规约及培养。艺术理性指导下的艺术将会成为一种生产力,它使得艺术理性将发挥其再异化功能,重塑人类生活境遇,发展并培育健康、自由的新感性、新理性,塑造完美的新质主体。  相似文献   

16.
探寻教育活动的客观价值,既是教育逻辑学研究的价值理性传统,又反映了当代逻辑学走出传统形式逻辑的必然趋势.从促进"教育质量"的合理化出发,为面向"服务满意度"与"公众满意度"的教与学的活动探求从纯粹价值理性走向实践技术理性的生成路径,乃是推动当代中国教育逻辑学研究走向深入的实践论契机.要使得对"教育的当为"的把握走向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的统一,人们需要在认识论的层面克服近代"教育活动"所舶来的极端国家主义倾向,将"教"与"学"的价值生活领域作为今后教育逻辑学研究的核心范畴.  相似文献   

17.
吴桂英 《教育文汇》2004,(10):20-21
“貌似中庸的中国人,其实爱走极端,而且往往是从一个极端直接走向另一个极端。”公刘先生的这段话发人深省。且看我们的教育,就有理性缺失的毛病。  相似文献   

18.
文九 《培训与研究》2006,23(3):34-35
本文首先梳理了人类传播史上几种主要的对待舆论的态度,进而指出,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应该弘扬理性的魅力,逐渐引导舆论从非理性走向理性,从而为建构一个良性社会环境而努力。  相似文献   

19.
反对腐败,需要标本兼治,堵源头,治本为主。建立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好干部无法充分做好事业甚走向反向,监督关口前称的内涵,在于建立健全好制度,实施对权力的监督,从源头上堵腐败,保护干部,促进勤政廉洁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建设,绵阳师专实施监督关口前移有成功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理性权威与非理性权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伦理学上看,教育权威有两种理性权威与非理性权威.理性权威来自教师的个人素质,非理性权威来自教师的地位权势.两种权威的走向是不一样的,非理性权威是以权威强化权威,理性权威是以权威消解权威.非理性权威的师生关系类似于命令性的长官与下属的服从关系.理性权威的师生关系是楷模和仿效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