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千年的首个国庆,举国欢庆,人们尽情地享受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各商家不失时机借节造市,取得“爆棚”业绩,节日新亮点——节日文化市场上,各类“文化大餐”也大受欢迎。然而综观报业,人们遗憾地发现:报纸,并没做好“节日”这篇大文章。 国庆期间,许多报纸休刊或减版,呈现“放假”的松驰状态。上至国家大报下到地方报纸,其大多数的声音都比平时微弱。许多报纸休刊两天至三天,其他几天减版一半,有的报纸甚至整个长假七天都  相似文献   

2.
红红火火的“五一”假期热热闹闹地过去了,长假快乐着我们的生活,并使“假日经济”真正浮出水面。对于媒体来说,假日的宣传如何搞好,又经受了一场实实在在的考验。“假日经济”的出现从总体上来看,可以说是形势使然,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财力的增长。同时,不少媒体节日前的大力造势,可以说也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与节日前的“起劲”相比,节日期间的不少报纸仍走上了减版的老路。除了5月1日、5月2日国要闻较多有的报纸未减版外,5月3日至7日,一些大报和党报几乎都减少了版面;某些晚报则要好一些,新民晚报…  相似文献   

3.
今年春节长达七天的假期,许多报纸是在减版或休刊中度过的。节日过后,或许我们该冷静地思考一下,报纸究竟应怎样面对长假期?毕竟,今后每年我们都将面临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期。 一、节日报纸出版现状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表明,假日读者也要看报。  相似文献   

4.
李军 《新闻前哨》2002,(9):23-23
节日新闻版,顾名思义就是节日期间报纸各新闻版块的新闻报道内容。众所周知,在一年365天中,有许多重大的节假日,从元旦开始,“三·八”、“五·一”、“端午”、“中秋”、“国庆”、“春节”等,一年中有数十个节假日,有的节假日的假期长达一个星期,如春节、国庆等盛大而传统的节日里,放假时间较长,无疑会造成新闻版的稿源缺乏,质量下降,给报纸的出版造成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5.
杨华 《新闻采编》2004,(3):44-45
目下,许多读者反映:一到星期六,报纸全克扣;一到星期六,报纸拼拼凑,这指的是许多地(市)级报纸调增星期一至星期五的版面数,调减双休日的版面数,有的从24版减成16版,有的从20版减成8版。这使许多读者感觉到双休日的报纸在数量上被克扣了,在质量上被糊弄了。  相似文献   

6.
1993年,报纸出现一股扩版热。中央一级的不说,单说省报,就有近20家扩版。1994年,眼看又是一个扩版热。人民日报将星期二、五的8版改为12版,省级综合报纸8版将普及化;不少地市及部门报纸四开改对开,不少地方还办了新报。  相似文献   

7.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逢像“元旦”、“五一”、“国庆”之类的重大节日,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些日报,便会不约而同地自行放假过节。其间,报纸不是减版,就是干脆不出。如今年“五一”,某中央大报由原来的8版减至4版;一家省报此日照常,但5月2日却由原来的4版减少为2版;一家市报有报,但却在一版登了一个小启:本报职工“五一”休假,2日无报。这三种报纸,都是手头碰到的,还有无类似情况,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8.
汤晓荣 《传媒》2000,(7):7-8
监督报纸的规范出版,审批报纸的临时增版增期、减版减期,是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日常性管理工作。近年来,我国报业空前繁荣,发展迅速,竞争日趋加剧。为了应变市场,增加信息量,增强时效性,争夺读者,加大发行量和增加广告份额,于是报纸出现了“三多”情况。 一、临时增版多。目前,我国的多数报纸已完成了从对开四版至对开八版的扩版进程,一部分已扩为十二版二十四版,经济发  相似文献   

9.
每逢节日,尤其春节、“五一”、“十一”三个7天长假,自费订阅报纸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休息在家,正是阅读报纸的最佳时间,可是,电视热热闹闹,报纸却是冷冷清清,不是缩版就是休刊,几乎读不到报纸,多花或白花了7天的报费,尤其2月份花一月的报费,只能读到21天报纸,这合理吗?节日报纸缩版、休刊,几十年如此,见怪不怪。但是,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角度来审视这一做法,它的合理性就有可置疑之处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法律责任》一章中,明确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销售的商品数量不足的”…  相似文献   

10.
按照报纸编辑学所论,横排报纸的一版头条是具有最强势的版位。大概正是这个原因,办报的人,上上下下,都十分重视抓一版头条,可以说,一版头条这块园地乃是“笔家”的必争之地。然而,笔者发现,不少读者并不象我们办报人这样关心一版头条。为数众多的人从投递人员手里拿到报纸后,往往不是先看一版头条,或只扫一眼,便到“上右”或“下  相似文献   

11.
辛业华 《新闻世界》2009,(10):58-60
香港报纸的口语化趋势变成了香港报纸的一个特色。近年来,香港报界兴起了一股用口语化词句写新闻报道的趋势,特别在港闻版和副刊版,不少报道大量运用或夹杂了口语化特色极浓的粤语方言和英语单词。这种口语化写新闻的方法虽然有时并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但仍被大部分香港人所接受,不少香港人还把它看成是一种新兴潮流,认为报纸这样做有助于增加读者的认同感和投入感,同时也能够提高报纸的销量。  相似文献   

12.
刘迎南 《新闻传播》2004,(10):31-33,35
在美国,主流报纸平均厚达115版,香港主流报纸平均厚达60版,而在我国大陆《精品购物指南》和《计算机世界》也分别创下了100版和200版的纪录。随着“厚报时代”的来临,都市类报纸所容纳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在信息海洋中新闻价值被人们渐渐弱化,甚至不少人  相似文献   

13.
邱继臣 《军事记者》2001,(9):23-23,27
“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节日期间部队放假,爱读报的官兵很多,精心办好节日版十分重要。我在组织报纸节日版宣传过程中,辛苦之后有喜悦,喜悦之中亦有一些遗憾。  相似文献   

14.
增版还是减版史占旗实行“双休日”工作制度,报纸应如何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如何适应读者的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很有必要,本文不谈报纸内容,而着重就版面设置,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实行“双休日”工作制度,人们的休息时间多了,报纸应增加版面,...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我国,一年中有近1/3时间为节假日。节假日期间读者改变了工作日的读报习惯,报纸零售量大幅下降,广告也相应减少。多家报纸在节假日纷纷减版。如何抢回节假日市场?今年4月21日起,深圳特区报社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指导,再度改造周末版,扩版增加内容,周六、周日均出32版,报纸销售非但没有萎缩,周末报纸零售反稳步增长,广告也有50%以上增幅。 深圳特区报此次改版,体现了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16.
武义报于去年12月1日开始周二报改周三报试刊,今年1月1日正式改版。从试刊开始就确定第一版必须以“精耕细作”为要旨,在版面质量上力求有新的突破,在学习吸收其他报纸长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扩大信息容量。国家新闻出版署制定的《<报纸质量管理标准>实施意见》规定四开报纸要求一版不少于7篇。但是武义报头版的新闻量基本上都在11篇以上,最多时达16篇,远远超出国家新闻出版署的规定。为了达到多发短消息的目  相似文献   

17.
报纸是信息传播的载体,这个载体能载多少新闻信息,直接关系到报纸质量和读者利益.一张报纸,各类信息都有,不同的读者就都能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看的人就多,这张报纸就有可读性.因此,加大报纸的信息量既是增强报纸可读性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当前和今后要注重的着力点.近几年,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全国不少小报改大报,大报增刊扩版,非日报改日报,这对加大新闻信息量起了重要作用.但不少报纸只注重用增加或扩大信息载体来加大信息量,却忽视了每期报纸和稿件自身信息量的增加,这不能不说是近几年报界出现的一个令人不可忽视的误区.笔者曾作过这样一些调查:有些地市报在还是四开四版时,每期每版信息量都大,仅要闻版每期发稿就达15件左右,有的高达17件以上.但在改为对开大报以后,仍然只有这么多,有的甚至减少了.改大  相似文献   

18.
在金融危机、成本上升、广告收入和读者减少的背景下,美国报业经历了严重的危机,包括报社倒闭、大量裁员、股价下降等。除了报纸减版和瘦身等措施,美国报业还尝试通过网络电子版、电子纸和移动多媒体等方面实现数字出版,这对于我国报业的数字化和多元化经营很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在审读2006年第四季度维吾尔文版《乌鲁木齐晚报》、《新疆法制报》、《亚洲中心时报》、《伊犁晚报》当中,感觉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质量上,以上4种报纸都非常吸引人,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好像坐家里就看到了全世界全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我感觉这4种报纸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上了新台阶。一是内容有了很大拓宽,用的稿件具有指导性、新闻性、真实性、时代性,可读性。这主要体现在栏目设置的丰富多样,内容更加贴  相似文献   

20.
潘凯雄 《传媒》2001,(2):20-20
报业大战已是传媒竞争中不争的事实,而各报拚杀的基本战术之一便是扩版。你方扩罢我登场,你8版我就来个16版,你12版我就24版……如此这般,稍有一些发行量的报纸现在每天坚持出8版的已不多见,且不说遇上特定节日来个50版、100版,就是在平日里,30几版、40几版乃至50版、100版的也不鲜见。一份日报,其厚度不时超过杂志,但定价却绝对低于杂志,叫你爱也不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