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曾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列宁全集》第38卷第230页)长期以来,列宁的这段话不断地被人们所引用,人们以实践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两大特点作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依据,作为论证许多认识问题的思维公理.但是,实践的普遍性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这个对解答认识论中许多问题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重要问题,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  相似文献   

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理。人们在论述这条基本原理的时候,经常强调的是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指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也就是说,实践是在一定的目的、计划指导下的社会的物质活动,是人使用物质的手段,作用于物质的对象,获得物质的成果。这样,  相似文献   

3.
例证,是用以说明事理、印证论点的一种常用方法,在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教学原则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列宁认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从认识论与教学论的角度看,引用例证是让学生从已知(或易知)的实例中感悟到较抽象、难懂的原理、观点的过程。用通俗可感的来自实践的实例解说理论、观点,可以收到深入浅出,形象易懂的效果,因而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
列宁教导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毛主席教导说:“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好《实践论》和《矛盾论》,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把它贯彻于化学教学过程的始终。 科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的三个来源之一,人们可以凭借科学实验来认识和检验自然规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物质的形态,认识物质变化规律和引起变化的条件,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能力和技能,为将来参加生产实践与科学实验打下基础。生动的实验,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做好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之一,是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扬弃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实践的双重品格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实践的普遍性品格和直接现实性品格。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决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6.
试论实践的规范性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直接现实性等品格,作为人们自觉能动地在一定规范的制约和制导下展开的现实的感性的具体活动,实践还具有规范性品格。实践的规范性意味着,实践活动是实践主体的自我规范、自觉、自创(价)、自决、自控、自组织、自主、自由活动。实践的规范性是实践主体实践活动的根本特性、内在需要和本质要求。认识到实践的规范性品格,对于实现社会秩序的规范化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认识论基本范畴的实践,相对于认识的特点是:(1)中介性。指实践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环节,勾通精神和物质的桥梁。(2)客观性。实践是感性的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手段、对象、过程和结果等都是客观存在的。(3)直接现实性。实践使人的愿望、要求、计划等超出观念的范围,取得外部现实性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的发展证实物质结构都是层次性的。层次性是宇宙间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作为人们认识对象的外部世界,既有真象和假象、现象和本质的不同,又有一级本质和二级本质的区分,同时也还有某一本质属性和许多规定综合的差异。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恩格斯说:“真理是包含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列宁不止一次地指出:“思想和客体的一致是一个过程。”人们“不应当认为真理是僵死的静止,是象精灵、数目或抽象的思想那样没有趋向的、没有运动的、惨淡的(灰暗的)简单的图画(形象)”,而应当了解“真理是过程。”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9.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①“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②这两个命题都是列宁提出的。然而,在学习中,不少同志觉得难以理解,究竟应该怎样正确理解实践和理论的关系呢?我们想对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以向同行们请教。列宁“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的思想,准确地表达了唯物论的认识论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马列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是因为理论完全依赖于实践。理论依赖于实践,也就是说理论的起源、理论的检验,理论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如果离开了人们的社会实践,人们就不会有任何科学研究,也就不会产生任何科学理论,更谈不上理论的检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有其普遍性的一面,也有其直接现实性的一面。其普遍性是大学的理念,其直接现实性是大学的校园文化。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统一体。大学精神是常新的。当前,重塑大学精神是大学获得新的生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十月革命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告诉我们,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甚至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今天,人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得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晶经济的科学结论,这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飞跃。实现这个飞跃,是人们反复探索的结果。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创建者和最初领导者的列宁,也是最早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探索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的人。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  相似文献   

12.
主客体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当代哲学发展中日益突出的问题。主客体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中永恒的矛盾,主体和客体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因而,研究列宁关于主客体统一的思想,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的自觉性和科学性,具有直接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普遍性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无论自觉、还是不自觉,都会碰到站在何种立场,持着何种观点,运用何种方法的问题(就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广义而言)。自然科学的认识和实践是如此(如“地心说”与“日心说”),社会科学的认识和实践是如此(如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思维科学的认识和实践也是如此(如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具体科学是如此,哲学(如黑格尔的哲学与马克思的哲学)也是如此。只要人们在活动着,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问题就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中外古今以至未来,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14.
语文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青岛市嘉定路小学高振芸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首先具有客观现实性。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活动是感性的、现实的活动。我们小学语文“活动课”实际上就是一种“具有客观现实性”的实践活动。“活动课”,顾名思义,是把学生的活动作为载体,...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的实践,是一个结构复杂并具有多重规定的矛盾体系,由此决定了它必然具有多重属性,如主观性、客观性、能动性、普遍性、直接现实性、中介性、社会性、历史性、绝对性、相对性、多样性、系统性、具体性、过程性、科学性、价值性、重复性、创造性,等等。深入探究这些属性,是把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价值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从认识领域到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展开和深化。列宁指出:“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会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现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们的知识变成绝对;伺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列宁选集》第2卷,第142页)实践标准既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作为这个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运用的生产力标准也不会例外。  相似文献   

17.
现实化:当代中国教育理论的努力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什么是教育理论的现实化首先,我们从现实化说到理论的现实化,最后归结到教育理论的现实化.(一)现实化.我们认为所谓现实化有二义:一是使不具有现实性的东西转化为具有现实性,或是使只具有间接现实性的东西转化为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东西;二是使本来具有现实性但现实性不够强的东西使其现实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变得泛化、纯化、强化、深化等等,即变得更有现实性.(二)理论的现实化.什么是理论?从根本上讲,理论是现实在思维中概括反映的形式.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具有真理性的思想、理论,是对外部现实必然规律的普遍性反映,因而应该是具有现实性的.但是,由于理论对客观存在还是一种观念形式的把握而不是感性的改造,它提供给人的是一种理想,一种对于前景的展望而不是一种现实的客观存  相似文献   

18.
人们一开始思维,就同时开始了形成概念和运用概念的思维活动。概念是思维反映客观现实的最基本的形式和最重要的工具。列宁曾经指出:人们认识的过程实际上客观地存在着三项:(一)自然界,即是人们认识的对象;(二)人的认识=人的头脑,即是作为自然界的最高产物的认识活动;(三)自然界在人的认识活动中的反映形式,这形式就是概念、规律、范畴等等。这里列宁主要是指的揭露客观世界本质的科学概念。但  相似文献   

19.
一、邓小平后勤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从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看,邓小平理论是这一过程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第二次飞跃,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由列宁、毛泽东完成的;第三次飞跃,是社会主义从以革命为中心到以建设为中心的飞跃,是始于列宁,中经斯大林、毛泽东,初步完成于邓小平。所以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体系有三个根本指导原则: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是实践检验真理的认识标准;三是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这个理论体系有它独创的三大主要理  相似文献   

20.
关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早有明确的论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就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又说:“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恩选集》第一卷第十六页)毛主席说:“真理的标准只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