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述列宁对普遍联系学说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于川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1(3):27-30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学说作了多方面的论述,提出了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论述了对立面的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发展了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强调联系对发展的依赖性,联系的发生需要有“绝对中介”,对普遍联系学说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王卫平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4):27-29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笔者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及从事邓小平理论教学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运用普遍联系的方法学习邓小平理论,有助于全面、深入、系统地理解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本文从五个方面加以论述。一、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邓小平理论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学风。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学习邓小平理论,首先要认真地、系统地、原原本本地研读邓小平的著作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重要文献,弄清楚邓小平理论的原意,掌握其基本理论观点。在此基… 相似文献
3.
周友金 《试题与研究:高中理科综合》2020,(24):0010-0010
能够描述政治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 点,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高考政治学科的 能力要求之一。在哲学教学实践中,关于“普遍联系”范畴的理 解,存在一些误区。实际上,“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与“事物之间 是普遍联系的”两种说法,并无实质区别 。过分强调措辞上的 不同,会引起学生理解上的混乱,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 学生考试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外国新闻史中的著名人物和新闻事件时,借助普遍联系的观点,既可以抓住事物的普遍性规律,又可以分析出其发生、发展的具体特性,是实用性强且非常有效的教学和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5.
探索留学生生理学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普遍联系贯穿于留学生生理学教学活动中,能增加讲课的趣味性、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生理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环境史与历史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立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9
2007年初,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举办了第一期史学前沿论坛,其主旨是为史学研究者提供一个扩展视野、了解新知、激发创见的交流平台。本期论坛特邀环境史专家、北京大学历史系包茂宏副教授作为主讲,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刘新成、梁占军、江湄、施诚等老师及部分世界史专业研究生参加座谈,大家就环境史的勃兴及其给历史学带来的思想冲击与探索前景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现将这次讨论的纪要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知识方面:理解和掌握联系的概念;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能力方面: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入手,归纳基本原理,并能以此观察分析实际问题。觉悟方面: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 相似文献
8.
艾小平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32(6):84-87
哲学是一切学科的母体,普遍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在高校理论课的教学中,必须运用普遍联系哲学观点,阐明理论与背景知识、理论与实践、理论与相关学科等方面的联系及理论在学科内的前后联系等来增强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点;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和主人翁。教师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梦想与智慧的舞台,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获得知识,发散思维,彰显个性,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通信原理》课程的特点,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出发,系统分析了《通信原理》课程与其它基础理论课程以及课程内部的联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联系体系。依据这个体系进行《通信原理》教学,能增强教与学的目的性与前瞻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然而高职院校环境道德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环境道德教育十分必要。培养大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创新高职院校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刘诗伟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8(4):84-86
古今文体分类存在着一些问题.文体分类具有两个前提:必须以体现文体本质特征的思维方式为依据,对文体进行一次分类,将全部文体现象概括为科学性文体、艺术性文体和复合性文体;以体现文体工具特征的表达方式为依据,对文体进行二次分类,将科学性文体分为说明性文体和议论性文体,将艺术性文体分为描写性文体、抒情性文体和叙述性文体,将复合性文体分为迭加式复合性文体和套合式复合性文体.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现代化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强调整体统一、偏重知觉体验、崇尚中庸调和、侧重内倾意向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以其封闭、保守、漠视个性、忽视理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阻碍。而注重知性思维,能够采用分析方法、实验方法、逻辑方法和综合方法相结合的现代思维方式具有创新性,对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传统思维方式的自我扬弃,并向现代思维方式转化。 相似文献
14.
美国历史文化作为一门英语专业内容依托课程,在融合"内容.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立足内容依托教学理念的特点和优势,美国历史文化课程应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评估的改革着手,构建以"开放性学习""三思型教学""互动式评价"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来加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实证研究发现,这种内容依托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其思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实践思维方式研究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金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4):1-5
实践思维方式问题是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越来越关注的理论前沿问题。本文对这个问题发表了四点探索性意见:一、实践思维方式是以社会实践为中心、为对象、为目的的思维方式,是人类理性思维方式的重要形式。也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二、实践思维方式具有先导性、前瞻性、创造性和操作性等特点。三、实践思维方式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动态系统。有着生生不息的运行机制。四、深入研究实践思维方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文凯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0(4):9-11
思维方式作为社会存在的产物是建立在一定客观基础之上的,它具有历史性、时代性。每一时代的社会存在,都需要有与其相应的思维方式。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的飞跃。在构建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用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思维来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指那些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 ,“长久地、稳定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 ,以及“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公认的观点”。它是一种东方的智慧 ,意蕴相当丰富 ,既有历史的智慧积淀 ,又有现实的智慧映像 ,还有未来智慧的闪光。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正是在其特定条件下形成的 ,它的特征在世界上更是独一无二的。因此 ,只有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重新加以认识 ,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东方智慧的发扬者。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在当前受到的挑战,既表现在学术领域,也表现在教学领域,随着“多元史观”的普遍接受,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理念需要经历从“启蒙”向“对话”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从英汉思维方式差异谈对学生翻译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不但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是翻译活动的基础,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我们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许多困难,正是由于英汉思维差异而造成的。翻译教学不仅仅是翻译技巧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用批判性思维方法打造批判性思维课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咏昕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51-54
中国的教育缺少批判性思维的传统,因而在教育中引入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该作为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而引起我们重视。虽然批判性思维已被引入中国的课堂教育,但课程设置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提倡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来打造批判性思维的教学,鼓励学生对事件进行自主分析思考、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教学中使用大量真实案例等,以培养学生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