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出楚简中的"教"字多写作"■"或"■",很少今天从"■"从"攴"的写法。"教"字的写法是否从"攴",是与使用者的教育思想观念密切联系的。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教"字都是从"攴"的,这是因为在中国的西周早期、特别是商代,认同的是一种"政教合一"的教育思想观念。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流行的主要是一种温和地开导、教诲和视民如子的教育思想观念,故其使用的"教"字基本上都不从"攴",即不是一种诉诸于行政命令的教育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2.
卜辞所见"河母""河女"等语词,当释作"以女献于河",此乃殷商人祭之法,后代沿此祭礼,更变有"为河伯取妇"的习俗。探究卜辞中"河母"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殷商社会面貌。基于此,将从卜辞中"河母"的相关记录入手,研究殷商"人祭"山川之礼,考察卜辞相关句式,希望能为此类研究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养鹰训鹰的习俗最早见于汉代.本文根据商代甲骨文的字形和辞例,考释出田猎卜辞中的"鹰"字.由此可知,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殷人已经开始驯养鹰隼来捕捉猎物.  相似文献   

4.
百科     
为何"败北"不"败南"两军打仗,输了的一方称"败北";运动场上比赛,负方也是"败北",是否失败者都向北方逃走呢?当然不是。看中国历史上的大战役,逃跑的方向都是向南的多。但是总没有说"败南"的。其实这"败北"之"北",并不等于东南西北方位的北。优胜劣败,与方位无关。这个"北"字很像两个人背靠背之形,一个向左,一个向右,这个"北"字即古之"背"字,"背"字是后人为它加上"月"旁而成的。北即为背,"败北"就可以理解了。当两军相接时,是正面相向  相似文献   

5.
《孟子.尽心下》"二女果"之"果"字,历来多被解为"侍奉",其实"果"应该是"倮"字(即"裸"字),根据历史文献和出土帛书的记载,舜精通房中术,说他"以二女赤体自侍",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因此,释"果"为"倮"("裸")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杭州西泠印社匾额"题襟馆"三字,就是金祖同祖父金尔珍的手笔.金祖同父亲叫金颂清,既研究过甲骨文,又会鉴定书画.金祖同少年时就开始考释甲骨文,那是完全受父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甲骨文是中国文字最初的形态,而且具有比较成熟的体系,在现代汉语中仍有踪迹,为中华文明的绵延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语言形式、人类心智、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对甲骨文的形意关系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该文从概念隐喻角度分析甲骨文字构造中的认知理据,研究发现:隐喻映射是甲骨文字构形的基本方式,华夏先民已经具备比较全面的隐喻思维模式。从概念隐喻角度解析甲骨文字形和字义之间的关系能够揭示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拓宽甲骨文研究领域,完善甲骨文文化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8.
镇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襟山带水,江山如画,令人心驰神往。游览镇江,关键要领略镇江的山水及文景结合之妙,我以为精髓在一个"三"字。镇江旅游的金色名片为"小三山",即金山、焦山、北固山。三山皆沿江屹立,遥相呼应。金山以绮丽著称,寺宇金碧辉煌,层峦叠嶂,山与寺浑然一体,故有"寺裹山"之说。金山寓财,多财为福,金山占一"福"字。焦山为扬子江中小岛,宛如碧玉浮于江中,亦称"浮玉",向以古树名碑饮誉遐迩,寺庙建筑  相似文献   

9.
李丛芹 《文化学刊》2010,(1):151-156
传统手工艺制作、现代设计、后现代设计虽然在观念、方法、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但都是"创造人造物",大致可以在"造物"(包括符号体系)的层面或意义上加以理解。当代设计就无法用"造物"来指称了,原因是,不仅所造已不完全是"物",对"造"还提出了生态要求、抒情要求、体验要求、变异性要求、个性化要求、道德要求,等等。因此,可以用一个动词性的"生"字来替换"造",用一个名词性的"生"字来替换"物",即"生生",并由此从方法和本体两个层面来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0.
"豆"字词义古今差别很大。现代汉语中"豆"主要指豆类植物的总称,但在古代汉语中,据考证,"豆"的造字本义是祭祀时装食物的一种礼器。本文从分析字形入手,一方面据"豆"的甲骨文、金文字形考释本义,另一方面寻找传世文献中"豆"的相关记载,对"豆"的词义用法进行梳理归纳;同时,采用训诂学研究方法,揭示"豆"的引申义与本义、古今义之间的联系,总结"豆"的词义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1.
<正>《论语·子路》(十八章),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1))前人多把孔子所言之"隐"理解为"隐瞒",于是孔子之言的现代汉语版就成了"……父亲为儿子隐瞒(罪错),儿子(也)为父亲隐瞒(罪错)……"这就是所谓的"亲亲相隐"。然而,这解读是完全错误的,曲解了圣人语义。汉语字词常有多义,古汉语尤是。稍有马虎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隐"字当然有"隐瞒"之义  相似文献   

12.
张海晏 《文化学刊》2008,(5):161-161
张海晏在2008年8月19日《光明日报》第11版撰文指出,汉字中的"和",渊源有自,其来尚矣,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所见。  相似文献   

13.
"巫"是最早的汉字之一。对于"巫"字的造型,目前学术界考释有以下几种:一是认为"巫"为卜筮之筮,二是将"巫"释为四方方位,三是将之释为舞,四是释为巫师使用的做法工具。除此之外,还有将之释为一种人、地名、国名、神名。本文只取前四个主流说法进行分析。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对于"巫"字的考释无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与工同意"句,历来有不少学者进行考证。而笔者认为若能详细论证"与工同意",对于释"巫"的义源也应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汉字被誉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活化石",是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载体,故从文字的发展演变可以一窥先祖的生产生活。自汉字发明到现在,历朝历代有关文字的著作很多,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又当为其中之佼佼者。本文试从《说文解字》中收录的艸部字入手,立足《说文解字》,借鉴其他古籍文献,简要了解汉代的饮食文化,以期能对丰富现代饮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9家4S店,2000多名员工和数万名车主,构成了一个多品牌经营的汽车销售服务集团的基本轮廓;这样一个企业和他的员工、车主之间的多重关系,却可以用一个"家"字简要概括.作为深圳市鹏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峰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斌,在他眼中,企业应做成员工、顾客都认可的"家",这是打造"百年老店"的一个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6.
《易经》泰卦■的"内阳而外阴"和否卦■的"内阴而外阳"是源自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的圆结构之道,复卦■的"反复其道"是源自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的圆运动之道。复卦既显示了太阳系"内阳而外阴"的结构之道,又彰显了太阳系一个中心和多个层次"以一控多"的系统论。乾卦的"元亨利贞"是源自太阳乾元之体的本质特征。太阳是太阳系之天体的中心和核心,就是《周易》的"天地之心"。太阳"日新之谓盛德",德乃"天地之大德曰生",生乃"生生之谓易",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都是太阳生生不息的演变过程。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是创生天地万物之根源,根源就是道,根源就是心,所以太阳就是天道,天心就是道心,朱子的"天地以生物为心"是对太阳生生不息化生万物的最高褒奖。  相似文献   

17.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存在的表意文字,它独具以字形直接表示观念的优点,而且汉字是富于联想性和逻辑性的文字,既有拼音的联想,又有拼形的联想,是以形、音、义三者一体创造出的文字。 我国上古无文字,三皇神农、燧人、伏羲结绳以纪事,《史记》以黄帝、颛顼、帝(?)、唐尧、虞舜为五帝,黄帝史官苍颉见鸟兽迒蹏之迹,知分理(文理)可相别异、初造书契,乃我国最早之象形之文。夏商周三代,夏代书契无考,商代甲骨文约锲刻于纪元前十六世纪至十一世纪,是我国最早的表意书契。西周宣王时,史籀作大篆,据说颇似甲骨文,由此可推知我国最早书契发展之轨迹,乃由简而繁。 汉字的发生和发展,在构形中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以象形为特征的直观摹拟阶段,二是以表意为特征之理性组合阶段。在古代文字学理论中,也就是象形“文”和象义“字”两个阶段。许慎叙《说文解字》云:苍颉初作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相似文献   

18.
女作家范小青是个写作上的"拼命三郎",传说她十几天能写出一部20万字的长篇,一个月能写十几个中篇!她在写作时简直"不食人间烟火",只认得一个"写"字,-直就这么写、写、写…………  相似文献   

19.
孔子或《论语》思想的核心范畴是"仁",但"仁"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论者向有分歧。结合对相关概念的考释,批判性地考察杨伯峻、冯友兰等对孔子之"仁"的解读,可以揭示出孔子所谓"仁"即是"直"和"礼"的"中庸";由于现实原因,孔子虽然重视"直",但没有充分展开论述,而是更多地讨论了"仁"和"礼",所以"直"在以往的研究中也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且往往被混淆于"仁"。然而,倘若真正把握了"仁"的结构性内涵,尤其是注意到"直"在其中的基础位置,则不仅能够准确地理解孔子或《论语》的"一以贯之"之"道",而且有助于认识孔子及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特别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建设和比较优势,以新时代"两个一百年"使命为目标,在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中国之治"理念,为处于动荡之中的国际社会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果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讲好"中国梦"故事为旗帜的对外传播大局离不开一个"情"字,那么讲好新时代"中国之治"理念,更要突出一个"理"字,用"寓情于理"的表达方式寻求更为广泛的世界认同。"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源自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