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讷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确定“为农业、为农村、为农民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深化教学改革,转变运行机制,紧贴市场设专业,突出“活、新、实”,依托专业带产业,走为农服务之路,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讷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确定“为农业、为农村、为农民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深化教学改革,转变运行机制,紧贴市场设专业,突出“活、新、实”,依托专业带产业,走为农服务之路,初步控索出一条适合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讷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确定“为农业、为农村、为农民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深化教学改革,转变运行机制,紧贴市场设专业,突出“活、新、实“,依托专业带产业,走为农服务之路,初步控索出一条适合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工程结合模式是农村职业学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课题实验过程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种创业实践活动形式。它是农村职业学校在实施为农服务工程的同时 ,结合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大胆尝试 ,对农村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工程结合模式的效能1.工程结合模式有效地促成了服务和育人、创收和创业的有机统一实施为农服务工程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服务活动 ,必须充分利用学校人才、基地和技术含量高的优势 ,以基地为依据 ,以学生为载体 ,以传技为渠道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人才支援、智力支撑和技术服务。学生…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必须坚持教育创新,加强专业建设,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健全实验培训基地,加快“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使职业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尽快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桥梁。农村职业教育在为“农”服务上更直接、更重要,先进技术的传播、掌握、应用需要农村职业教育这块阵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职业教育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是搞好职业教育工作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20多年来,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农职教在发展中遇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使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职业学校招生更难,造成农职业学校生源萎缩,在校生…  相似文献   

7.
若想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我们认为必须要以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为突破,深化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拓展职教资源服务功能,探索出适合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一、适应产业振兴需求,探索基地建设改革思路应以主干专业建设为核心,校企双向参与,打造拳头基地,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运营机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实践创新能力,文章以大连海洋大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农业硕士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依托基地、对接产业的实践创新育人模式改革。通过营造渔业装备工程实战场景,以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抓手,构建了农业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育人新模式,并以健全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深化案例教学改革、贯彻协同育人理念为实施路径,推行实践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我国农业硕士培养提供可参考的方法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职业学校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现代学徒制、对接区域文化产业打造民族特色专业等策略,形成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才的新模式。广西立项一批中职示范特色校,实施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以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建设为抓手,以民族特色项目建设为依托,在民族文化传承、民族人才培养上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0.
实践基地是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场所。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在协同创新原则指导下探索电气类全日制专业硕士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问题,从创新基地建设模式、规范基地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实践基地的建设创新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强化了硕导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为提高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发挥优势和特色:农村职教为农服务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主动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农村职业教育在人才、技术、资源、基地、网络、地理位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在长期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和利用农村职业教育自身的各种优势和办学特色是搞好为农服务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主动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农村职业教育在人才、技术、资源、基地、网络、地理位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在长期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和利用农村职业教育自身的各种优势和办学特色是搞好为农服务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农业部出台的“十五”期间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大措施,既为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绘制了蓝图,也为西部地区农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只要西部地区围绕这“十大措施”,加快发展农职业教育,农职业教育就一定会走出困境,成为西部农业腾飞的翅膀。 一.设置相关专业,为西部农业发展培养科技人才 目前,西部农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大多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专业设置狭窄重复,教材陈旧,教学内容落后,办学形式单一呆板。尤其是近几年,农职业教育步入低谷。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平度市麻兰镇文化技术学校,坚持以“深入实施青岛市‘双五’富民工程,加快科教富民兴镇步伐”为目标,紧密结合本镇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以为农服务为宗旨,以加快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强化服务功能,为促进全镇“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农村成人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学校和青岛市农村成人教育“十面红旗”。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党中央和国务院将实施“科教兴农”列为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的十条方针之一。“科教兴农”怎么兴?邵阳市以创造性的实践作了很好的回答。邵阳市实施“十百千万工程”,以示范性农职业学校为龙头...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阶段国情决定了农业职业教育为农服务的历史使命,而这同时也是农业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研究和探索农业职业教育为农服务的基本途径和模式,不仅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产增收全面奔小康服务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还能使农业职业教育自身在为农服务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结合滁州市化工产业的发展和化工行业的人才需求,立足专业、依托产业、服务行业,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基地和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大胆实践和探索,促进了校企互融和校企深度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琪 《华章》2011,(20)
“涉农”专业与我国农村问题紧密相连,职业学校能否办好“涉农”专业直接影响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农”字号专业在办学中的困难与问题、主动与当地农村经济接轨,建立新的教学机制、加大力度,切实办好农业专业三个方面来具体探索如何办好涉农专业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9.
强化为“三农”服务功能,增强农村职业教育活力,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广开育人渠道,为农村建设服务;加强基地建设,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实施“兴村工程”,为农民致富服务。  相似文献   

20.
实施科教兴农振兴农村经济山东省即墨市第一职业中专孙峰即墨市第一职业中专是一所以农、林、牧专业为主体的“农”字号学校。几年来,学校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宗旨,积极实施科教兴农工程,取得了卓著成效。被国家教委认定为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我们的主要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