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涛 《现代语文》2007,(8):22-23
1.概说 所谓歧义,简单地说就是指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是一种"语富"现象."歧义"是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都存在的一种重要语言现象.歧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误解的麻烦,也为文学作品的魅力增添了奇妙的一笔,所以我们要了解歧义,掌握它的结构类型、产生原因、运用等几个方面的规律,以使它更好地为我们所用.  相似文献   

2.
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Kess和Hoppe在其专著《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一书中甚至提出“语言无处不歧义”的观点。他说,“Upon careful consideration,one cannot but be amazed at the ubiquity of ambiguity in language.”在语言中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Kempson指出:“词和句子都可能含有一个以上的意义。”而英国Leech则将歧义定义为“一个语言项目具有一个以上的认知意义”。因此大部分语言工作者都普遍相信,当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其深层可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释义,则会出现歧义(ambiguity)。在语言运用中,我们也会发现在大于句子的语段和语篇中存在歧义现象。因此,本文认为,不妨把歧义理解为“一个语言项目(包括词、句等)或一个语篇(一首诗,一段叙事,一则广告)具有两个或多于两个含义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3.
歧义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较为复杂的普遍的现象,它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包括词句等)缺乏清晰性,意义模棱两可,具有两种或多于两种意义,从而产生的语义理解分歧的现象。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语言的歧义现象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语言学家、学者对英语中的歧义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们从英语语言、语义的角度对歧义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徐佳佳 《文教资料》2006,(21):120-121
语言学家普遍认为,歧义现象是指一个句子的含义模棱两可,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本文将从语义学角度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分类;剖析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并指出歧义在语言运用中的一些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句法的多义在汉语中不是偶然的现象,只是有些多义结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会造成歧义。本文认为造成歧义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结构层次不同。(2)结构关系不同。(3)语义关系不同。根据句法结构歧义现象产生的因素,可以采用层次分析、结构关系分析及变换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句法结构,从而消除句式内部隐含的歧义现象。  相似文献   

6.
歧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同一个词组或同一个句子可能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的特殊语言现象。根据层次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歧义:词汇歧义,结构歧义。本着重探讨结构歧义及其可能的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英汉语言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探讨如何消除语言歧义产生的负面影响、发挥语言歧义积极作用的有效方法。方法:从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境歧义和语法结构歧义四个方面对英汉语言歧义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引起两种语言歧义现象的原因和特点,结果:中英文化差异引起语言歧义现象的产生。结论:各种语言歧义现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并非所有的语言歧义都需要消除,因为语言歧义可以作为一种制造幽默的手段,用于相声、广告等言语交际形式和文学作品中。  相似文献   

8.
李健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3):136-138
歧义在英语中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歧义指“一个语言项目(包括词、句等)或一个语篇(一首诗,一段叙事。一则广告)具有两个或多于两个含义的语言现象”。本文将主要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蓄意歧义(intentional ambiguity)和无意歧义(unintentional ambiguity),并分别结合教学实践加以分析举例。  相似文献   

9.
一、英语歧义现象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我们虽然不必极端的理解歧义的普遍性,但其在语言中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Kempson指出:"词和句子都可能含有一个以上的意义。"而英国Leech则将歧义定义为"一个语言项目具有一个以上的认知意义"。因此大部分语言工作者都普遍相信,当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其深层可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释义,则会出现歧义(ambiguity)。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歧义现象是指会让人产生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理解的语言现象,它常常会给我们的交际带来某些不便.但歧义又是现代汉语中很常见的语言现象,而且我们发现有的歧义现象比较容易辨识,而有些歧义现象却很难被发现.  相似文献   

11.
英语歧义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英语口语还是书面语,常会遇到一个词汇或句子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含义的语言现象,即所谓的英语歧义现象。歧义现象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一方面,一语多义给人们思想的沟通带来一些困难和不便,从这个角度讲,应尽量避免歧义现象在话语中出现。另一方面,歧义现象并不总是消极的,人们可以利用这一现象达到某种语言效果,丰富人类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中广泛存在歧义问题。歧义使语言能够表达丰富的内容,从而使其成为有效的交际手段;它是一个表达式具有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或解释。语言的表达式与意义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一对若干的关系。语言的语义内容是无限的,大到人的想象力所能及的范围。使用有限的表达式表达无限的语义必然产生多义性,而多义在语言使用中常常导致歧义。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对歧义现象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单纯从语言学角度看,歧义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上,音系和词汇方面造成的歧义范畴只局限在句子的个别词上,可称为局部歧义。语法方…  相似文献   

13.
汉语常见歧义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玲 《平原大学学报》2004,21(3):103-104
歧义是指一句话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汉语中歧义的产生,有语境的原因,也有语言自身结构的问题。歧义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消除。  相似文献   

14.
歧义是语言使用中的客观现象:指同一个语言结构表达两个或多个意义的语言现象。歧义的这种模棱两可、意义不确定的独特特征,通过双关这一修辞方式被巧妙地运用到广告语言当中。本篇文章将探讨歧义的定义,并讨论歧义与广告语言的关系,以及歧义借助双关在广告语言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许长岭 《现代语文》2006,(1):127-127
我们平常说话、写文章要语言明确。要做到语言明确,就要避免歧义。所谓歧义就是同一语言形式有不同理解的语言现象。歧义也是产生语病的原因之一,1998年全国高考第七题作为专项知识进行考查。可见对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现象”有必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交际中有时会碰到一些表达两种或更多不同意义的语句,这些是英语的歧义语句。歧义语句往往给语言的精确表达和信息传递造成困难。然而歧义不完全是一种消极的语言现象。利用语言结构内部的矛盾所产生的歧义表达各种各样的感情,取得特殊的修辞效果,这是英语歧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语言形式能传递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这种现象称为歧义.歧义分为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本文对歧义的各种产生因素及可利用的排除方法进行浅析,同时,歧义也有其实用价值,它是产生幽默的常用手段.  相似文献   

18.
王莉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3):124-126
一个语言符号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时就会出现歧义或语义模糊现象。广义上来说,语义模糊包含了歧义现象。但两也存在区别:歧义是孤立地对语言符号进行解码时产生的,借助语境很快便消失;而模糊现象是语言符号内在的语义不清晰和不明确所造成的,是语言的内在特征,有语境也不一定能消除。  相似文献   

19.
歧义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语言现象.英语的歧义现象在使语言活泼、生动有趣的同时,也给交际带来困难.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四个方面对英语的歧义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歧义是英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虽然给人们彼此交流带来了障碍,但它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文章着重对歧义现象中的蓄意歧义和无意歧义进行了探讨,并就消除无意歧义中的不合理歧义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