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构想《画椭圆》是小学计算机学习“画图”中的一课 ,这部分内容知识较简单 ,操作性较强 ,所以在教学时应以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为主 ,通过激趣发现———实践掌握———应用创新———评议拓展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一、激趣、发现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用动画激趣 ,把由椭圆为基本形构成的母鸡、鸡蛋、小鸡组合成一段有趣的小动画 ,再配以动听的音乐 ,使学生在视觉、听觉受到刺激引起兴趣的同时 ,发现椭圆 ,从而揭示课题 :画椭圆。二、实践、掌握这一环节中包含了本课的三个知识点 :①椭圆的画法 ;②椭圆的定位技巧 ;③画正圆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树叶画》是九义教材第三册的一篇说话训练。上此课时正值初秋时节,教学中我们依据“玩玩———做做———说说———夸夸”的思路设计本堂说话课。课前准备:老师组织学生到校园附近拾落叶,一边认识各种树叶的名称和形状。一、赏画揭题1.一上课老师说:“小朋友,老师收到了一份秋姑娘送来的礼物,大家想看看吗?”(出示六幅树叶画请学生欣赏)老师问:“这些画漂亮吗?你发现这些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这些画都是用树叶拼成的)2.老师小结:“原来用各种各样的树叶也可以拼贴成画。我们给这样的画取一个什么名字呢?”(树叶…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理念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把这节语文课上成一堂美的欣赏课。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重点引导学生审美。“让诗教永驻语文课堂”,这就是我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1.落实“读”——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2.感悟“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我从知  相似文献   

4.
周印红 《湖南教育》2002,(10):45-46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2、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学习怎样把一段话说清楚。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教学重点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用老师讲的道理分析生活中的例子。2、理解老师讲的五句话的意思及句与句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上课之前先完成一项有趣的任务,请你们将准备好…  相似文献   

5.
犤设计观念犦《画风》这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浅显易懂。教学时以读为主,指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让学生自读自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犤课前准备犦收集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及造成的后果的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风)2.板书课题。看了课题后你有什么想法?通过发散思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重点指导“擦”的读音及“旗”、“擦”的写法。2.检查指导朗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3.画出不理解的地方,进行交…  相似文献   

6.
《画杨桃》(五年制第六册 )有一个统领全文的“文眼”———老老实实。抓住这个文眼组织教学 ,既能扣住文章的中心 ,又有利于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文章中三位主要人物的言行 ,把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父亲”叮嘱 :“不要想当然”———老老实实三年级学生不易理解“想当然” ,但对“不要想当然”可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去领悟。教师引读 :“你看见一样东西 ,是什么样的 ,就画成什么样。”提示 :看下文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会悟出 :意思是“不要想当然”。教师点评 :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 ,就是实事求是 ,也就是“不…  相似文献   

7.
活动准备 :学生备好国画工具及材料 ,教师备好一个鱼缸、二尾金鱼、若干金鱼头饰 ,录有各种乐曲片段的音带等。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激发兴趣 ,导入活动。1 教师出两则动物谜语 ,让学生看、想、猜。a 周身银甲耀眼睛 ,b 凸眼睛、阔嘴巴 ,浑身上下冷冰冰 ,尾巴要比身体长 ,有翅寸步不能飞 ,碧绿水草衬着它 ,没脚五湖四海行。好象一朵大红花。2 学生猜出“鱼”和“金鱼”谜底后教师引入活动主题 :画金鱼二、观金鱼 ,分析结构 ,模仿活动。1 教师将放有红、黑金鱼的鱼缸放在“视平展示台”上 ,让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金鱼 ,引导学生分析金…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 :1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准》在低段教学目标中进一步指出 :“(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 ,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节课的重点就是激发每一个学生表达的欲望 ,鼓励每一个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那么 ,教师首先必须是学生的倾听者 ,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俱乐部。2 与传统教学相比 ,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体验、感受、情感。有些教师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 ,常常为无法有序地落实知识而困惑、而焦虑 :到底还要不要知识?…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这一学期我们已经学了两首古诗:一首是《一去二三里》,一首是《咏鹅》。还记得吗?请一位同学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背诵)师:过去这么长时间了,这位小朋友还背得这样流利,而且背的时候感情非常丰富,很好!同学们,我国古代有很多诗人,他们写了许多诗,这些诗写得可好啦!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出示小黑板)3画鸡头上凤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点评:教师用亲切的话语鼓励学生背诵学过的课文,一方面检查学过的内容,另一方面,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看似平…  相似文献   

10.
11.
由此及彼理解课文师 :老师看到几位同学知错后 ,说话语气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从文中找一个词语说明。生 :“和颜悦色”。师 :你是如何理解这个词语的?生 :这个词语用来形容人说话时很高兴 ,态度比较和蔼。师 :老师的态度开始是认真的 ,后来“神情变得严肃” ,这时为什么又变得“和颜悦色”了呢?生 :因为同学们弄清了“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老师很高兴 ,所以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师 :由此 ,大家想想 ,文中还写了谁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生 :几个同学师 :好!他们的态度又是怎样变化的呢?生 :几个同学一开始是“哈哈大笑” ,后来是“…  相似文献   

12.
第二册《春风吹》是一首很美的诗歌。全诗共分两节,第一节描绘了春天柳绿桃红,万物复苏的景象;第二节讲春天是种植的好季节,号召小朋友们快来种蓖麻和葵花,告诉人们要珍惜春光。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小学生喜欢涂涂画画的特点,可采取“涂画、说画、写画”的形式进行教学。一、涂画上课伊始,老师首先有声有色地把全文背诵出来,让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接着让学生们也像老师一样大声朗读,读到不认识的字或不会读的句子,随时举手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然后再采取指名读、小组读、轮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读法,达到熟读的…  相似文献   

13.
14.
1、培养学习观察事物和用语言描述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简明扼要、词语正确、情感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梁华 《四川教育》2001,(4):28-28
一、欣赏画画,激趣引入。 1.出示一幅银杏树的照片:小朋友,你看见了照片上有什么?(美丽的银杏树)这么美的银杏树,让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 2.出示银杏树的水彩画:小朋友能用一节课画完吗?半节课能画完的请举手。你还能更快吗?老师就能用一分钟把它画出来。 3.师在实物投影仪下示范画出一棵树的图:看得最认真的孩子告诉大家,老师是用什么图形在一分钟里画出了一棵树?(三角形)[师在黑板左侧贴上△] 4.你想不想来试一试?指名学生上台用三角形画出三座山的图。[在黑板上贴出“一棵树”、“三座山”的示范图] 二、启…  相似文献   

16.
读着《画家乡》,好像置身一个缤纷天地。浩瀚的大海,辽阔的平原,一碧千里的连绵群山,高楼耸立的现代化城市。在学习中孩子们会感受到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秀美的风光,富饶的土地,丰富的宝藏。通过学习欣赏本文,使孩子们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让他们提起五彩的画笔,用绚丽的色彩,画祖国,画家乡。  相似文献   

17.
学习目的:在完成本课学习后,学生能够认识及运用课文中重点宇词,运用“……恨不得……”的句式造句,认识及运用叠词,学习描述动物的方法和技巧。时限:40分。教具:词卡、工作纸、讨论卡、电脑、实物投影仪。  相似文献   

18.
朱丽华 《云南教育》2003,(34):39-39
教材说明:《画大山》一课是“九义”六年制小学美术教材(试用本)第三册中的“乡土教材”。作业要求学生看看家乡的山是什么样的,画一幅有大山的风景画。我围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改变了以传授美术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性与动手实践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美术课中绘画创作的乐趣,亲自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团结协作的力量。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美化环境的意识。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大山是什么样的,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3.…  相似文献   

19.
教师直接导入新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用多种方法诵读课文三次,然后让学生自由表达,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质疑的能力,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20.
问 :最近 ,我读了五年制小学第九册 (同时选入六年制第十一册 )新选的一篇课文《争画》,觉得内容好 ,语言也好 ,很受启发。不过 ,我认为这样长而又较难读懂的一篇文章 ,选到小学课本里 ,是不是太深了一点 ?答 :如您所说 ,《争画》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我之所以这样说 ,一是因为它选材好。它写的是发生在毛泽东、郭沫若、齐白石之间的生活小事 ,准确地描述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二是因为它内容好。它借助争画这件生活小事 ,真实地反映了这几位伟人、名人深厚的文化底蕴、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才思和重友重情的美德 ,以及鲜明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