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略论晚清上海城市娱乐业的发展特征——兼与汉口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晚清两个重要口岸城市——上海和汉口作为研究对象,在对两者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归纳出各自城市娱乐业的发展特征,以期从社会生活层面为中国城市近代化历程提供一个新的考察视角。  相似文献   

2.
茶到汉口盛,汉口因茶兴。汉口是万里茶道最大的集散地。汉口港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内河航运码头。汉口港从龙王庙延伸至丹水池,长达30华里,沿岸码头林立,每天停泊近千艘茶船。汉口集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帮,汇集了来自湘、鄂、赣、皖、闽、川六省的茶叶。从1861年开始,汉口成为全球最大的茶叶输出港。西方观察家曾经说;如果不是茶叶贸易,实际上没有一个西方人会来到这个东方城市。在西方人眼中茶叶是汉口存在的唯一理由。汉水湖北段是万里茶道重要旅程。茶船沿汉水逆水行舟,从汉口至襄阳,行程700多公里,历时20余天,沿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和人文遗迹。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茶叶行业在经历清前中期的辉煌与鼎盛以后,在晚清时期逐渐衰落。这其中有生产环节的质量把控问题,有成本急剧提高的问题,还存在着税厘和陋规对茶叶产销的侵蚀问题。为了扭转这一态势,华茶商人也积极谋求应对之策,如:设立联合机关,改革茶叶运销体系;厘定茶业条规及处罚规定,杜绝生产环节的积弊;成立茶业公所,对内严惩不法华商,对外抗击外商的“霸王条款”。然而,华茶行业的商人联盟也终归不是牢不可破的“堡垒”,在华茶商人互相倾轧的过程中,使得原本就一蹶不振的晚清茶业彻底走向沉沦。本文主要结合民间商事习惯与民间文献,通过相关制度和个案的考察,以进一步梳理和分析晚清华茶行业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十年来晚清企业制度及其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学术界从企业制度层面对晚清企业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晚清企业制度思想也作了总体、人物或群体的考察,探讨了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的制度特点,晚清公司制度思想,晚清人士的企业制度思想,晚清经济政策、经济法规与政企关系等问题。今后要加强对晚清企业制度的具体分析,扩大企业个案考察的范围,注重分析晚清企业制度思想的具体内容,打破单一评价尺度的束缚。  相似文献   

5.
研究晚清现代性话语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时,应该对报刊的作用和地位予以充分重视。传播现代性话语,是晚清报刊的自我定位。晚清报刊的现代性话语批判直接指向的是宗教,同时也批判了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在政治制度的讨论上,晚清报刊现代性话语的最重要贡献是提供和传播了一套新的政治话语,探讨近代中国现代性社会制度构建的选择模式,实现了现代性政治话语的更新。  相似文献   

6.
1896年的"张盛交易"是指张之洞、盛宣怀在汉阳铁厂改行官督商办制度时所做的利益交换一事。对此,两人在自己的往来文、电中没有明确完整的表述。而时人及后世学者的说法则有多种版本,具有代表性者是叶景葵、胡思敬、梁启超、全汉升等人。依据这几人的身份及与张、盛两人的关系,并参照张之洞、盛宣怀、王文韶等人的文集及往来电报,"张盛交易"的史实应该是存在的。造成其说法不一的原因和晚清社会的政治潜规则密切相关,这一交易也曾深刻地影响到了张、盛的政治前途及晚清政局。  相似文献   

7.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晚清政治史既是中国近代史政治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广义清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的国内史学界借助清史资料建设"黄金时代"的东风,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从多个视角对晚清制度史、晚清历史事件与人物、晚清中外政治关系史等进行了更为充分、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其中,晚清制度史和事件史,仍旧是晚清政治史研究领域的重心。晚清史的整体研究仍在成熟、稳健的学科发展中继续保持旺盛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关于晚清外交制度的研究便已起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随着近代中外关系史和外交史研究的进展,晚清外交制度的研究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总体而言,目前关于晚清外交制度的研究仍相当薄弱,尚有较多研究盲点和空白。因此,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转变研究取向,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晚清外交制度的研究很必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市场、商业组织、贸易及其机制、交通诸方面对明清汉口商业经济体系进行了勾划。汉口,这座倚水背江的转口贸易型城市,自明后期开始即走向了商业贸易的“黄金时代”。但是,在农业经济制约下的汉口商业,单靠转口贸易无法使城市经济走真正自立之路,因此,自清中后期开始,汉口商业中虚假的繁盛因素日见增长。  相似文献   

10.
对于晚清军事变革战略的评价,应纳入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总体性和现代化进程中考察.从思想文化意识上看,晚清军事变革战略存在着"先天不足";从国家运行机制上看,晚清中国的整体国家社会机制与制度对现代化变革存在着严重的滞固作用;从中国现代化的整体进程上看,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变革是个系统工程,经济改革、文化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远远不能跟上军事变革的步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是导致晚清军事变革战略失败最根本的渊源.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是近代世界红茶的主要产地,而临近武夷茶区的福建省会福州是晚清最早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和近代东南沿海重要的传教基地.美国新教传教士卢公明(Justus Doolittle,1824-1880)在华传教十余载,其传教活动的进行与福州茶叶贸易发展的兴衰紧密相连.后来他一度放弃传教,在福州茶叶贸易兴盛期间担任美商琼记洋行(Augustine Heard&Co.)的茶商翻译,直接参与晚清茶叶贸易的全过程.本文以卢公明的传教活动为主线,通过他与茶叶关系的个案研究,对传教士从商现象以及茶叶与福音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晚清捐纳制度下的官民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捐纳制度是晚清政治上的一项腐败的政治制度,它对晚清以及其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捐纳的视角出发,对晚清捐纳制度下的官民关系的现状、变化(原因、表现形式)和社会影响做一分析,以期为我们今天的政治生活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具结制度在清前期对外贸易法规中非常突出,各种甘结、保结得到充分的运用。它束缚了所有外贸参与主体,钳制了外贸实际运作过程。对内压抑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不能抵御经济政治侵略,是清前期外贸法规、政策具有闭关性制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创建湘军使晚清军营风气为之一变,构成了晚清社会风尚渐变的史前镜像。恪“道”的文化品格、重在函商的沟通机制、私谊至上的组织安排和军功阶层的兴起使得晚清军营风气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景象。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商业市镇,汉口市井文化与其商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叶调元《汉口竹枝词》对清中后期汉口商业生活做了较为生动的反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中后期汉口市井文化呈现出五大特点,即多元的生活方式、趋利的价值取向、落俗的生活情趣、崇尚奢靡的审美趣味和开放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6.
穆键  朱寅 《天中学刊》2012,(1):122-125
作为一部反映晚清安徽政情的史籍,《皖政辑要》中关于财政制度的文献占有相当大的篇幅。尤为重要的是,该书的《度支科》从赋税制度的变革、财政支出的变化这两个方面,为我们展现了晚清安徽财政制度的嬗变,也为我们洞察晚清安徽社会经济的变迁提供了绝佳视角。  相似文献   

17.
吴汝纶家训思想自成体系,多以家书形式出现,内容主要涉及修身、治学、为官、养生四大方面。其家训以人为本、思想开明,情感真挚、重视亲情,讲究方法、宽严相济,律己自省、榜样示范,反映了晚清知识分子在时代产生的对抗中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折射出晚清时期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理路选择。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要的商业市镇,汉口市井文化与其商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武汉竹枝词》对清中后期汉口商业生活做了较为生动的反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中后期汉口市井文化呈现出五大特点,即多元的生活方式、趋利的价值取向、落俗的生活情趣、崇尚奢靡的审美趣味和开放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9.
烟台是晚清山东最早的开埠口岸,而东海关的建立则是烟台开埠的必然结果。东海关作为当时山东唯一的海关,专司山东中外税务。本文通过研究烟台东海关税收的变化情况来揭示山东外贸的发展和变化的轨迹和规律,分析各种因素对山东外贸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晚清重商主义与西欧重商主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论述晚清重商主义与西欧重商主义的异同。二者的共同点是:一、产生的时代相同;二、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三、都置外贸于首位;四、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一致。其差异是:一、西欧重商主义乃社会发展的自然而然的产物,而晚清重商主义则是列强侵略下的压迫产物;二、西欧重商主义与国家政权相结合,放力量大,影响大,而晚清重商主义则反之;三、西欧重商主义最终发展为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和一个历史时代的统治思想,而晚清重商主义则不成体系,且十分庞杂,既未形成一种完整的经济理论,也没有形成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