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画家梁楷,性格狂放不羁,被世人称为"梁疯子"。中年之后,其继承并发扬了前人之画风,绘就《泼墨仙人图》、《六祖破经图》等墨戏作品,"意思简当,不费装饰",却又表达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2.
朱敬 《兰台世界》2014,(4):21-22
宋代画家梁楷,性格狂放不羁,被世人称为“梁疯子”。中年之后,其继承并发扬了前人之画风,绘就《泼墨仙人图》、《六祖破经图》等墨戏作品,“意思简当,不费装饰”,却又袁达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3.
任洪涛 《新闻世界》2010,(10):153-154
影视剧本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然而,就"出戏"与"凑戏"来讲,多数人却并不熟悉。笔者在分析和体会近期典型影视剧的基础上,提出了"出戏"与"凑戏"的概念,并对其加以概括和解释。希望通过对"出戏"与"凑戏"的解读给影视剧本的创作提供借鉴,同时也希望能对我国影视业的发展有所助益和启发。  相似文献   

4.
宋辉 《大观周刊》2012,(34):58-58
柳琴戏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舞台表演艺术。柳琴戏的音乐唱腔非常别致,地方特色尤为鲜明,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演唱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创造,自由地变化。男腔虽然不如女腔丰富,但变化自如,朴实粗犷,其共同的标志性的特点是句后的拉腔,  相似文献   

5.
自唐以降,弄孔子、戏儒流、渎圣侮贤之优戏表演,绵廷不绝,其尤以宋代优戏为著。它以讹语影带、插科打诨的形式,渎经侮圣、诋贤叛道,戏儒刺奸、讥时揭弊,牵动道德、政治与学术文化的敏感神经,演绎了儒家思想民间接受的另一面,显示了戏剧文化与社会政治渗透消长的态势,以丰厚的文化意蕴,成为早期戏剧民间形态孕育中不可多得的“真戏弄”。  相似文献   

6.
彭芙蓉 《新闻世界》2013,(11):175-176
一个剧种区别于其它剧种的重要标志在于其独特的地域方言及由方言衍生的音乐唱腔。黄梅戏从孕育生成到发展成熟,大约经历一百五十余年,由早期的黄梅采茶歌,发展为今天的黄梅戏,并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本文从黄梅戏故乡—安庆的地域文化对其音乐唱腔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初步探讨,以加深对黄梅戏这一剧种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安顺地戏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其在表演形式、剧目、唱腔等方面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对安顺地戏进行档案式保护,有利于加强中国戏剧文化遗产的抢救,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8.
清朝建立后,具有满族特点的体育项目被带到了中原,冰戏即是其中的一项.冰戏运动在皇宫贵族的推动下得以兴盛,同时也流传到了民间,并得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孙玫 《文化遗产》2010,(1):17-20,108,157
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戏曲改革运动"大规模展开。戏改运动首先是从禁戏开始。意识形态的过度强化,曾使得当年禁戏的行为一度趋于泛滥。1951年5月5日政务院的《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实为纠偏之举。从此,戏改运动的重点就不再是禁戏而是改戏。经"过滤"、"净化"、"去芜存菁"后的传统戏曲,改变了原貌。经几十年之世变,如今的传统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出现历史断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中国,业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告别"意识形态至上",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保护。从禁戏、改戏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姜雪婷 《兰台世界》2016,(2):126-127
通过对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以及张家山西汉早期墓出土的汉简《引书》等文物进行认真的梳理,找到西汉刘安创编的"六禽戏"的源起,以及"六禽戏"创编的导引文化机理和中医文化机理。  相似文献   

11.
苗族蚩尤戏源于苗族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有着数千年的传承历史,以古朴、灰谐、夸张、个性化的表演方式,纯正的民族素材和独特的苗族面具而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纵观苗族蚩尤戏的发展、传承历程,从非物质文化视角提出对其保护与传承的思路,维护地方戏剧的文化发展环境,强化地方戏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拓展苗族蚩尤戏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陶澜 《兰台世界》2013,(23):149-150
文章对于汉代戏车运动的发展演变历史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汉代画像石中的戏车表演的描述,对于当时戏车发展盛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大弦戏主要流行于豫北、鲁西、冀南地区,明代弘治年间已有关于其演出活动的文字记载。该剧种为曲牌联套体,其声腔构成及演出中诸多类似武术杂技的身段特技颇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黄爱华 《文化遗产》2010,(2):95-104
明清乡村演剧,多实行定额戏资制度,乡民常常以人丁或财产数目为依据,按丁口或按财产支出固定数额资金,共同举办演剧。定额戏资体制具有组织严密、操作规范、保障有力等特点,乃民间演剧保持稳定的重要戏资体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例戏是戏,更是仪,俗民更重视仪,闽南地区以吉祥性质的例戏居多,因此,文中提出"吉祥例戏"概念,基于媒介环境学视角,侧重于传播仪式观这一文化指向,阐释其背后深层的文化因素。文中认为"幻象"是戏剧审美传播媒介,乡村吉祥例戏通过一系列充满隐喻和象征的动作、道具共同营造神秘的"幻象",使戏台和祭台所构建的空间所代表的时空意义进入历史的文化范畴,达成人神交流;剧目是宗族意义传播媒介,族群通过剧目实现族群认同感和历史记忆的延伸过程;演员的宗教行为模式是仪式性目的表达媒介,戏曲艺人呈现一整套完整规范化的行为方式,拥有象征和隐喻功能,表达祈福驱邪的仪式性目的。  相似文献   

16.
董亚丽 《兰台世界》2014,(6):143-144
宋代的拔河戏在民间广为流行,并逐渐演化成为一项平民性质的运动,有着丰富的宗教、民俗记忆。宋代的拔河戏不但能表达一种祈求国泰民安的愿望,还能增添节日的气氛,因此受到朝野上下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罗燕 《文化遗产》2010,(4):74-81
清代宫廷承应戏的演出十分频繁,这些承应戏在最初都是为了应合宫廷内的各种民俗节日、朝廷重要庆典等筵宴场合而专门编写的,可统称为"节戏"。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存清宫承应戏的表演本和清升平署有关演剧的档案,以探讨节戏在演出中所呈现的仪式性特征,以及这些仪式背后所具备的宗教性、习俗性甚至政治性色彩。  相似文献   

18.
宋代的拔河戏在民间广为流行,并逐渐演化成为一项平民性质的运动,有着丰富的宗教、民俗记忆。宋代的拔河戏不但能表达一种祈求国泰民安的愿望,还能增添节日的气氛,因此受到朝野上下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学界对"端公戏"此一称谓的"误读"、"误用"可谓由来已久,其个中缘由,主要在于我们惯用戏剧而非仪式的概念来诠解端公戏。事实上,"端公戏"此一称谓本身应做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祭祀仪式;一是戏剧形态,但究其根底,端公戏还是一种仪式存在。端公所谓演剧的部分其实是一种作为仪式的戏剧,它为端公"驱鬼敬神、禳灾祈福"的祭祀活动服务,是端公祭仪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由"鬼神观念——巫术祭仪——个体祭祀效应"三者的双向互动所型塑的端公戏形态结构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特别是西南诸省纷繁复杂、不同称谓的诸多傩戏类型都与此形态结构具有同一性,因而均可纳入端公戏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20.
黄森林 《兰台世界》2012,(27):86-87
中国在四千多年之前就已经将车辆作为交通和作战的工具。到汉代时期,人们除了发挥车辆基本的运输和作战功能之外,又产生了可用于强身健体、娱乐助兴的"戏车"体育休闲游艺活动,且乐此不疲、酷爱沉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