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政府"是指在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应对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促进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及具有较高治理能力的政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府能力的有效性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强政府"则成为各国的普遍诉求。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实现政府职能的科学再定位,而"强政府"模式则是我国政府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斯密的国家建制模式应该是大社会 强政府。脱离公共利益渠道和社会的政府,虽然拥有强悍的外表但却没有强悍的真正的政府职能。强政府是基本职能十分出色和廉价的政府。强政府的标志不是强权和体积,而是政府对自身利益的自觉约束和克制,是政府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自觉职守,是政府对自己社会神圣角色的定位,是热衷于公共事业的自我献身,是戒除不自觉进入功利角色的巨大决心,是政府自行克制权利和职位市场化的制度革新。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政府与社会关系正在发生着变化。政府与社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存在着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论文论述了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着四种不同模式的政府与社会关系,同时总结现代化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共同规律,回顾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变迁过程,要改革我国的政府与社会关系,就要建立起“小而强政府,大而强社会”的模式,建立起政府与社会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强政府、弱市场"到"强政府、强市场"的过程。当前,采取"强市场、强政府"模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理性选择。要建立成熟的、高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高效善治政府;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有序发展第三部门。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强政府、弱市场”到“强政府、强市场”的过程。当前,采取“强市场、强政府”模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理性选择。要建立成熟的、高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高效善治政府;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有序发展第三部门。  相似文献   

6.
政府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类型分为6类模式。政府发展目标应根据具体国情和社会发展目标制定,政府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全方位的深化改革。我国的政府发展目标依次是积极政府和强政府,分权政府和小政府,治理型政府和高效政府。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必须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在各级政府中,县级政府作为基层政府,是建设新农村最直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负有最直接的责任,因此,创新县级政府治理模式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我们应该在“强政府一大社会一强服务”的取向下,构建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社会协同的多中心治理的参与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的客观环境使一个强政府的存在具有应然性。在挑战面前,对强政府应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从政治学的角度,评价强政府的客观标准有三个:合法性标准,有效性标准,合理性标准。转型期衡量这些标准应以公正和和谐为基本前提,同样,实现实现公平正义及人的全面发展正是转型期强政府追求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9.
政府权力的大与小以及政府本身的强与弱是教育发展中的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其本质在于政府在哪些方面可以拥有权力以及权力掌握到什么程度,给基层和学校的自主发展能留出多大的空间.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分析的框架和基础.无论在宏观的、理论的层面,还是在微观的、实践的层面,教育改革对市场机制或民主机制的选择应表现出一种一以贯之的逻辑和方向.强政府的实现是符合中国当下教育发展情势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迫切需要政府职能转变,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要求政府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依据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小而强的政府”模式自然是当代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目标模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朱前星 《继续教育》2006,20(7):34-34
一、政府公务员实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政府公务员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决策的参与者、政府决策的执行者,是政府各项工作的生力军。随着政府体制改革发展步伐的加快,政府公务员之间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所以,政府要发展,要提高服务质量,政府公务员的质量是关键,是根本,是决定的因素。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政府公务员队伍必须融入政府的整体发展,成为政府发展的中坚,在政府组织的带领下,通过公共管理活动等具体的政府工作,充分组织和利用好政府内外的各种条件,合理的安排人、财、物等公共管理措施的实施,才能使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才能充分调动…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现代市场经济自觉到自发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经历了自由放任的古典市场经济——市场失灵——国家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的自发到自觉的历程。我国在建立现代市场经济时,由于面临着与西方发达国家当时十分不同的情况,因而要走自觉到自发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形成道路,即由政府强作用——市场经济的培育——政府弱作用的道路。在自觉阶段主要发挥政府的自觉作用,在自发阶段主要发挥市场的自发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现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并对其优劣势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政府与社会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我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实行"强政府强社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设高教强省是我国高教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省级政府统筹权则是建设高教强省的必要条件。加强省级政府的统筹权,就是要加强省级政府对本地区高等教育的统一筹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的权力,应遵循权责统一、权力均衡及统筹与决策统一原则。为此需重新明确中央和省级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权限。  相似文献   

15.
股票市场是发达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发展需要以社会化的融资需求、高度发展的信用水平、产权清晰的股份公司为基础。中国股票市场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在市场发育的基础条件不具备的背景下,政府出于为国有企业筹集资金与转换经营机制目的建立起来的,股票市场具有强外生特点。强外生的股票市场对政府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内生需求,政府也提供了明显向国有企业倾斜的制度安排。政府设计制度,导致国有企业的股票发行重数量、轻业绩,并且,政府以不严格监管作为隐性担保满足国有企业上市筹资的行为偏好;在再融资环节不断降低发行要求,为国有企业配股或增发股票开了绿灯;在退市环节搞"拉郎配",为国有上市公司提供了保护伞。当发行公司"领悟"到政府行为的这一特点时,与政府展开博弈,博弈的均衡结果是政府放松监管,绩差公司发行股票。研究中国股票市场政府与上市公司的行为博弈,规范政府行为,对于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国股票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一书从灾害应对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政府在应对灾害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全书揭示了灾害应对影响政府治理方式的内在逻辑,系统考察了中国灾害应对的历史,深刻阐释了灾害应对对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的影响,包括对政府政策、政府管理体制、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影响。全书内容新颖、资料翔实、逻辑性强,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对市场与政府作用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作为经济调节方式,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各有其功能强弱点及不同特点。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健全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努力完善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这种双重调节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元治理是对治理的反思,强调科层、网络、市场治理模式之间的调和。元治理更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强调为实现共同目标政府应履行元治理者职责。为此,政府需要加强内部与外部元治理,构建"强政府—大社会"模式,塑造服务型政府与法治型政府,以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促进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9.
加强县级政府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县级政府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与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仍然存在依法行政的理念不牢固、行政决策程序不完善、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和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强等问题。为此,可以通过强化依法行政理念、健全行政决策机制、严格行政执法行为和健全卓有成效的监督机制等途径提高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要求构建现代化的政府管理机制。在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分析了我国政府管理改革的现实诉求,提出了我国政府管理改革路径,包括构建"强政府-强社会"的政府管理结构;诠释"人民为本"的政府管理价值;探索多元要素参与的政府管理范式;构建"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管理体系,实现政府科学、高效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