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可称作意象小说或意象主义小说。贾平凹在其长篇小说中创造了大量的自然意象,人、事意象和社会、文化与民俗意象。其意象创造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一部作品中的意象往往有主次之分,主要意象多含隐喻、象征之义;二是从前到后来看,贾平凹长篇小说的意象营造从局部走向了整体;三是意象营造往往走向了象征,成为象征性意象。贾平凹在其长篇小说中进行意象营造,有他的创新之处和原因,也给艺术上带来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贾平凹是以意象主义的方式而非现实主义的方式来掌握世界的,他追求着实现文学的大境界。这一追求体现着中国的艺术思维与其文学追求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商州系列长篇小说中的空间书写与他对故乡的空间记忆密切相关。在贾平凹的笔下,具有隐喻意义的自然“风景”、兼具地理性和精神性的人文“风水”,以及作为作家生命印记的方言土语,共同建构起商州这一充满地域文化色彩的乡土空间。对以秦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日益式微的担忧,传达了作家对现代化负面性的反思及文化寻根之意。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来看,“商州”实际上是贾平凹在真实地理空间基础上用文字创造出来的文学空间,既是贾平凹“精神望乡”的产物,又是具有象征意味的文学空间。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狗”意象在一些文本间重复出现着,人与狗的纠葛也普遍发生着。“狗”意象象征着忠诚、善良、勇敢;“狗”意象象征着生命的被压迫以及生命应有的反抗精神;“狗”意象象征着作者对人性之恶的否定与批判;“狗”意象还暗示了性的含义。具有如此象征意味的“狗”意象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出现,说明人与狗之间有着纠葛的现实物质关系,也说明人对狗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中国文坛贾平凹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写作姿态,他的每部作品几乎都在被不断地阐释和研究。对其乡土化写实风格以及这个主题下不同方向的研究是主要方面,研究时间最长,成果最丰厚;也有很多文章运用当代热门理论对其长篇小说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细读分析,表现出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作家贾平凹酷爱山石,常常携山带石投奔艺术天国。本文对贾平凹散文中的“山石意象”内涵及其意义,作了多方面的剖析。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的许多作家都在从西方的创作中吸取经验,从而形成了文学创作上的统一的“西方模式”。而贾平凹却是这个时代的“叛逆者”,他把文学创作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中,借鉴并且运用了古人的“意象”和“天人感应”学说,从而在现代的文坛“独树一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大都属于“进入型”小说。从他长篇小说的结构模式,可以看到贾平凹对城乡文化的持久关注和对人生漂泊本性的深刻揭示。这是他作品的深刻之处,也是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文学应该是审美的。作家的美学追求是其作品生命力之所在。审美功能应该属于文学诸功能中的首位,是文学作品诸功能的核心,是衡量文学作品价值的主要尺度,作为"美文"之称的散文更是如此。贾平凹作为当代中国富有影响的小说家和散文作家,在其丰富的文学创作中,尤其在散文的创作上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他的散文在不同意象之间的组合方式上灵活,视点转换自然舒畅,透视效果极佳。读贾平凹的作品,常常有一种如同观看《清明上河图》,是一个画卷。尤其是他作品中叙述场境意象,更表现出这种特点。他的散文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式"的审美,形成了具有独特内质的审美风格。本文试图结合贾平凹散文创作的实践,从散文创作的美学特征这一视点出发,对其意象之美表现出的特征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贾平凹以其写作直面现实,表达了对当代生活的忧患和关注.其表现出的社会关怀和对当下现实投入的巨大热情、以及对当代文化转型期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蜕变的深邃思考,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普遍缺乏深刻有力的思想意识,对当代生活内在本质揭示乏力的现状下显得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贾平凹在乡村小说的创作中一直致力于意象的构建,这些意象主要分为自然生态意象、生活常态意象、土地意象以及文化象征意象等四类。纷繁意象的构建使小说具有浓郁的寓言色彩,同时表现出介入却无奈、批判又同情和复杂而混沌的当代性品质以及粗鄙化倾向的艺术不足。  相似文献   

13.
曹征路的《那儿》设置多重隐喻,最见笔力当属义狗罗蒂与“小舅”命运的同构性。“狗”意象则是小说构思的核心部分,笔调上温情而理想化,精神层面上赋予狗与人同等地位,人向狗移情。此意象象征着三个方面:一是性压抑与冲动;二是“堂·吉诃德”式骑士精神;三是被压迫与反抗人格。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防御机制等理论观照分析并探讨“人即狗,狗即人”艺术手法背后所蕴藏的丰富内涵,从别样角度关注人性世界,扩大主人公的情感空间,达到追求情感冲击力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民间戏曲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对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是重要的、多方面的.首先,民间戏曲的大量引入和穿插,改变了贾平凹长篇小说的叙事节奏和文体样貌.其次,贾平凹在审美观念上也受到了民间戏曲等民间文化形态内含的世界观、艺术观的影响,作品以生活写实的方法给读者呈现了一个人鬼同在、魔幻神秘的艺术世界.第三,贾平凹在文化立场上也受到了民间大众的情感倾向、道德观念等的影响,在小说创作中自觉地建立了一种民间立场、民间视角.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不仅他的小说享誉海内外,其散文创作也是成绩斐然。其散文数量颇多、角度广泛、内容丰富、意蕴深刻、感情真挚。本文从审美特征的角度分析贾平凹散文中的阴性审美意象,并从心理学、文化根源角度近一步分析贾平凹散文的阴性审美意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为贾平凹的“意象”所困惑,不知其究意,读罢《怀念狼》终幡然酌情,本文试以《怀念狼》为基点,对贾氏意见书象的概念,探索历程以及《怀念狼》的意象成就作一探讨,以期对贾氏意见书象有一个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介绍: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陕西作协主席。他是当代中国极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其作品《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贾平凹的作品主要以独特的视角,准确而深刻地表现了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在三十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痛苦而悲壮的社会转型,在一种原生态叙事中,深入中国  相似文献   

18.
贾平凹长篇小说中的几个重要元素在《浮躁》《废都》《高老庄》三部作品中逐一显现。其一,对时代情绪的把握;其二,扎根于商州的地域特色和神秘文化;其三,文化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9.
贾平凹的创作注重意象的建构,表达对人生字宙的体验,追求“悟道”的大境界。他的本中有真善美意象、封闭落后意象、孤独颓废意象和神秘意象等几种类型。他把生活中的碎片连缀起来,构成意象,贯串着行的叙事结构,凝聚意义,营造神秘气氛。贾平凹以其独特的感知方式,构建了自己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的许多作家都在从西方的创作中吸取经验,从而形成了文学创作上的统一的"西方模式".而贾平凹却是这个时代的"叛逆者",他把文学创作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中,借鉴并且运用了古人的"意象"和"天人感应"学说,从而在现代的文坛"独树一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