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究《急救护理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5级66名中职生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33例,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模拟人教学工具进行学习,实验组学生采取标准化病人教学与模拟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分析两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护士职业态度得分。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护士职业态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急救护理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职业态度的积极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40名2018级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理实一体方式教学;随机选取4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针对两组学生1学年的技能考核成绩和静脉输液技术的随机操作考核成绩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静脉输液单项技能考核成绩,观察组实施过程、实施后处理与效果总评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SSP教学法的评价,设定的评价项目总体满意度在90%。因此,将学生标准化病人方法应用于"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对临床护理工作情境的体验度,又提升了其人文关怀能力和课程学习效率,同时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模拟病人教学法在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和考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两组学生采用模拟病人教学法和传统病例讨论法进行实验教学,并采用模拟病人法对两组学生进行临床能力考核。结果:实验组学生在与病人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能力测试中,实验组的病史采集正确性、体检正确性、和辅助检查正确性、诊断及处理正确性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室检查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拟病人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并可作为评价学生临床能力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讨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来验证教学方法改变的重要性。主要选取我校2014级和2015级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比较,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采用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讨论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期末理论考试及技能考核成绩、学生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实验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案例讨论式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发现及解决问题能力,教学质量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标准化病人在高职院校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校2018届高职助产专业学生5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25例采纳传统教学法,实验组25例在教学中引入标准化病人,对比两组技能操作、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分、学生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技能操作、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患沟通能力、师生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满意度(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0%),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病人应用于高职健康评估教学中,可显著提高学生考核成绩以及综合能力,且学生接受度较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信联合临床技能竞赛在诊断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徐州医科大学2012级影像医学专业2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信联合临床技能竞赛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两组采集病史均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结束后,通过考试及问卷调查,统计两种教学成果。结果: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联合临床技能竞赛进行诊断学教学的方法对比传统教学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BL结合临床模拟技能练习在妇产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妇产科方向班级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选择同样的PBL病例资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设与病历资料相应的妇产科技能练习;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考试,课后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中概念性题目的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病例分析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理论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实践考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模拟临床的技能操作,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P<0.05)。结论:在PBL课程中导入临床模拟技能练习教学法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引入带教老师扮演标准化病人(SP),进行情景化教学模式改革,论证教师标准化病人(Teacher standardized patient TSP)的教学优势。选择进入临床学习的临床专业学生,分别采取TSP、非SP教学法进行诊断学技能培训,并对教学效果进行量化考核。培训前期两组学生基本情况一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实验组的病例问诊、体格检查、病例分析、沟通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引入TSP进行教学,有助于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过渡,提高临床基本技能。在实践教学模式中TSP发挥着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教师三种作用,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岑雯  寇亮  李幼琴  徐斌  袁甬萍 《科教导刊》2023,(13):138-140
目的:探讨CBL联合SBME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实验组则采用CBL联合SBME教学法。通过理论和实践综合考核以及教学综合评价,评估两组学员的学习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和实践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能显著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高临床思辨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爱伤、无菌、微创意识、提高技能操作能力(P=0.000)。结论:CBL联合SBME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以及岗位胜任力,可在今后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案例式PBL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我校2010级、2009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案例式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课堂讲授。课程完全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调查,分析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及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对比实验组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式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林桃舅  陈喜  胡海岩  邓毅  杜乐 《科教导刊》2023,(20):156-158
目的:基于OBE理念和标准化病人的临床情景教学改革探索。方法:2020级中医本科班进行临床情景教学试点和效果评价,实验组采用OBE理念的标准化病人临床情景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以期末总成绩及调查问卷对比2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课前预习、课中讨论、课后提问、对当前的教学模式感兴趣程度的情况、期末病史采集成绩及医患沟通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OBE理念和标准化病人的临床情景教学改革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水平;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目标,从理论知识向实践成果的教学转化,提升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人文素养及临床综合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种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2月—2012年9月期间2009级影像学专业本科01、02班同学作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分为对照组(n=47)和实验组(n=58),实验组采用多种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并且于期中、期末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使用SPSS软件统计两组学生间的评教结果以及考试成绩差异。结果:多种教学方法组(试验组)理论成绩及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实验组学生对于多种教学法各方面评教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种教学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多种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在临床课程教学中进一步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将2020级药学专业的两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授课,实验组采用多元素融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两组同学的专业课成绩和课程思政表现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综合素养、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成绩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因此,多元素融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药剂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课程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人类发育与遗传学整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中国医科大学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大班250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24人,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126人,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模式。结果——两组学生虽然在考试总成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病例分析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人类发育与遗传学整合课程教学中是可行的,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了微课结合传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80例本科室实习护生进行分组,40例实验组护生采用微课结合的传统教学法,40例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对比两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考试成绩,同时对比两组护生的学习能力。结果:实验组护生在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成绩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记忆力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结合传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考试成绩,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多样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级高职护理班中同为高中起点的4个班按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多样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单一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理论、实践成绩及各项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81.13%的学生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多样式教学法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结论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多样式教学法进行儿科护理教学,可提高学生对专科护理工作过程的认识和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学生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多元化教学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法。在期末考试中用同样的方法来检测两组的临床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并调查实验组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法的认可度。结果:对照组的期末考试成绩(P<0.05)以及临床操作技能(P<0.01)都远不如实验组。结论: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综合能力,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PBL教学法在肾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对医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及临床技能考试成绩等的影响。方法:将在肾病科轮转实习的5年制医学生60名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对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临床实践技能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对带教方式满意度、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查阅资料能力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参与PBL教学后学生们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查阅资料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与锻炼,PBL教学方式得到学生们的喜欢,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PBL教学后学生的理论成绩、临床实践考试成绩明显上升,与传统教学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PBL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抽取2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SSP)教学模式.以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在《中医内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翻转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择我校2012级临床五年制学生共120名,并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n=60)及实验组(n=6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实验组采用翻转教学法教学,课程结束后采用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教学法显著提高内科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