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主体对其违反经济法义务或者不当行使经济法规定的权利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经济法责任侧重于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尤其侧重于公平责任。在法律责任构成要件上,与其它部门法责任相比较,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似文献   

2.
法理学中法律责任传统的内涵及构成要件理论,未能准确地概括出各部门法中法律责任的共同本质属性。在研究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的时候应该超越有关法律责任划分的一般理论。经济法责任社会性、综合性和双重性的特征以及清晰、独特的责任构成要件是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研究中心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际问题,极有探讨价值。对此问题有财政金融法说、竞争法说、反垄断与计划法说、国家投资经营法说等观点。从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的调节方式、国外经验和我国实情看宏观经济调控法乃我国经济法的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的产生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法治进步的必然产物,从独立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和构成要件,或是与其他法律部门区分来说,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经济法的独立地位都是无可置疑的。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不但有利于加强经济立法促进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经济法学教育和研究,它在中国特色法律体系中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我国学术界较为主流的"两派五家"关于经济法缘起的观点,并通过分析经济法与宪法的关系提出,经济法的产生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客观要件,以公民基本权利得到宪法确认为前提条件;宪法对公民基本经济权利的确认是经济法的缘起;中国经济法的产生以1988年宪法修正案为标志。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的原则在学术上一向备受争议.关于经济法原则的学说也是百家争鸣。本文在探讨经济法的产生及其价值取向的同时,尝试着推演出经济法的原则,权当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贯穿于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始终,其成果可以直接指导、丰富和发展经济法理论体系。文章从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的定义出发,探讨了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对经济法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复杂性,并从三个层次构建了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表见代理构成是合同法制度中最复杂、也是争议最大的一个环节。学理上,根据本人的主观过失是否构成表见代理的必要条件,有单一要件说、双重要件说和折衷要件说之争。从当前表见代理认定中的观点分歧和认识误区着手,分析了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以期推动表见代理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相关立法、司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关于经济法律责任能否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法律责任形式,它究竟能否从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两者之间剥离出来,是否有必要存在?学界对此争议很大。认为它不仅是经济法作为一个部门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完整性的需要,而且从学理上经济法责任的存在与提出也是有必要性的,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依据和理由。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涉及法律法规最多、内容最为分散的一部分。因此,经济法具有“多”、“杂”、“散”、“乱”的特点。主讲经济法的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很难将比较枯燥的经济法讲得生动、有趣。笔者从事经济法教学工作已经六年了,这个问题也是本人六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几年教学过程中,也总结出一些经验,愿与法律界的同行、前辈共同切磋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构成刑事法律关系的一个要件,研究刑事法律关系必须从主体入手。本文以法律关系的构成为理论前提架构,分析了刑事法律关系的可能主体和现实主体。认为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刑事法律规范对可能主体进行调整的结果,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应该包括国家、刑事自诉人和刑事犯罪人。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的产生时间存在分歧,可以分为两类观点:一类观点认为产生于古代社会;另一类观点认为产生于资本主义阶段。笔者认为经济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产生于古代社会。因为经济法产生的含义就是指经济法律部门的产生,但经济法律文件、经济法律规范与经济法律部门是同时产生的。经济法产生不以生产社会化或垄断的出现为前提,国家社会经济职能是国家固有的,从国家产生就具有,并不是以后才具备的。经济法体系中所包括的一些法律子部门在古代社会就已经产生了。  相似文献   

13.
新论经济法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理念表达着人们对经济法的认识、信仰、忠诚和为之奋斗的信心,是经济法的价值之观念形态。经济法理念是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存在的观念基础;经济法理念可以指导经济法的制订、修改和废止工作,指导经济法的实施以及弥补经济法规范的漏洞,从而有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法的理性认识和加强经济法地位的巩固。  相似文献   

14.
现有关于经济法本质的讨论基本建立在实在法基础之上。单纯从实在法角度探讨经济法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回答关于经济法存在与否的三个最基本问题,即经济法是否独立成为部门法、经济法是什么以及经济法属于公法、私法还是社会法。因此有必要从自然法的视角重新审视经济法的本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法律部门的概念只是实在法的概念,与经济法的本质无关;经济法可界定为是基于人性而产生的确定性的经济管理社会关系,它建立在自然法基础上,而非建立在实在法基础上;经济法无所谓公法、私法或社会法,因为公法、私法和社会法的划分属实在法范畴,不反映法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必须反映一定社会客观经济条件的要求,并且在社会经济关系发生变化时,法又必须为适应这种变化而就其自身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经济法而言,这一点尤为关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直接带动了我国经济法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变动,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也必将影响我国经济法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拟订商法的活动是一次有领导、有组织、有明确宗旨的全国规模的民间商业立法活动.<商法草案>是这次活动的直接成果.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法规文献.这次活动加强了资产阶级的联合以及资产阶级与立宪派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利益的角度界定经济法是近年来我国经济法学界一种普遍的观点,但是此种观点本身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必须正视并重视国家在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是研究经济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受到日本学者目前关于法律体系构造理论研究的启发,从历史和法律角度对经济法在国际上的产生和演变加以阐发,认为作为公私法融合的经济法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互动的产物,是对民法的溢出与衔接,并非行政法发生分化才得以成立,对经济法与商法的关系从学理上进行了细致的梳理.  相似文献   

19.
商法公法化是当代社会的一个客观事实,其主要表征为:商法中掺入了具有国家强制性的规范,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使商法自身具有了某些公法性的特征。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法律规制体系中。毋庸讳言,民商事法律仍应居于主导和中心的位置,这是由现代市场经济仍然是平等主体问的自由竞争经济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商法和经济行政法是二种性质不同的部门法,前者归属私法体系。后者归属公法体系。商法公法化并不意味着“商法已经属于公法”,而只是在商事法律、法规中掺入一些公法规范,体现了国家对经济活动的一定程度的干预。但商法本质上仍然属于私法范畴。受私法原则和精神所支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法理论的本土性不强,不利于我国经济法体系的发展,而学界目前展开的对于经济法责任的探讨,可以看作是对经济法本土性的回应,其对于我国经济法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针对经济法责任对我国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本土资源的回应,阐述经济法责任对我国经济法本土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