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文章主要论述清代贴黄制度的种类、具体形式以及发展改革过程,并且通过与唐、宋、明三个朝代贴黄制度的对比,更加深入地揭示清代贴黄制度的特征,以求对清代贴黄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论述清代贴黄制度的种类、具体形式以及发展改革过程,并且通过与唐、宋、明三个朝代贴黄制度的对比,更加深入地揭示清代贴黄制度的特征,以求对清代贴黄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清代慈善机构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岑大利 《历史档案》1998,(1):79-86,90
清代是我国古代慈善事业十分发达的时期.从清前期开始,各地便陆续地建立起数以千计的恤贫救孤的各类慈善机构,其中有些是官府主办的,有些是民间的各阶层人士捐资创办的,有些则是官府与民间通力合办的.  相似文献   

4.
李博敏 《兰台世界》2013,(Z3):152-153
<正>翻译科是清朝时期设立的特殊考试科目。它源于金朝时女直科,又不完全同于女直科。它是少数民族统治国家过渡时期的产物,是统治者强烈的民族优越感的一种体现。翻译科考试始于顺治初年,后因诸多方面原因,多次停科,到清末时期因报考人数  相似文献   

5.
顺治八年(1651),八旗始行科举,康熙朝成为定制.与京旗相比,驻防八旗科举表现出阶段性特点.嘉庆以前驻防八旗需赴京应试,嘉庆朝实现了就地化,道光朝由文科改试翻译,同治朝以降直至科举废止文科与翻译科并行.驻防八旗科举阶段性特点的形成,缘起于清廷鉴于驻防八旗中诸如汉化、生计困顿、武力衰退等新情况、新问题的应对.以驻防八旗...  相似文献   

6.
清代利津县志的修纂历经康熙、乾隆、光绪三朝,在体例、结构与内容方面都呈现较大的变动,显示出地方志的修纂具有历史性,受到时代背景与方志理论的双重影响。地方志的内容既要继承前志,更要反映地方社会的变动;其体例需要借鉴新的理论,形成合理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方略或称纪略 (以下统称之为方略 ) ,是清代军事档案史料的汇编。作为清代档案文献编纂公布的重要形式之一 ,终清一代不仅其编纂的数量多 ,范围广 ,而且还逐步形成了一些制度和原则 ,对之加以探讨 ,既可以丰富档案文献编纂史的研究 ,同时对今天的档案编研活动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清代方略的编纂种类和特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称 ,清代历朝编就的方略约60种左右 ,其书名、卷帙、主编、时间等请读者参阅《清史稿·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贩书偶记》及其《续编》等文献 ,恕不赘列。在这60种方略中 ,从其编纂的机构或人员…  相似文献   

8.
清代江南人文鼎盛,形成了良好的文化生态圈,也滋生、集聚了众多的文化家族,钱塘梁氏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学术世家,本文主要梳理梁氏家族由簪缨贵族到读书门户的家学发展过程,并探析其家族文化之转型,以期通过家族文化传承的考察,对研究清代学术文化生态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芷郁 《兰台世界》2013,(24):18-19
据文献记载,清代辽东共设置书院18所,书院的资金来源、生员规模、书院建筑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清代辽东书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辽东文化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清朝重新统一新疆地区后,为了炫耀其武功和备其统治之需,自乾隆至宣统年间,赦命官修了<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大清一统志>(西北部分)、各种有关<方略>或<纪略>,<新疆图志>等几部西北边疆史地论著,本文分别予以评述,并尝试性探讨了其在文献学和史学研究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陈倩 《兰台世界》2020,(4):156-160
档案资料是盐业史研究的重要参考物,也是厘清盐业史相关问题的重要佐证物。在食盐专卖的古代中国社会,私盐处于地下交易状态,大多官方史料对事件本身记载有限,重点从宏观层面讲述贩私的原因以及惩治贩私行为的国家与地方法规等,而档案资料则详细记录了贩私案件本身,是十分有价值的研究对象。《清代巴县衙门档案》作为我国清代档案中价值珍贵的县衙门档案,保存了大量盐业记录,其中包括诸多有关私盐的记录。通过梳理这些档案,可以在总结清代巴县私盐特点的同时窥见四川私盐问题并佐证相关史料。此外,《清代巴县衙门档案》还有研究盐商缉私、丁宝桢改革盐务、贩私惯犯等问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流落异国的清代档案文献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自1840年(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和掠夺,大批珍贵清代档案文献屡遭劫难,散失惨重.其次,有清一代外国在华设立了许多常设或非常设机构,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门户对外打开,外国使领馆、银行、口岸通商办事处等机构纷纷设立,在与清廷各级政府衙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其中大部分被这些机构离境时带走.  相似文献   

13.
丁进军 《历史档案》2000,(1):133-135
19世纪下半叶,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吞并印度后,为了在军事和经济上攫取更大的利益,又以印度为基地,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和三十年两次大举武装入侵我国西藏,迫使清政府先后同英方签订了《藏印条约》、《藏印续约》与《拉萨条约》。至此,西藏门户洞开,从亚东经帕里,至江孜和日喀则,英印商人一路畅通无阻,西藏实际上成为英印的自由贸易区。历史上,西藏地区长期处于以物易物的原始自然经济体制下,货币经济相当落后。英人在同西藏地方的商品贸易中,对西藏的经济资源大肆进行廉价的掠夺,主要以西藏的土产、药材、羊毛、牛皮及皮货为…  相似文献   

14.
沈伟 《兰台世界》2020,(1):145-148
清代编纂了数量众多的私修类书,按照其目的用途,可以划分为博通治学、诗文词赋、童蒙科举、道德教化、日用应酬五个类型,不同类型的私修类书在顺治朝至道光朝的时段内编纂数量各不相同,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特征。对清代私修类书展开研究,有助于发掘其中蕴含的文献学和历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格致新报》是清末以编译和传播西方科学技术为主的综合性期刊.通过考证原始文献,本文指出《格致新报》视科技为治国、兴国的根本,以普及科技为办刊目的;认为该刊具有编译西学、图文兼备、题材丰富和互动化民4大特色,在开启民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功文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1):140-148
清代是《仪礼》学研究的高峰期,《仪礼》文献数量繁富,占整个古代《仪礼》学文献总数的45%。清代《仪礼》学文献研究独具特色:一、践履《礼》学思想,适应朴学思潮;二、自上而下对《仪礼》学研究的重视;三、《仪礼》学研究成果超轶前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地档案馆逐步展开对价值较大、数量较多的清代地方档案的整理工作,学界对清代地方档案的研究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进展。文章将对2019年清代地方档案整理和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概述,以期完善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为未来清代地方档案的整理和研究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来新夏先生主编的《清代目录提要》于1997年1月由齐鲁书社出版,这是近年出版的一部目录学重要著作.本文介绍其内容,指出其学术价值,并指出其存在的缺点、差错,以期引起目录学研究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清代地震档案在甘肃省的利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历史是今天的一面镜子。历史地震学是建立在历史史料基础上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现代地震学研究的基础。清代地震档案为我们研究清代地震提供了珍贵资料。因而,历史地震学要求地震史料具有较强的连续性,需要占有各种充分可靠、翔实的史料档案。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赋重东南。江西南、瑞、袁三府与江浙一带的苏、松、杭、嘉等地区是浮赋最重、民众减负要求最迫切的重灾区。东南地区在元末曾一度为陈友谅、张士诚所盘踞并与朱元璋殊死抗争,以至明王朝建立后,仍然按照战时“汉”、“吴”政权倍征税额强加于东南民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