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哲学解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理论的兴起与发展,当代文本解读的范式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即由“作者中心——作品中心——读者中心”。“读者中心说”强调读者对于文本解读的主导性作用,消解了作品原初的本意。在这一理论的支撑下,有人认为,阅读就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凡阅读必是一种创造,没有不附带创造的阅读,一时之间,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的呼声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2.
现代文论对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的阐释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最初的反映论、模仿论到"哈姆雷特是作者的哈姆雷特"的作者理论,从"哈姆雷特是剧本中的哈姆雷特"的文本理论到"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的读者理论,一直到"哈  相似文献   

3.
职业高中的语文课堂应该区别于一般高中的语文课堂,教师首先要了解职高学生的需要,再对教材进行加工。教师备课中,考虑最多的应该是如何让学生参与到阅读体验中,各种阅读体验方式的设计要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文就如何进行体验性教学作一些探讨,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阅读俯首皆是。读的方式、读的内容、读的认知、读的体验都会贯穿于教学。而真正的阅读,是和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两个独特互异的生命重建融合的过程。其一是读者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走进作者构建的精神世界,发现那一个个独特的形象生命,从而体会作者的生命情志;其二是读者在这精神之旅中借他人思想来锻炼自己的思想,借他人的情感来丰富自己的情感,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达到确证自我、实现自我的目的。这样看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效果[1]。要将阅读文本内容生成学生的个人阅读体验、人文素养与阅读能力必须依赖过程。脱离过程谈阅读教学,无疑会淡漠人的存在,遮蔽阅读文本价值,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因此,把握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性的内涵、价值及其实现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梁花 《教师》2014,(10):36-36
正什么是阅读教学?《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就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从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并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是提高  相似文献   

8.
刘建玲 《教师》2014,(25):84-84
正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当前进行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时代要求。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凭借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1.创设情境,训练学生主动的思维  相似文献   

9.
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阅读教学是作品、作者、教师、学生、社会之间的对话过程。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了文学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是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这四个要素组成与.  相似文献   

10.
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是一个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探究性阅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探究,是落实新课程理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邱丽娟 《学子》2014,(3):59-59
正引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鉴赏力和理解力,让学生有所思考和感悟,升华情感,启迪思想,享受审美乐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推进,教学有效性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尝试。一、创新阅读,多元解读文本创新阅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思维为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学生以自主创新,发散思维为主要学习  相似文献   

12.
张玉娥 《现代语文》2008,(10):29-30
阅读教学从过上发展到现在,其侧重点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在阅读教学中需关注的问题很多,如作品的创作过程、文本的形式结构,学生的阅读能力等等。其实,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会给阅读教学带来本质性的变化,一堂课的好坏,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教师如何设计,如何实施。雅克·德洛尔指出:“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可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地去指导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3.
牛坤 《现代语文》2014,(9):108-109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发端于德国的一种美学理论,其基本观点从观念上改变了传统的阅读理念,对当前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对践行以“读者导向”为主的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以来,"深度阅读""深度语文"成为热点名词,频繁出现在语文教学理论方面的研讨文章中。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于如何深化语文阅读教学展开了广泛、激烈的讨论,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开展深度阅读,优化语文教学,已然成为语文教学界的共识和共同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互文性解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因此,为了促进"深度阅读",打造"深度语文",我们可以在语文课堂积极构建互文性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5.
由于生长环境的差异,学生的思想有所不同,在阅读实践过程中也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所以说阅读是个性化的,是阅读者的一种思维创新活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积极思考,主动寻求答案;教师为学生搭建民主自由的阅读平台;重视文本意义的阅读感悟,这一系列个性化的质疑到选择再到表达的思考过程使阅读的个性化得到充分体现。那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7.
导读●过多的教学目标,过满的教学内容,过度的人文意义挖掘,几乎成了影响教学过程质量的"毒瘤"。●如何在过程中获取文本核心价值?学生只有真正经历"整体——局部——整体"的完整过程,才能完善对文本核心价值的获取;教师不能把学生的认识偏差简  相似文献   

18.
正"尊重个性、以学定教、合作交流、活动体验,"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在现阶段常态下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陈旧,造成学生学习被动,教学过程拖沓无味,课堂教学低效。阅读教学如何改变学与教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生动、活泼地"学进去",自信、正确、个性地"讲出来",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创新能力的支点,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语文  相似文献   

19.
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加强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能够在阅读文本、鉴赏文学作品中,受到情感熏陶,从而逐步建立丰富的精神世界。为了能有效地达成这一教学总目标,阅读教学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一。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出一些具有情绪感染、心理调动、生动鲜活的场景,诱发学生切身体验其中,从而有效地理解教材,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方  相似文献   

20.
1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整合的相关理论基础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信息技术功能强大的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