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刊讯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要及时组织教育战线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讲话的精神,深入进行以弘扬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通知指出,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两弹一星”工作的伟大成就,全面地总结了“两弹一星”的成功经验,精辟地阐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强调“两弹一星”精神是爱…  相似文献   

2.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指人造地球卫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就有“神童”之誉的她,从小就跟着当小学音乐教师的母亲弹钢琴,4岁时就开了第一场音乐会。16岁时,进入丹佛大学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梦想成为职业钢琴家。梦想是人生的羽翼,梦想是成功的酵母,人生因梦想而绚丽多姿。大家都相信,过不了几年,她就会成为乐坛翘楚。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她打起了“退堂鼓”,开始了崭新梦想的破冰之旅。原来,在著名的阿斯本音乐节上,她受到了打击。“我碰到了一些11岁的孩子,他们只看一眼就能演奏那些我要练一年才能弹好的曲子。”她说,“我想我不可能有在卡内基大厅演奏的那一天了。”于是,她开始重新设计自己…  相似文献   

4.
“两弹一星”精神跨域时空、历久弥新,它是中华民族顽强生命力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宝贵精神财富,能够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历史缘起、深厚意蕴及时代价值进行探寻,能够引导全国各族人民主动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以一当十”钱学森1950年,钱学森决定回到中国,为祖国的导弹和航天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对于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成曾有这样的描述,“钱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的一颗明亮的星”,是“制定使美国空军从螺旋桨式向喷气式飞机过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无人航天器过渡的长远规划的关键人物”。所以他的回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6.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在国防尖端科技领域取得的最重要的科学技术成就,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精神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研发"两弹一星"过程中产生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其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及当代中国社会关乎国计民生的众多大事件中得到了持续弘扬。这种精神深刻体现了科学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王晓燕  咖啡 《红蜻蜓》2023,(18):2-5
<正>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娃娃博士”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一个书香门第,1941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蒋介石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  相似文献   

8.
董恒波 《作文》2022,(Z3):96-98
<正>钱学森(1911—2009),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航天事业杰出奠基人之一。1955年突破重重险阻回到中国,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1999年,钱学森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相似文献   

9.
扬灵 《科幻画报》2022,(10):7-9
<正>跨技术封锁,攻材料难题;循耕读家风,传仁和世训;生于贫穷年代,献身祖国。八十年前的中华大地,有这样一位“交大人”——姚桐斌,肩上扛着大国的航天梦,心中藏着深沉的航天情,为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注入了无限力量。出生贫寒之家的有志少年 1922年9月3日,姚桐斌出生于现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黄土塘村的一户贫苦人家。在约100年后的今天,  相似文献   

10.
11.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各版本教材都介绍了新中国的国防科技成就,而且人教版和岳麓版教材都使用了"两弹一星"这一概念。一星即人造地球卫星,但学生  相似文献   

12.
13.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培养新时代青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鲜活教材。深入分析“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内涵,挖掘其丰富的育人价值,对培育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电教》2003,(10):9-9
在共和国的科技史上“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事。“两弹一星”为载人航天准备了技术、人才等条件,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更激励着中国航天人一步步走向光荣的梦想,迎采中华民族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相似文献   

15.
16.
17.
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国产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18.
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国产导弹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9.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科学精神的充分体现,是高校思政课程的丰富教育素材和课程资源,是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民族自信、引领价值追求的生动教科书。推动“两弹一星”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培养青年学生家国情怀,激发青年学生斗争精神,增强青年学生创新意识,有助于拓宽高校思政课教育渠道,增强思政课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中关村黄庄小区,有几座4层高的旧楼,里面住着许多中国科学院的资深院士。一天下午,记者叩响了其中一家的门。开门的是一位身穿浅咖啡色暗花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