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叙文的线索,原则上说,分为两个方面:即文章的顺序和贯穿文章的材料;一般说,是指后者。所以记叙文的线索与顺序,既有一定联系,又不是一回事。线索在记叙文中起着贯穿全文内容的作用,一篇复杂的记叙文往往不止一个材料,若把这些材料比作粒粒珍珠,那么线索是将粒粒珍珠穿成串的红线。线索的作用在于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地把一个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和事件连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线索无定格。可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就是以“寻找和运送药品”串连全文的;有以人物活动为线索的,例如《谁是最  相似文献   

2.
<正>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这条线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耀眼的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彩线。这根彩线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也是文章的提纲。因此,写作记叙文,须"纵横联结,一线串珠",使文章层次井然、主旨突出。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篇幅多,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选好长篇短教的突破口,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么选择长篇课文的突破口呢?下面说说几种: 理线索。如果说文章众多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串连珍珠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引线。理线索就是将文章思路清理出来,弄清文章的眉目。线  相似文献   

4.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耀眼的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彩线。清朝评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惟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为吾所施",可见线索的作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众多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珍珠串联起来的一条线。所谓“线索穿珠”式是通过设置贯穿全文的线索,把文中的人物或事件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线索是统摄和连缀各个场面、各个材料的纽带,它体现了各个场面、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作者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在考试中,学生的作文要得高分,不但要有清晰自然的写作顺序,还要用一根线索贯穿全文,把许多人和事串联起来,一气呵成,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合理、严密。那么,什么是文章的线索?如何确定文章的线索呢?一、文章线索的内涵与意义线索是贯串在整个记叙文中将材料串联组织起来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说材料是一颗一颗的珍珠,那么线索便是将这些珍珠连成串的一根线。散文作家秦牧说:"思想像一根红线串起了生活的珍珠,没有这根线,珍珠只能弃散在  相似文献   

7.
【写作导引】一篇优秀的记叙文除了具备"六要素"之外,还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如果将记叙文比作一条光彩夺目的珍珠项链,那么素材就是珍珠,而线索就是穿起珍珠的银线。线索将人、事、物、情感等穿连起来,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换句话说,如果离开了线索,素材再熠熠闪光,也只能七零八落,不能成为一件珍品。那么,记叙文的线索分为哪几种呢?1.以人物为线索。比如,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就以  相似文献   

8.
彩线串珠,又叫“一线穿珠”或“冰糖葫芦法”,是指在文章的谋篇布局中,以一条主要的线索贯穿全文,将经过选择取舍后的相对分散独立的写作材料串联起来,使之相辅相成、彼此烘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形成一篇内容集中统一、中心突出、脉络分明、形式优美的佳作,犹如用一根彩线把零散的珍珠串联起来。使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所谓线索,是指文章中把材料贯穿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行文中的反映。线索对于全篇结构、交代事件、表达感情都很重要。文章的线索很多,不同主题、不同材料的文章,其线索也不相同。 下面以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记叙文为例,谈谈线索安排的常见方法。 一、以人物为线索 作者以人物的行动作为思维的脉络组织材料,贯穿全文。如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一文,  相似文献   

10.
结构严谨是对作文的基本要求.一篇好的记叙文也要首先做到结构严谨。结构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所以要想使文章的结构严谨,作者的思路首先要清晰。这就要求考生在下笔之前先确定一条贯串全文的线索.线索可以是时间推移.也可以是一景一物.还可以是作者的感情。有了线索才能把杂乱纷繁的材料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线索确定了。可以采用下面的形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夏峥嵘 《教师》2013,(25):55-57
语言、文学是艺术,语文课堂也是艺术.大凡艺术都有藏巧于拙的结构。古人作文讲究“一线串珍珠”.精美的文章大多有一条精美的线索贯穿全文,是可以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精美的语文课堂也有一条精美的线索,亦是“一线串珍珠”。如果丝线精致,会使珍珠熠熠生辉;反之,珍珠散落一地,纵使精美,仍是无序,不能成为艺术品.至少不能成为艺术的精品。  相似文献   

12.
线索是记叙文中贯穿全文的脉络,是记叙文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记叙文在组织材料时,无论运用哪一种记叙方式,都必须将材料构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整体。阅读记叙文,要注意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沿着这条线索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进而理解全篇的思想内容。记叙文的线索比较复杂,有的文章是以事物为线索,如《小麻雀》一文,以小麻雀为线索;有的以人物为线索,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的“我”,不仅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也是安排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有的以事件为线索,如《分马》,全文自始至终以“分马”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写得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13.
记叙文在组织材料时,无论运用哪一种记叙方式,都必须将材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优秀的记叙文都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或者以时间的转移、空间的变换、思想感情的发展为记叙线索,或以具体的问题、物品贯穿全文。阅读时抓住了统领全篇的线索,就能对文章的结构条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把握记叙的线索也是记叙文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线索是使作品的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是文章的纲,纲举则目张;线索,好象衣服的领子,契领则顺;有经验的教师在分析、讲解、评论记叙类文章时,通常先指导学生去寻找文章的线索。线索可以分为物线、事线、人线、情线,也可以是时线和地线。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构“线索”三题杨永红所谓线索,指的是把文章的全部材料贯穿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的前提条件,对于串联文章内容,表达文章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谈谈关于文章线索的几个问题。一、不同体裁文章有不同的线索有人认为,线索存在于记叙性...  相似文献   

16.
完形填空题是考试中综合测试考生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一种题型。它要求考生正确把握句子结构,探查其中逻辑关系,掌握语境线索,进而纵览全文,把握文章全貌,使整体与个体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正>【技法指津】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是贯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它能使分散的材料组合成一个严密的整体。我们怎样来选择叙事的线索呢?以实物为叙事线索。在叙事的过程中,让一个具体的"物"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把全文的材料贯穿起来。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线索是使作品的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是文章的纲,纲举则目张;线索,好象衣服的领子,契领则顺;有经验的教师在分析、讲解、评论记叙类文章时,通常先指导学生去寻找文章的线索。线索可以分为物线、事线、人线、情线,也可以是时线和地线。一、物线物线是指将具体的物品作为文章记叙和描述的线索。记物为主的记叙文或者以物喻人的文章常常以物线贯穿。龚自珍《病梅馆记》,以梅喻人,病梅象征  相似文献   

19.
金线巧穿珠     
金线穿珠是谋篇布局的重要方法。它是指用一条或几条自然而巧妙的线索,贯穿全文各个部分,或将有关场面贯穿起来构成情节的整体,从而构成文章整体的谋篇技巧。主题是贯穿作品首尾的线。秦牧在《散文创作谈》中说过:“用一根思想的红线穿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乱滚,这才成为整齐的珠串。”  相似文献   

20.
提起文学作品中的线索,大家并不陌生。它可以是一个人物或一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件或一个地点,还可以是一个时间或一种感情。它贯穿全文,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主题深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篇作品一条线索,阅读者较容易把握,如果一篇作品中有两条线索,那就增加了阅读的难度。那么,怎样把握两条线索,更好地理解作品呢?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几篇经典文章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