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家滩文化的主体源于东夷部族的大汶口文化,凌家滩文化中的太阳崇拜、鸟崇拜是东夷文化中最为突出和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凌家滩人的龟灵崇拜是对大汶口文化中龟灵崇拜的继承与发展;凌家滩遗址中某些器物直接脱胎于大汶口文化。凌家滩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以大汶口文化为主体,吸纳皖中地区古老的土著文化,同时融合了周边的史前文化,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从凌家滩文化来看,至迟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东夷族群便已较大规模地迁徙,其中南移至凌家滩的一支成为皖中地区东夷的主要族群。  相似文献   

2.
东夷集团是秦汉间所称的上古时代中国人的三个主要来源之一,分布在今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和河南东部地区,包括太昊、少昊、颛顼和蚩尤等诸族系,他们在诸多方面创造了领先于其他集团的灿烂的文化成就,主要包括伏羲作八卦、颛顼"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以韶乐为代表的东夷乐舞、史前最发达的制陶技术和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的陶文等;在中国上古三大集团中,东夷集团早于黄河中游地区的五帝时代,而于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时代率先脱离史前社会进入国家社会;东夷集团在五帝时代和夏初的夷夏联盟中占据重要地位,虞舜、皋陶、伯益和后羿等东夷首领在夷夏联盟中与华夏集团平分政权.但在战国以后所形成的"黄河中游地区(中原)是中华民族古文明的摇篮"等观念的影响下,东夷集团在中国上古史中的重要地位长期未得到足够重视,东夷文化落后论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传统的东夷文化落后论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东夷集团在中国上古史中的重要地位应予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磁山、裴李岗文化在豫北、冀南地区广泛分布,鲁西的北辛文化与磁山文化中后期重合,直接影响了后冈一期文化的崛起。后冈一期文化是东夷文化,在与西来的半坡文化碰撞中退居到雷泽东部地区。庙底沟文化与后冈后期文化在豫北冀南地区融合,成长溶入河南龙山文化,而退居山东地区的后冈文化受庙底沟文化影响,发展为大汶口文化,最后成长为山东龙山文化。从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可发现这一变化的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4.
齐文化起源于史前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形成于西周初年的姜太公建立齐国,可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齐文化包容东夷文化、管子学、稷下学、齐兵学、天文学、医药学、齐派经学等,具有开放性、变革性、务实性、兼容性、思辨性、尚法制等特点,可谓博大精深,影响巨大.因而对这一古老而辉煌的传统地域文化的研究,是一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学术界近三十年来关于东夷文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东夷文化的内涵,史前东夷文化及其地位,东夷与华夏族、汉族的关系,上古王朝与东夷的关系等四个主要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了介绍和梳理。  相似文献   

6.
试论先秦时期东夷文化与华夏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先秦时期东夷文化与华夏文化的关系。从狭义的华夏文化(中原文化)来看,东夷族曾创造出比中原华夏文化先进的史前文化,并积极影响着中原文化的形成;商朝以后,中原文化在吸收了东夷文化以及其它文化发达起来以后,开始反转过来给东夷文化以巨大的影响;西周时期,东夷人的光辉灿烂的史前文化逐渐被融合到齐鲁文化中去。从广义的华夏文化来看,东夷文化与中原文化并列,属于组成华夏文化的一个子文化。  相似文献   

7.
音乐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与当地文化有密切关系。山东东部作为东夷文化腹地,是中国礼乐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虞舜作为东夷部族的首领,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发展,尤其是《韶》乐的创作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创造凝结了东夷部族世代的音乐文化积累,并体现了东夷族在史前先进的礼乐文化。春秋时期,《韶》乐在东夷族祖居地齐国开出最绚丽的花朵,在中国音乐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是驰名中外的大汶口文化命名地,发现于1959年.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曾先后三次发掘.并出土大宗文物。它那明确的文化发展序列、相对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两次社会变革的非凡经历、日鸟结合的图腾崇拜以及与早期泰山文化的渊源关系.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借助大汶口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辟建大汶口遗址博物苑(馆),“古为今用”.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有着较为丰富的史前遗址旅游资源。贵州史前考古,开创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迄今已发现的古人类文化遗存近百处。贵州史前文化的特点是:遗址多、时间系列全、材料丰富、文化内涵新颖多样。贵州史前文化遗址,多分布在贵州中部至西北部的大半个省区。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遗址代表有黔西观音洞盘县大洞。大洞遗址保存了30万年前人类活动的遗物,遗址的发掘,曾被列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之首。中期遗址代表有桐梓岩灰洞、水城硝灰洞、毕节扁扁洞。晚期遗址代表有兴义猫猫洞、普定穿洞。已发现的旧石器时…  相似文献   

10.
古陈(今河南淮阳一带)是中华人文始祖太昊吴伏羲氏仰观俯察、开物成务,又是神农继起,教民稼穑,开辟远古农业的地方。至今,在太昊故都的废墟上仍散留着许多远古时代的文化遗存。据考,大汶口文化为少昊氏部族所创造,又太昊在前,少昊在后,并且二者同为东夷部落的先祖;至少昊强盛之时,太昊已经衰落。所以,在大汶口文化强盛之前早已相当发达,乃至衰落的贾湖类文化,则为太昊伏羲氏所创。太昊伏羲文化为大汶口文化之源;古陈是中华古老文明的摇篮,又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