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南昌教育》2005,(8):25-26
从2002年开始,我县在4所小学一年级开始了新课程改革试验工作;2004年秋季.全县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各个学科以及韧二年级物理学科全面进入了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在上级教育业务部门直接指导和县委、县政府及我县教体局的领导下.在各中、小学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教研室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潍坊市在逐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按照“理念先行、课题引路、加强领导、制度保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基本思路,特别是通过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转变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以保证课程改革的健康运行和教育  相似文献   

4.
于文 《小学语文》2008,(4):48-48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8年2月25日发布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8年工作要点》,强调2008年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要颁布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启动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指南》和《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研制工作。修改颁布《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启动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使用情况的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5.
6.
7.
视界古人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本者在学校”(宋·胡瑗《松滋县学记》)。从古至今,教育事业都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的大事。去年8月,省委、省政府把文山州确定为全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要求文山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大胆地试、勇敢地闯,力争为全省创出新思路,提供新经验,树立新典型”。接受这一任务后,文山州既把它当作一次难得的机遇,又把它当作一场严峻的考验,决心举全州之力,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力争出成绩,出经验,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不辜负人民群众的厚望。一、行动迅速,教…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自2001年秋季开始,至今已经两年了。这次课程改革,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时代精神,考虑了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因而课程改革实验能够按计划稳步实施,顺利推进。两年的改革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将为大面积推进课程改革发挥重要作用。从2003年新学年开始,课程改革实验将在我市小学一年级全面推开。为了深化对课程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组织实施2003年新学年的实验…  相似文献   

9.
《河北教育》2002,(4):4-4
刚刚召开的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明确了“十五”期间我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基本思路及主要任务,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贯彻落实。课程改革是当前推动基础教育整体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是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到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目前,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举措。我们必须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从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来认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  相似文献   

10.
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既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是改革开放的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本刊编发的这组文章,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揭示问题,解析根源,从政府责任、资源配置、经费保障、制度建设、管理创新、机制构建、师资培养、助学体系等诸多方面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以加快缩小客观存在于城乡、区域和学校间的教育差距,切实贯彻素质教育原则,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让所有的孩子不但“有学上”,而且“上好学”,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自从教育部开展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工作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效果看仍未达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教育本身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经验总结,以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相似文献   

13.
禹明 《广东教育》2002,(4):23-25
编者的话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增设《走进新课程》栏目,集中反映课程改革的过程、成果及改革者的思考。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2001年3月起,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从2001年9月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国家拟用5年时间,在全国推行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根据各省的推荐,教育部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了38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我省深圳市南山区为实验区之一。今年1月,省教育厅向全省发出了《广东省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了基础教育新课程使用推广工作的进程及内容安排。南山区课程改革的特点是:1.重点推进“3+3”改革实验模式,即综合课程、网络信息课程、英语课程+探索学习、综合学习、网络学习。2.研制策略,扎实做好实验工作。①全面辅开,抽样分析。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区的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全部施行国家统一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设立约占全区20%的学校作为课程改革跟踪研究学校。②教材切入,学法推进。在教师培训方面,以新教材为切入点,实现课程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培训以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观念为核心,采用小组研讨的方式,提高教师运用新课程的能力,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③强化核心,突出重点。在实验课程内容上,继续保持和加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核心课程,重点突破综合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小学)、历史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④自我评价,过程考核。在实验课程评价方面注重多种评价方式方法的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社会参与他评相结合,力求动态、多元、全面、立体、公正地评价。经过一个学期的改革实验,南山区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本刊特约南山区参与课程改革的部分同志撰文介绍改革体会。今后还将约请有关专家和教师就课程改革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敬请广大读者垂注并向本栏投稿。  相似文献   

14.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现辖两区五县,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0.02万人。我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086所,其中高校4所,中等职业学校31所(职业高中17所,成人中专7所,普通中专6所,中等师范学校1所),独立高中19所,完全中学35所,初级中学13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9所,小学2715所(含教学点539所),盲聋哑学校2所,幼儿园66所。在校学生76.966万人,其中高校1.74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5万人,高中生6.38万、人,初中生20.82万人,小学生42.7万人,学前儿童2.82万人,教职工34811人,其中高校1382人,中等职业学校1767人,普通中学13821人,小学16982人,幼儿园859人。  相似文献   

15.
新疆兵团从2002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四师于2005年秋在局部实验的基础上全面进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近十年来,四师教育局认真组织实施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普及。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以求实精神看待课程改革的现状;以求实精神培养学生,做好育人工作;以求实精神大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大同市从去年全市教学工作会议以来 ,立足本地的实际情况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创造性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今年6月底该市召开专门会议 ,确定从2002年秋季开始在全市100所学校进行课程实验改革 ,开发和建设适应于该市学校、学生、教师实际 ,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 ,适应未来社会需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队伍。多渠道、多手段地进行新课程标准的验证性实验 ,新教材的适用性实验 ,新课程的评价研究 ,新课程改革队伍建设的研究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管…  相似文献   

18.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为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02年秋,我市城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和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成为省级课改实验区,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各科和初二物理、  相似文献   

19.
20.
李岚清副总理说过:“各级教育部门要将实施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和措施。教育科研机构要将向素质教育转轨列为重大科研项目,为教育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广大中小学校要把向素质教育转轨列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抓紧抓好。”根据这一指示精神,1998年,本刊将在坚持“研究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