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相互探讨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2.
课堂"意外"是把双刃剑,处理得好,满堂生辉;处理不好,课堂逊色.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因为缺少丰厚的数学素养,当课堂"意外"降临时,不能从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等核心要素来把握教学方向,使得课堂出现混乱.因此,教师上课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不但要钻研本课教学,还要把本册教材及本学段的课标精神领悟透彻.  相似文献   

3.
周晔芳 《教师》2010,(10):40-40
情景:一位英语教师正在教学“Who is he/she?”这个句型,有个学生迟到了在外面敲门,这位教师打开教室的门,学生们议论纷纷,窃窃私语。教师无法正常上课,非常恼火。这是一个真实的教学情景,如果这种现象是发生在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的课堂上,那一定会是一种巧妙处理后的场景,教学效果肯定不同。  相似文献   

4.
5.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运用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要善待课堂中的"旁逸斜出",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教学资源,牢牢把握动态生成,引起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让我们的课堂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6.
正在一次语文公开课上,我正运用精心设计的课件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着《家》这一课。当教学进入尾声时,我让孩子们拓展说话:"你还知道谁是谁的家?"这时,不少小手举了起来……听着孩子们精彩的发言,我的心里格外高兴。也就在此时,我突然听到下面有个压抑不住的声音:"沼泽地是死人的家。"尽管声音很轻,可还是被同学听到了,课堂上随即响起一阵哄笑声。原来是班上一向表达能力很弱的小晨,竟然在公开课上说出了这种突兀的答案。因一时难以评点,我的眼神掠  相似文献   

7.
"意外",顾名思义是意料之外,即课堂中发生教学预设之外的偶然事件.面对课堂教学中突发的种种"意外",教师应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加以处理和利用,使之成为动态生成的资源.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浅谈课堂意外的产生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动态系统,总是会有一些学生的思路不在教师预设的轨道上,意外地给教学进程制造了诸多困境,让教师大为头疼。面对这些意外,教师要机智应对,以意外作为教学起点,释放课堂精彩。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意料之外,有些是有价值的,有些是没有价值的。如何避免无价值的瑕疵,捕捉有价值的亮点,让预设与生成达到完美的统一,让课堂能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现结合自己教学中具体实例,谈谈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11.
12.
教学细节稍纵即逝,要靠教师去捕捉。它犹如课堂的精灵,倏忽而至,稍纵即逝,让人始料不及。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小心把握。本板块呈现的案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当“意外”出现时,教师没有置之不理,也没有简单化处理,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以此为契机,巧妙引导,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或让学生再次读书,在读中寻找答案,加深感悟;或动手操作,在探究中解决问题;或组织讨论,在思维碰撞中修正和丰富认识……教学因意外而精彩,因真实而成为不可替代的一段师生生命发展的“历程”。这,看起来是一种教育机智,它的背后,其实是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念在支撑。教学细节藏得很深,要靠教师去发掘。细节犹如竹笋,每“剥”一层,就有一段“鲜活”呈现出来。教师若能一层一层“剥”下去,课堂就会精彩不断。能“剥”到什么程度,全看教师的功力。本板块中,教师在细节的处理上都没有浅尝辄止,或巧妙转折,于“惯常”处拓开一片新天地;或深度发掘,引发“认知冲突”,在讨论中步步深入;或将细节做大,由单纯的“知识教学”提升到“三维目标”的整合,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睁大发现的眼睛,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深入发掘细节中蕴藏的教育资源,我们的教学就会因之而充满生命的律动,课堂就会因之而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相互探讨的互动过程.因此,思维的流动不再是单向的、封闭的、一元的,而是多维的、开放的、多元的,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相互碰撞、接纳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  相似文献   

14.
一、案例背景这学期我在学校的全员赛课中上了一堂英语对话公开课。当时,校领导率老师前来听课,听课老师约有20人。为了这公开课,我通过备课、磨课,自己上课的技艺得到不断锤炼。而后,通过老师听课、评课,并向我提问题的方式,使我对课堂教学也有了新的感悟、新的体验,并且觉得这样的教研活动很有时效性,让大家对如何处理课堂中出现的意外得到共识。下面,我就来谈谈这次公开课教研活动中,这堂课中的意外以及它带给我与听课教师的收获。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平等相处、真诚交往、共同探讨、交流获得知识的互动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思维的流势不是一味由教师流向学生,而是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接纳,因此,随时可能发生一些教师事先没有预料的事情,打乱预设的教学思路。那么,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教学“意外”呢?对教师来说,都会担心“意外”让自己在课堂上下不了台,担心“意外”改变教学设计的“严谨与流畅”,于是往往对学生的“意外”视而不见,这是违背教学本质的做法“。教学应该是一种‘沟通’与‘…  相似文献   

17.
18.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来挺进的路程,是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愿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想这句话中"意外"的意思应该是意料之外或课堂预设之外所发生的一些事或情景.诚然,预设很有必要,但再好的预设,也抵挡不住生成的"诱惑"!在心理课堂上,意料不到的事情更是经常发生,这是因为心理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是一种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心与心交融的, 思想与思想碰撞的,富有"生成灵性"的课.内心的触碰总会生成一些深层次的感悟,很多东西是无法预设的,你永远不可能完全知道下面将会发生什么.  相似文献   

19.
一位教师教学<人类的老师>一课,正专心致志地向学生介绍有关仿生学的知识,科学家怎样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怎样根据大头鲸"流线体"的外形改进船体的设计……突然间,一只蜈蚣进入了教师的视野,它正在教室的窗帘上灵活地爬来爬去.  相似文献   

20.
问玉青 《文教资料》2010,(8):146-147
当“意外生成”翩然而至时,教师只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全体,着眼发展,充分利用这一宝贵教学资源,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使课堂充满灵感的火花和生命的活力。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有效利用课堂“意外生成”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