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明 《班主任》2006,(4):31-33
我很赞成魏书生的话,"做教师不做班主任真是吃亏."我属于那种想做、愿意做班主任的教师.做了行政工作后我还坚持做班主任.有的同志不理解,认为我是自讨苦吃.我的感受却恰恰相反,在班主任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和学生朝夕相处,同甘共苦,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我过得平凡而快乐,活得充实而幸福.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领域,魏书生已经被看作是一个“奇人”。成千上万的人反复地听他的报告并不感到有多少厌倦,原因何在?我以为,多半是为了领略这位教学奇人的奇特风貌。魏书生的“奇”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在我看来,在于“巧谋”。 依魏书生的巧谋之才,似乎当语文教师是大才小用(尽管魏书生几十次申请当教师,对教育工作特别的钟爱)。当官,他一定能当一个足智多谋的官场弄潮手;经商,他也一定能成为一位商场上的“大腕”;几乎于任何一件事,他都能出色地干好,并且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凭他的足智多谋,当教师,当然能驾轻就熟了。有很多人听魏书生的报告,读魏书生的文章,总想立竿见影地学一学,其实这是十分困难的事。巧谋这个东西不是说学就能学到的;像《孙子兵法》这部巧谋之书,即使烂熟于心,  相似文献   

3.
顿悟     
这天周末,儿子放学回来,又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脑。我问他最近测验的成绩,他坦然地报出分数来,成绩并不理想,却不内疚,我生气了。我常将他与自己的少年相比,我是从乡村进城的,我那时学习之刻苦,绝不是为教育他而凭空捏造出来的。可他不买账,开始,还能稍听进去一些,后来,听的次数多了,我一张嘴,他就预知我将要说些什么,他堵住  相似文献   

4.
郭菊青 《考试周刊》2013,(25):45-45
<正>听魏书生老师讲学,看魏书生老师作课,我脑海中浮现出两句话:"生子欲如孙仲谋,其师当如魏书生。"因此,我说:"为师当效魏书生。"作为教师,魏书生表率性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以高尚的品行,良好的人格魅力,诚信的作风,教育和影响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堪称师之楷模,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学习。小处入手、放眼未来、育人为本是魏书生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他向盘锦市全体中小学生提出的课下"五个一分钟"要  相似文献   

5.
小伟是个性格特别内向的男孩,很少言语,从不惹是生非,但成绩却是班上的佼佼者。在众多教师眼中,小伟是个温顺听话的孩子,甚至有的任课老师教他快一年了,还从未和他谈过学习以外的话题。可是,有一天,我却看见小伟成了一头暴戾的狮子,攥着拳头,喘着粗气,全身颤抖,怒视着数学老师,似有一口将老师吞下的架势。我想他已经失去了理智,便用低沉却不乏威严的语气命令:“小伟,请你来我的办公室!”掷地有声,不容抗拒。小伟慢慢地挪动了双脚,才让我紧绷的弦松弛了下来。我认真倾听了小伟愤怒的申诉,规劝他先平静下来听我说说话,再和我交换看法。可他听…  相似文献   

6.
1990年4月23日,我随语文组的同志们去盘锦市实验中学学习魏书生的教改经验。虽然时间只有一天半,却受到极大的启发和振动.通过听、看、谈等活动,我们突出的感到是他的思想很深刻,经验很新鲜,具有鲜明的独创性,越来越令人信服.我们学习魏书生,必须认真的研究魏书生. 魏书生身兼数职,他既当校长,又做书记,当两个班的班主任,还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在通常的情况下,这分明是三、四个人的工作量,可  相似文献   

7.
心灵的沟通     
在学校工作中,你也许会碰上这样的事:有的老师和蔼可亲,很少训斥人,学生很尊重他,他所教的科目成绩很高;有的老师总板着脸,一脸严肃,经常训人,工作很辛苦,学生不听他的话甚至和他顶撞捣乱,教学成绩也不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对此很长时间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经过多方探求,  相似文献   

8.
魏书生,一个当代了不起的教育改革家。 1978年,吕叔湘先生指出了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问题,他呼吁要认真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问题。 魏书生,就是在这一年当上了中学语文教师,第二年便开始了他的语文教改实验。 17年过去了,魏书生的教改实验获得了成功,他所创造的经验令人惊叹: 魏书生教一本教材顶多只用30个课时。 魏书生从来不改一本作文。 魏书生从来不搞什么平时测验和考试。 魏书生每年外出开会四个月以上,课程全靠学生自学。 然而,魏书生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却一直在该市遥遥领先。他的第一  相似文献   

9.
魏书生是一团谜。看他上课,轻松愉快;听他演讲,如坐春风;读他文章,如饮甘露。  相似文献   

10.
病症描述:课堂上经常看到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学生发言很积极,但是他只想着自己发言,别的同学在发言,他还在"嗯嗯嗯、我我我"地举手,结果轮到他发言时,他还在重复别人的答案;也有的人,自己发完言,就万事大吉了,再也不去听别人是怎么说的;还有随大流者,举着手心却不知神游到何处了,对于老师的提问、同学的回答一概充耳不闻……  相似文献   

11.
风过水留痕     
正为什么有的学生看似绝顶聪明却成绩平平?为什么有的学生在同一个地方反复跌倒却不思改变?教书多年,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小磊是一个看似绝顶聪明的男生,经常表现为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学即通,但是他的成绩并不突出,为什么?因为他自恃"聪明",不肯努力,根本没把学习放在心上。因为一看就懂,所以不认真看,看书一目十行,不求甚  相似文献   

12.
病症描述:课堂上经常看到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学生发言很积极,但是他只想着自己发言,别的同学在发言,他还在"嗯嗯嗯、我我我"地举手,结果轮到他发言时,他还在重复别人的答案;也有的人,自己发完言,就万事大吉了,再也不去听别人是怎么说的;还有随大流者,举着手心却不知神游到何处了,对于老师的提问、同学的回答一概充耳不闻……  相似文献   

13.
追求     
追求□苗云龙顾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编者按:魏书生同志是大家所熟知的教育改革家,确切一点说,他通过十几年来对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理论的成功探索及所取得的卓著成绩,为自己赢得了教育家的殊誉。在我国基础教育界,恐怕很少有人能像魏书生那样...  相似文献   

14.
魏书生在其所著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有这样一则案例:学生张军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倒数第一,他每天上学听英语是听外语,听数学、物理好多学科都像听外语。就这样一个别的老师认为“不可救药”的学困生,魏书生老师硬是把他给转化过来了。魏老师采取的措施有两个:一是引导这位学困生将上课“受罪”改为“享受”,品尝学会一个字、一个英语单词、一个数学公式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魏书生同志是一位杰出的教育改革家,他的业绩,不只在辽宁省内,而且在全国都已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政府对开展学习魏书生的活动一直很重视.早在一九八四年,省委、省政府就作出了在教育战线开展向魏书生同志学习的决定。多年来,历届主管教育的省长及各级领导对开展向魏书生同志学习的活动都十分关注和积极倡导。  相似文献   

16.
1996年春节,在我们离开沈阳告别赵伟士先生之后仅四个多月,就收到了先生寄赠给我的《魏书生教学改革经验研究》一书,上面有他的亲笔签名。此后多年,先生陆续寄来由他主编的《普教研究》杂志(里面有《魏书生研究》专栏),先生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乃至先生尚未成书的又一部研究魏书生教育思想的著作提纲——《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按说,未成书的著作的构思、提纲,是不便示人的。看到这些赠书或文章,我每每激动得不能自已。我想,  相似文献   

17.
志鹏的妈妈正在客厅对朋友说:“我儿子小学时成绩很好。进了中学后,玩心特别重,考试丢三落四,成绩落到了全班的后面。我想给他一点压力,告诉他我同事的孩子和他同年,成绩总是班上前几名。他却反驳我,说那人是书呆子,是考试机器。有时,甚至还和我翻脸吵架。我真是又气又急。孩子到底怎么啦?”说这些话的时候,儿子志鹏正关着门,在自己的小房间里,戴着耳机,躺在床上津津有味地听着歌星  相似文献   

18.
“民主与科学”是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教育管理的方法。他说:“我没有什么新方法,只是思考70年前‘五四’运动提出的口号‘科学与民主’,并诚心诚意地将其运用于班级管理,结果使我和学生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思想解放与个性自由,从而提高了工作与学习的效率。”魏书生用“民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靠“科学”来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为什么我们用魏书生“民主与科学”的方法管理班级、管理学生,却收不到他的效果呢?为什么没有他那份自如与潇洒呢?带着这些问  相似文献   

19.
1984年,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在全省教育战线向魏书生同志学习》的决定。有人说:人还活着,省委、省政府就能做出决定,这真是太有魄力了,也真是了不起的荣誉啊!当时,魏书生任教导处副主任,还担任两个班的语文课,任两个班的班主任。一年中,除了这些本职工作,他还外出开  相似文献   

20.
魏书生语文教学改革的社会学观肖建民著名语文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魏书生同志“不仅是个语文教育家,还可以把‘语文’二字去掉,说他是个教育家。”①这个评价是非常恰当的。其实还可补上一句:魏书生同志还是一位社会学家。近十年来,人们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