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在第三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的,也是十分困难复杂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项重大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一、建立“以人为本位”的学校体育教育理念 社会的发展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和内在的发展。在这种发展中,经济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社会人,是社会人的需要,即社会和人的发展观已从以“物质为本位”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位”的发展,“以人为本”即“把人置于发展的中心”,这是人类全新的发展观。 我国发展体育运动的根本宗旨一直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含有“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我国未来十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亦是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新世纪人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本质上是追求人的所为、人的发展与自然规律相和谐的最高境界,这对当代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不无指导意义。当前的大学城建设实际上是在这一理念基础上的关于最佳育人环境的建设,按照“天人合一”观建设科学民主的心理环境、厚德载物的道德伦理环境、天人一体的化环境、以人为本的生活环境,是符合大学城建设宗旨,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合格人才的有益选择。  相似文献   

4.
略论高等学校“以人为本”办学思想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以人为本”的目标和价值体系,文章从价值观念与实施模式上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思想进行了审视,提出了在管理理念、人格教育、教育主体、学校精神建设等方面落实“以人为本”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郭强  任雁秋 《教书育人》2002,(10):26-28
1997—1999年全国专业结构调整时,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改创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新专业在课程体系上有较大的变化,在人才的培养思路上变化更大。主要表现在:一是比照国际上“注册设备工程师”的技术资格要求,调整专业结构,由过去的“暖”向“水、暖、电、气”过渡;二是由过去单一的“建筑类供暖通风工程设计”向“建筑环境设计、建筑环境设备”过渡,体现人工环境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国家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协调下,全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框架早已构建。但是如何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将此框架的…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总结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是对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面对的复杂环境和严峻挑战的主动回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邃理念。因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都应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做到以人为本、诚信服务。  相似文献   

7.
一、以人为本中“人”的界定 (一)相对于以民为本而言。黄楠森、何祚庥等人认为以人为本的“人”不仅仅包括人民,而且还包括人民以外意义上的人,包括所有的人。李士坤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主体是人民,在一定意义上,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  相似文献   

8.
张坤 《文教资料》2010,(28):172-173
“以人为本”的“依法治校”是“和谐教育”的重要理念。它们不论在内涵、原则,还是实施方略上,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要创建新世纪高校和谐有序的育人环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依法治校理念。  相似文献   

9.
城市住区外部空间环境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通过对上海市闵行区“君临天下花园”环境设计的理解,阐述了现代城市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应本着“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营造出符合人的心理感受的人性化空间。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以人为本己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原则和指导思想,但也还存在理念空泛、制度体系滞后、技术手段运用不足等问题。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需深入挖掘以人为本内涵,明确以人为本理念实践要素的“人”和“物”所包含的理念、态度、制度、环境和技术等要素指向,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上的全面贯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图书馆走过了一个从“以书为本”的古代藏书楼,到“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现代图书馆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我国图书馆在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及满足读者需求的层次上,“以人为本”的倾向逐渐突显,在演变过程中走向了它服务于“人”的终极归宿.  相似文献   

12.
在印度洋海啸造成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的时刻,何祚庥院士发出“人类无需敬畏大自然”的豪言,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我认为何先生的宏论中存在三个误区,特此提出与先生商榷。“以人为本”的对立面是“以环境为本”吗?首先,何祚庥院士对以人为本的理解明显有误,进而又由这一错误的认识推导出“是要以人为本还是要以环境为本”的伪命题。以人为本确实也涉及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环境问题上表现得也很突出。少数人、少数地区获得了大发展,其环境代价却抛给落在后面的大多数人去承担,使本来就生活在艰辛中的弱势群体面临…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依靠人民群众与为了人民群众的有机统一。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证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本文通过对传统“实体化”的社会观、马克思“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观和我国“以人为本”的社会观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分析,论证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才能真正确立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概念我国古已有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有着与以往任何一个剥削阶级所不同的内涵和特征。网络的诞生为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文明教育立足高校,必须占领互联网这一教育阵地,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5.
欧洲文艺复兴的“以人为本”与各国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先进性,不仅表现在新思想、新文化,以及反封建、反神学的蒙昧上,更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先进文化上。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研究,特别是对欧洲各国文艺复兴特点和文化载体的研究,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的研究,都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以"生利"为出发点的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利”主义理论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师教育理论,它对开展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民办高校教师的现状与问题,依据“生利”原理提出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及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等加强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图书馆界已达成共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图书馆建筑上,主要通过良好的空间环境和精神环境的营造,为读者打造舒适的空间体验。本文从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为出发点,指出图书馆建筑在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图书馆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从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的教育现状出发,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科学的论证,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改革思想,确立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目标,对我国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构建开放多元的教育模式,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应该培养与时俱进的教育品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从其最本质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文章试从“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提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以及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等方面对“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史记》一书中蕴含的“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位来书写历史,以人为本位选取、评价历史人物,以人为本位衡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以人为本”是他思想的核心和写史的出发点。《史记》首创的以“纪传”为主的史学体裁,第一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从“以人为本”的述史原则出发,他对历史进行了创造性的编撰。他在史书中第一次客观公正地对“利”作了叙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