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请和孩子一起看数学课本吧!"这是我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学生家长会上发出的呼吁,也是我作为一名小学生家长,辅导孩子学习数学的心得之一。其实,熟悉数学课本的内容,对帮助孩子学好数学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那我为什么要郑重其事地提出让家长和孩子一起看数学课本呢?这是因为数学课本刚刚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个大课堂,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是我们每个家长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听到孩子一声"我发现了",家长的幸福感是无以言表的。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呢?我在教女  相似文献   

3.
我是个数学不好的孩子,一直以来都是。我见过很多像我一样数学不好的孩子,可是他们都已经上了大学,已经逃开了这个让人恐惧的东西。可是我不行,我不过才高二。数学就像受伤的翅膀,让我始终不能展翅高飞。  相似文献   

4.
<正>我自从踏上工作岗位,从事的就是小学数学教学。我常常幻想哪天遇到一个冰雪聪明的孩子,把他教得如何如何牛,可我更希望遇到喜欢数学的孩子,带给他更多学习的快乐。可是现在,怎样让孩子学好数学,却成了我每天思考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常常因为喜欢某教师而学好该课程。教育家捷尔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他才能教育孩子。"于是我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蹲下身和学生交流和沟通,且多去班级和学生谈谈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一个人要想在时代的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的学习。而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所以,学好数学对于将来的自身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在小学阶段,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孩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尤其重要,作为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我,对这一点更是十分赞同。也许你会说有些家长不懂教育、不懂数学又如何去教孩子,其实这并不需要家长有多么高深的知识,下面我结合自己长期从教的经验,和家长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经验,以便帮助家长们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6.
一位初中一年级孩子的家长咨询我:刚升入初中的孩子怎样才能取得数学好成绩。我认为,数学是一门难以准备彻底的学科,其考试试题非常灵活,考试形式多种多样。如何才能考得一个满意的分数,确实令很多人头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其实数学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担当新生活教育”的数学教师,我时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数学课堂?该让孩子经历一个怎样的数学学习历程?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2009,(1):12-13
安徽读者小徐问:“我的孩子代表班级参加区数学竞赛失利.为此她哭了,好几天闷闷不乐,我担心会影响孩子学习情绪。可是该怎样安慰孩子,让孩子尽快振作起来呢?”  相似文献   

9.
我认为数学课只有得到孩子的喜欢,孩子才会沉浸在数学之中,才会愿意学习。数学要想得到孩子的喜欢,就要让数学回归科普、回归生活,充满乐趣,引发学生追求数学美的心理倾向,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从而带着高涨的热情投入学习与思考。这样生命的精彩就会在数学课堂上涌动。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孩子的老师。”“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通过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体会到:在数学教学中,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数学成绩会得到很大提高。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学习情感人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自觉的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有弱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强烈地认识到这是自己的弱点而丧失自信心。琦琦就是这类学生。刚一接班,家长就当着她的面和我说孩子在数学方面很差,孩子当时不敢看我。“不会呀,这么乖巧的孩子,认真学一定没问题。孩子,我相信你没问题,你呢?”我摸着孩子的头亲切地说。她试探地抬了抬头,偷看我一眼,点了一下头,我想,对于琦琦我最应该做的就是让她不再怕数学,让她轻轻地和我交流。自信——教育成功的妙方@陈千举  相似文献   

12.
教学固然重要,但在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恰恰反映了教育的本质。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我个人认为,如果想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孩子爱学数学;如果想让孩子爱学数学,一定要让孩子喜欢数学老师。我作为数学老师的理想就是:做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老师,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老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经常扪心自问:我们应该给孩子们一个怎样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给孩子留下些什么呢?我认为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传递快乐的智慧殿堂,充满活力,魅力无穷。一、营造真情流淌的数学课堂营造孩子喜欢的课堂,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创设生命化的课堂气氛,以师情动生情,强化师爱的作用,教师带着微笑和耐  相似文献   

14.
国际数学大师、华人数学家中惟一的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先生近日在浙江大学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诫中国学生家长,不要使孩子成为家长望子成龙的牺牲品。“我发觉中国的家长都望子成龙,都渴望孩子是天才,都希望孩子能一举成名,为此从小就给孩子上各种班,弄得孩子非常痛苦。”丘成桐  相似文献   

15.
快乐新数学     
这学期,我们开始了新课程的教学。翻开新课本,我就像一年级的孩子们一样,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一页页全新的内容召唤着我,催促着我:走进天真的孩子,走进绚丽的生活,走进快乐的新数学。我,一个新课程的实验者,要让孩子享受新数学!  相似文献   

16.
郭茹 《生活教育》2011,(10):20-21
我所在的学校是个农村小学。一次偶然的外出培训,我和一位城里的老师谈起城乡孩子的差距。她说:"单就考试成绩而言,农村孩子的数学成绩绝不比城里的孩子差,甚至一些计算的基本功还比城里的孩子要好。  相似文献   

17.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入学的时候会和老师这样说:“我的孩子很聪明,10以内加减法都会做了,不信你可以考考他!”入学后,这些家长认为孩子再学一年级的数学只不过是炒炒“冷饭”,因此,家长们关注孩子的语文学习会比关注数学多得多。“孩子们真的是会了吗?”我仔细观察刚入学的孩子,发现孩子对数学的感觉分为三类:1.先知先觉型——有的孩子小时候数感就特别好,不用大人怎么费力教,他自然而然就会了;2.不知不觉型——有的孩子教过了他才会,不教绝对不会;3.后知后觉型——有的孩子任凭你怎样启发诱导,他就是不会,等过了一段时期,他才慢慢觉悟。我和…  相似文献   

18.
在五年的初、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一直培养孩子"学会"做题,我只要教会一部分优等生会做题,能考上理想的高中、理想的大学就可以了,对我自己取得的成绩也一直沾沾自喜;三年的小学教学生涯,又让我明白了仅让学生"学会"还远远不够,那么究竟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是不是只要保证孩子在毕业考试中会做些题就可以了?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听了陆志平老教授、吴正宪等数学专家对新课标的精辟解析,我茅塞顿开,会后我又仔细研读了《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请教了诸多的专家和学者,现在的教学是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那么要求我们一线老师怎么做?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要变"学会"为"会学",只要这样才能培养出能独立走的孩子,才能让孩子走得更远,才能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燕 《四川教育》2013,(6):38-39
如何让孩子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地积累并建构数学学科的思想方法,是我在教学中一直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下面就选取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谈谈我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常小花 《家长》2022,(22):31-32
<正>为了让孩子爱上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家长应该通过课本上的知识联系实际生活,让孩子意识到数学知识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生活也离不开数学知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我发现,对很多孩子和家长来说,数学是一门让他们“很头疼”的科目。原因是孩子不爱学,家长不会教,每到辅导孩子学数学时,家中往往会闹得鸡飞狗跳、鸡犬不宁,父母气得声嘶力竭,孩子哭得歇斯底里,原本和睦的家庭经常因孩子的数学学习问题而闹得不得安宁,父母身心俱疲,孩子痛苦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