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在平衡与失衡两种状态间交替转换。为解决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失衡问题,文章构建了制度建设与规范机制、数智转型与赋能机制、资源建设与整合机制、文化浸润与驱动机制、信息反馈与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2.
指出泛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系统的稳定性和微观层面的具体应用是相关研究的重点;在界定泛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泛在网络的特点与信息生态理论,提出泛在网络中信息生态因子的构成模型,并运用协同学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构建泛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模型,且进一步阐述模型内的价值链、信息群落与各生态因子间的关系,最后分析泛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失衡的危害与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3.
网络是个万花筒,网络中的美也独具特色,如何审视网络审美的内涵,是当今文化发展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网络审美的传播基础出发,集中探讨了网络审美的标准,进而深入分析了当今网络审美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4.
网络数字影像是有着特殊审美意蕴的网络艺术形态,它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虚拟现实及超现实的功能审美,在线交互的活性审美和随机创意的个性审美。网络数字影像既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开发,又需对技术持以清醒的批判和警觉。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网络舆论运行过程和功能效应,诠释了网络舆论生态平衡与非平衡,探讨了网络舆论热点话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Internet环境下信息生态系统(IIES)失衡现象,对信息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用成本-收益范式分析IIES中重要构成要素“人”的行为规则,揭示Internet环境下信息生态系统演化模型(IIESEM)其内在演化动力;根据IIESEM模型,从信息计量的角度,揭示信息生态系统失衡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网民数量不断增长,网络流行语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它与大众的审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近年来它的盛行也反映出了大众审美所出现的诸多问题,例如审美思维的从众化、审美趣味的世俗化,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不仅有个人的、媒体的因素,还有社会的影响,本文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意见以促进大众审美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下的网络传媒文化参差多态、丰富多元,但审美格调整体上有待提高。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主流媒体作为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公共决策的参与主体之一,承担着包括审美治理在内的社会治理责任,其进行网络审美治理的有效路径包括感染、批评、示范等。但在当下的网络空间中,主流媒体的审美治理实践仍显被动,存在主体缺位、参与滞后等问题。在理解网络习性的基础上,主流媒体应当以个体化的姿态参与网络互动,以视频化的形式带动受众沉浸,从而扩大网络声量,实现审美净化,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9年初,国务院新闻办联手广电总局等7部门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专项行动,近两千家经营色情和低俗内容的网站被关闭。此次整治行动的力度之大、态度之坚决,一方面表明了政府对网络问题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国目前网络生态失衡的严重性。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系统一旦失衡,势必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网络给现代人带来前所未有的自由,但是自由不意味着放纵,对网络的滥用极易使网络荒漠化,所以,在发挥网络便捷功能的同时,要注重网络生态的维护和构建。  相似文献   

10.
吴雁 《青年记者》2009,(12):30-31
美学家海德格尔强调“人诗意的生存”,然而作为主体的人在当今网络的世界里,其知、情、意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从“心理一隋”、“道德一意”、“法制一知”三个层面对网络传播进行审美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11.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问题。文章从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非平衡的客观性出发,分析了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生态链构成及其运行过程,从自治和他治的视角研究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一方面要以有机体的方式(即自治)实现系统自身各构成要素的运行和调整,另一方面也应该利用必要的外力(即他治)对系统进行必要的调控和监管。  相似文献   

12.
网络数字影像是有着特殊审美意蕴的网络艺术形态,它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虚拟现实及超现实的功能审美,在线交互的活性审美和随机创意的个性审美。网络数字影像既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开发,又需对技术持以清醒的批判和警觉。  相似文献   

13.
网络传播领域存在工具理性至上现象。网络在不断推出新工具的同时,与之对应的社会责任并不匹配,理性与非理性充满博弈。正视工具理性的积极取向,不意味着对其呈现的极化倾向可以忽视。在传统传播市场和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有待新的理性出现和实践美学意识的介入。  相似文献   

14.
界定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生态化程度的内涵,从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系统协同、可持续发展5个方面构建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生态化程度的测度指标体系,强调指标的可定量测度性,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提出每一个末级指标的具体测度途径和方法。基于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分析,得出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生态化程度的测度模型。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带来的信息爆炸和信息矛盾的加剧,网络信息生态结构发生了急剧变迁,围绕信息环境恶化的网络信息生态危机也日益凸显.所以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进行评价和治理成为大势所趋,而评价又依赖于一套全面、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结构,同时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念、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从外生态和内生态两个层次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建构,旨在探寻影响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各个因子并予以全面、系统、详尽地展现.最后对评价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释了网络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内涵与标志,分析了生态化程度测评指标与系统进化标志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解析出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进化条件,并分析系统进化途径与进化路线.最后,提出了促进网络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传播时代数字语境下的艺术创作与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波  张嘉  宁宝玲 《新闻界》2007,(2):63-64
一、网络传播时代艺术创作特点网络的力量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革是毋庸质疑的,有人说,艺术是一面镜子,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艺术就会有怎样的反映。具体说来,网络传播时代的艺术创作有着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石勇 《大观周刊》2012,(31):167-167
生物生长需要特定环境,在特定环境中,生物之间相生相克、平衡发展,形成复杂的生态群落,构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农作物也是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生长的,笔者研究了农田生态系统与天然生态系统,发现它们存在很大差别,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差别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有利于调整农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杨佩 《报刊之友》2014,(4):147-148
网络媒体作为新兴大众文化转播载体,其所引导的网络文化不仅具有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还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结构与意义。网络文化的审美的独特性在于去崇高化、自我丑化、虚无化等特点。网络文化的审美还突出体现在审美文化作为社会感性文化发展过程中暴露的缺陷。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这是现代化文明必由之路。只有经过在网络文化中的反思才能使文化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周玫 《新闻知识》2013,(1):15-17
当今时代,科技的进步使网络审美生态系统得以建构,加速了新的审美内涵的形成,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在审美主客体关系上,网络传媒审美反对作者与读者简单的授受单向度过程,强调两者身份合流;在文本的存在问题上,网络传媒没有即在、现成的文本,文本是读者与作者交互性的建构物;在文本间的关系上,复制技术模糊了原作与复制品的关系,文本间是一种拟像生存;在审美的期待功能上,网络传媒的审美精神表现出嬉戏性和回归游戏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