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婧婧 《金秋科苑》2010,(1):193-194
都江堰灾后重建项目推介会透露。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规划基本确定,重建一个由低层、老路为特色、体现休闲旅游文化为主的古城区,和以绿色城市、天府水乡为目标的新城区组成的一个国际性旅游城市。按照规划,今后的都江堰旧城区内.建筑将以2到3层的低层建筑为主,体现传统特色的旅游文化风貌。(8月7日《天府早报》)  相似文献   

2.
旅游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这是因为旅游业综合性的特点,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特质。都市旅游是旅游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是指以城市为旅游目的地的活动。都市旅游源于城市,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都市旅游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明确都市旅游的开发与城市实行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旅游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这是因为旅游业综合性的特点,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特质。都市旅游是旅游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是指以城市为旅游目的地的活动。都市旅游源于城市,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都市旅游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明确都市旅游的开发与城市实行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建筑就是城市的艺术和文化的最好展现,不仅是一个建筑物更是一种值得欣赏的景观,经济实力和自然资源构成了城市发展的新看点,是成熟和文明的体现,是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也是人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追求。滨海景观城市的塑造概念提出,是自然经济,社会经济效益集中优化,是创造城市特色、美化居住环境、发展城市旅游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5.
建设一个城市不仅要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规划,还要突出城市独有的特色文化,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空间分布特征,这都体现了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所以,现代化的城市建设需要进行特色的规划。本文主要通过对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的介绍,提出了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的具体方法,旨在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彭州市灾后旅游恢复重建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州市旅游业在5.12汶川地震中损失惨重,灾后旅游恢复重建密切联系旅游灾情实际情况,将旅游恢复重建与灾后城镇体系建设、工农业发展结合起来,创新模式,把危机转化为机遇,针对省内旅游格局的新情况,整合旅游资源优势,调整旅游结构,重点恢复宗教人文旅游,做好短线旅游文章.  相似文献   

7.
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旅游发展,互为影响,互为制约,关系密切。城市文化建设推动了城市旅游的发展;城市旅游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加快城市文化建设步伐;城市文化建设水平影响和制约着城市旅游的发展;城市旅游的发展期待着城市文化建设的创新与超越。城市文化建设、城市建设要与城市旅游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工业城市旅游规划的新思考——以柳州市旅游规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达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1):86-87
传统老工业城市,常常因为较差的城市景观、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僵化了的城市形象等原因,使旅游业发展面临更多的困难。引入城市规划中的规划公正性,认为旅游规划也应该充分考虑规划的公正性,在工业城市旅游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工业城市产业工人的旅游权利,立足本城市渐进式地向外发展。以广西柳州市为个案,进行了旅游发展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赵亮  何凡能 《资源科学》2020,42(4):661-671
随着全球变化的加剧,自然灾害日益频发,灾后恢复重建得到广泛重视。恢复重建规划作为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公共政策,对其开展实施评估将有利于保障恢复重建的高效实施与灾区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评估相关进展了解研究现状,为后期构建综合性的评估技术提供基础。结合对国内外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评估理论、内容与方法的整理分析,对比归纳各类规划实施评估的经验与不足,结果表明:目前规划实施评估主要以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传统规划为主,由于灾区具有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经济脆弱等特征导致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评估面临更多挑战;现有评估多以传统规划评估理论为基础,需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灾害经济学理论等完善自身理论体系;评估内容较多关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要素,还需对社会公平、文化保护等予以关注;评估阶段多关注规划实施结果,较少关注规划实施过程与实施影响;评估方法在各个阶段存在差异,定性与定量方法有待综合运用。未来需要通过设计全阶段的评估流程,构建综合性评估体系与开展灾后可持续性评估以提升评估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一个城市的城市建筑构成这个城市的基本特色。现代社会城市文化趋同的趋势正在加速,这是目前整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它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地区界限的打破,但这并不等于抛弃特色。"和而不同"是当今世界城市建筑发展的方向,只有弘扬各具特色的城市建筑文化,才能维持城市的生命力。因此,如何结合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和其他建筑设计要素来做好城市建筑设计,这是需要建筑师们不断深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德化作为一个以陶瓷文化文明的旅游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仍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旅游文化不突出,个性不鲜明。为了促进当地陶瓷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德化陶瓷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其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覃业银 《今日科苑》2006,(12):69-70
城市旅游发展应该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其一是,挖掘城市文化内涵,营造城市文化品牌,凝聚城市文化精神,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丰富城市文化内容,扩展城市旅游的外涵和内涵;其二是,围绕城市文化主体,紧扣城市文脉,强化城市文化整体包装和载体建设,拓展城市文化空间,提高城市生态质量、文化质量和市民素质,优化城市文化环境;其三是,建立城市旅游信息系统,完善旅游咨询服务机构,发展“自助旅游”电子商务,实施网络营销,为旅游者提供便捷的职能化和全球化的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13.
享誉世界的花园城市——新加坡的绿化给每一个来访者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其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联系也充分考虑了本地气候特点,体现了地方特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北海市作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滨海城市,应向新加坡学习,在城市建设方面根据自身特点整合优势资源,挖掘其滨海城市特色及城市空间特点,打造泛北部湾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滨海花园城市,区域性国际化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4.
城市建设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外在形象,同时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城市自身的特色系统而有组织的进行规划,合理利用优势资源,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商机。旅游内涵的塑造是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但是很多城市并没有意识到自身潜在的旅游资源,所以没有得到有利的开发,在城市建设中没有得到有机的结合。城市旅游内涵的塑造需要众多因素的组合,其中包括城市的文化底蕴、建筑风格、地域风俗、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影响到旅游内涵的塑造,所以文章对于城市建设中塑造旅游内涵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促进城市建设中塑造旅游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绍兴作为一个江南古城.有着其迷人的自然风光及深厚的人文历史,拥有城市旅游发展的优越条件和中国旅游大发展的有利背景。论述了如何利用现有的自然和历史条件,挖掘出深厚的文化历史,并积极通过有效可行的方法树立绍兴城市旅游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刘威 《科技风》2014,(13):154-154
建筑是城市美丽的一道风景线,城市建筑是体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城市的品位,表现城市建筑的地域性,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在日益体现现代化文化进程的今天,建筑风格显然受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城市建筑也随着城市文化的发展而变化。为保护城市文化遗迹,挖掘城市地域特点,笔者结合城市建筑美学的精髓,对城市建筑美、影响建筑美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7.
作为旅游产业的一部分,旅游建筑在质量、风格、文化内涵等因素都直接的对一个国家或是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旅游建筑应在多方面遵循美学原则,体现高文化、高水平的审美特点,使游客能够通过建筑物感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灾后文化重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灾后文化重建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灾后文化重建自身"造血"和外部"输血"的关系,物质家园重建和精神家园重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田军 《科协论坛》2010,(1):21-21
为积极动员四川省成都市茶坪村村民积极参与到灾后生态重建工作中来,探索一个尊重科学又注重乡土文化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重建模式,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联合茶坪村科协、村两委,积极争取到环保部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的支持,并于启动了“村民参与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  相似文献   

20.
成都锦里古街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亚军 《内江科技》2007,28(6):44-44,78
近年来,旅游特色街兴起成为城市形象和旅游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城市旅游购物和休闲的一个重要场所.本文通过对其规划特点的解剖,对锦里古街的空间元素以及功能结构进行分析,从而为休闲旅游特色街的深度开发和合理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