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新互联网时代,网络用户的匿名性及其交流方式的符号化使网络上社群交流有别于现实社会的群体交流。网络社群呈现明显的部落化特点,且社群间存在明显的分割与对立。网络社群交流模式的符号性、网络社群组成形式的去中心化与部落化、现代网络个体的社会存在与网络存在的分离是当代网络社群乱象的重要成因。网络社交需要反思当前的发展轨道,网民也要探索新的良好社交模式。  相似文献   

2.
谢英香  冯锐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97-100,110
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整体网络研究方法,以博联社的虚拟教师社群为例,从虚拟社群社会网络的形式化表达、博客的点度与虚拟社群的密度、中心性分析、多维量表(MDS)分析四个视角对虚拟社群的群体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不同网络位置的影响力,总结出了"权威"网络位置所具备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网络社群的空间隔阂是相对于其空间流动而言的另一种网络社群运行机制,受到现实空间、网络空间、网络社群运作机制的三重影响。现实空间中社会资本、社会阶层、代际差异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选择倾向,为网络社群的空间隔阂奠定现实基础;网络空间则将其特性赋能于现实因素,进一步加剧网络社群的空间隔阂程度;在日常的运行机制中,网络社群通过一系列的仪式活动来加强成员的认同感,创造社群边界。  相似文献   

4.
网络教学中的虚拟社群与实体社会中的群体相似,虚拟社群中的主导者也是"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虚拟社群中自然生成,并扮演着信息加工者、信息扩散者、舆论引导者和社群维系者的角色.意见领袖在虚拟社群中的生成和角色扮演对提高网络教学质量,增进网络教学传播效果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乡二元化的格局致使城乡教育差距非常明显,城乡小学的"数字鸿沟"日益显现,城乡教育"数字鸿沟"主要表现在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欠缺。通过问卷的方式对200名乡村教师的信息素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乡村教师信息化知识欠缺、信息技术能力不足、信息化专业能力提升的动力不足。通过分析乡村教师参与网络教研与网上互动的行为数据,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加强县(区)域教育云平台建设;加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县(区)域网络社群运行机制建设;县(区)域教师网络社群的职能应从数字资源共享向教育智慧分享转变。  相似文献   

6.
QQ虚拟学习社群的社会网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豪锋  李瑞萍  李名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2):80-83,125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学习社群已经成为教育技术界和远程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以QQ虚拟学习社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借助UCINET软件对社群的网络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了社群网络结构特征、意见领袖地位的形成,以及社群成员参与动机、满意度、忠诚度与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社群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虚拟学习社群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微信作为一款集通讯、社交和平台功能于一体的移动应用软件,为构建虚拟学习社群提供了技术支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整体网研究,针对一个基于微信的虚拟学习社群进行案例分析,通过群中学习者的行为特点及网络结构,构建其社会网络分析模型,并通过分析模型中网络结构关系、网络密度及小团体数目等因素探究微信好友关系对社群发展的影响,以期为成功构造基于微信的虚拟学习社群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网络大规模覆盖后,出现了网络社群,但在这一虚拟社群中网民的身份认同不能再像现实社会可以用一般社会结构理论来分析。网络社群的身份认同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网络社群缺少主流价值观;网民在网络社会群体中的身份认同是现实自我的延伸。同时网络的弱控制性也可能使网络群体彼此间的身份认同更加强烈,使网民在网络中重塑自己的形象:网络社会群体使人们的人际关系游离于社会却沉溺于虚拟,容易致使现实交流的困难。政府及相关政策部门应关注网民的身份认同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其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网络课程在大多数高校已成为传统课堂的辅助,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但是在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网络课程社群的中心性、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和结构洞的分析后,发现在网络课程社群交互中存在着活力欠缺、生态主体交互失衡、生态主体生态位失衡、网络社群凝聚力低、边缘化严重等诸多生态问题,通过以此观测方法对这些生态问题的分析,以期对网络课程社群交互研究有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品牌社群作为新的消费现象是消费社会的发展趋势,标志着个体消费行为开始嵌入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社会网络结构。借鉴社会认同理论和社群感概念来探索品牌社群的作用机制;将消费者参与设定为中介变量,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了影响品牌社群消费者参与的四个前置因素,以及消费者参与对品牌认知、品牌形象和品牌忠诚的影响作用,从而建构出品牌社群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和行为影响的机制;最后为企业的品牌社群建设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政策网络理论的视角来看,独立学院转设政策网络中政策社群(中央政府、国家部委)、府际网络(省政府)、生产者网络(独立学院、高职院校、母体高校、管理独立学院的个人或社会组织等)和议题网络(独立学院师生、社会大众、企业媒体等)的利益主体均为主要利益主体。独立学院转设政策的执行存在政策社群对政策的解读说明不充分、生产者网络各主体利益冲突明显、议题网络话语权较弱等困境。为促进独立学院转设政策的执行,政策社群明确细化政策,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引导生产者网络进行利益分配,鼓励独立学院特色办学;畅通议题网络反馈渠道,实现社会成员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12.
研究混合学习社群协作关系的社会网络结构,以及探讨面对面协作与在线协作的关系,对于揭示混合学习社群协作关系的本质特征与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国内外同类研究述评的基础上,针对混合学习社群的协作与互动现象,结合社会网络分析、问卷调查和焦点团队访谈等方法,构建了一个混合学习社群社会网络分析框架。进而运用该分析框架对美国南加州先锋大学学习型乐团进行案例研究,分别从社群图、中心性、密度、小团体、矩阵相关性等方面来分析混合学习社群协作关系的社会网络结构。文章最终提炼了"任务驱动—混合式协作—激励机制—过程性测评—规范管理"的混合学习社群协作与互动的策略,以促进混合学习社群协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博联社摄影社群的社会网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客是一种具有超级链接功能的网络日记,现在已经发展为个人进行思想表达、知识过滤、知识积累以及深度沟通交流的虚拟社群,它彰显着虚拟社会人际关系的典型特征.本文以博联社摄影社群为案例,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个体中心研究方法和相关软件,从虚拟社群社会网络的形式化表达、博客的点度与虚拟社群的密度、距离、中心性分析、多维量表(MDS)分析五个视角对博联社的摄影虚拟社群的超链接进行了分析,探索了虚拟社群的群体结构以及博客交流模式,总结了虚拟社群的群体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深入“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过程中,基于社交媒体的教师网络学习社群成为教师自主学习和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大部分教师网络学习社群面临群体动力不足的瓶颈问题,导致研修和学习效果有限。基于此,文章依托在线实践社区理论和群体动力理论,采用质性访谈和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探究了不同群体动力水平的教师网络学习社群的群体动力特征和群体行为模式。文章发现,教师主体认知视角下强动力社群和弱动力社群在社群目标、群体结构、社群管理等多个特征要素上存在差异;与教师研修课程平台相比,基于社交通讯工具的网络学习社群表现出圈人、情绪表达、冲突、干扰等六种特殊的群体行为;强动力社群的交互行为丰富,以驱动行为和凝聚行为为主;强动力社群存在多种显著的行为序列模式,按照不同的触发行为可分为话题辩论、求助分享、组织管理三种。文章的研究可为打造强动力、高质量的教师网络学习社群提供参考,并可为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型社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5.
研究混合式协作学习中存在的认知交互、教学交互、社会交互网络关系等,对于揭示其特征与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社群网络特征分析的问题、对象与过程,界定了主要分析指标的含义,总结了社会网络分析计算项目间的结构关系,并以异步认知交互社群网络的分析为例,介绍了数据采集、指标计算、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6.
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社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伟 《电化教育研究》2011,(12):53-57,68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及UCINET6软件,研究博客群内各个行动者间的联系和行动者与整体网络的关联。根据实际情况,将虚拟社群中成员与其真实身份结合起来分析,使虚拟网络社群的活跃点与一个单位内部骨干力量建立对应关系,从而应用社群图进行评价网络学习的成效和提出要关注边缘人群的建议,促使更多人能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利用网络学习社群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网络学习者的欢迎。网络学习社群的成员分散在不同区域,藉由因特网相互沟通、学习并且完成群组工作,以达到学习的目的。本文介绍了网络学习社群的基本特点、使用注意事项,同时提出方案,解决网络学习社群中分享知识遇到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青年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为找寻归属感、发展自我而主动聚集,形成网络社群。大学生网络社群呈现出特有的生存样态,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场域地位和话语权威。高校要优化网络教育内容,拓展网络阵地建设,加强网络社群监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社群的输出力、嵌入力和话语权,实现网络社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网络社群的兴起对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和集群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了教学资源共享,另一方面,网络社群环境活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纷繁复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社群上与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和思想脱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也面临新的网络媒体的挑战。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网络社群环境下高质量资源整合、打造网络社群环境下优秀教师队伍、创建网络社群环境下新型教育模式三方面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20.
个体化社会背景下,中国乡村社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农村公共管理面临挑战;人口迁移与流动成为常态,乡村社区由熟人社会变为半熟人社会;维系农村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瓦解,乡村文化呈荒漠化;乡村家庭赡养与教育功能弱化,隔代养育成为“常态”.随着这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各级政府对待乡村学前教育的政策已逐渐由“市场主导”向“政府主导”回归;乡村幼教机构的增多在给予乡村家庭更多学前教育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带来恶性的价格竞争,加之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因经济收入低下而极其不稳定、“逆向选择”现象普遍,致使乡村学前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质量挑战.政府在主导乡村学前教育发展时必须在扩大教育机会的同时保障基本的教育质量,加强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规范乡村幼教机构办园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