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筝》的主题意蕴是兄弟之情还是爱情?对此,一直存在较大争议。《风筝》被纳入到《野草》,不会是简单的文体变换。在《野草》的爱情链条中,《风筝》紧承《秋夜》“枣树”与“小粉红花”相矛盾的梦,开启了爱情方式争论的话题,并抒发了争论未果后的沉重心情。  相似文献   

2.
《风筝》是鲁迅《野草》中的一篇。有人说:“这一篇的主题思想……是在解剖自己,在深刻地批判自己。”有人又说:《风筝》中的“我”,“决不是鲁迅自己”,它的主题也“不是什么‘自我批  相似文献   

3.
风筝的故事     
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显得更加鲜艳,更加美丽。——《放风筝》风筝,是中华民族向西方国家传播的科学发明之一。它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曾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已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编入《中国科学技术史》。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风筝》写于1925年1月,在写该文的五年前,作者还写过一篇《我的兄弟》,发表于1919年9月9日的《国民公报》上。这前后两篇散文,虽字句有些不同,但所述反对小弟放风筝的事却是相同的。这就告诉我们,《风筝》不是毫无根据的艺术虚构。怪不得有人说:“这一篇……是在解剖自己,在深刻地批判自己。”穴李柯林《〈野草〉注释》雪《风筝》叙写了一件往事及其带给“我”的感情折磨。作品中的“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并认为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所以很是嫌恶,以至对小弟喜爱风筝采取了一种粗暴禁止的态度。可后来“我”看到了“一本外…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散文诗《风筝》被作为一篇记叙文选入了初中第一册统编语文教材。这篇课文主要通过“我”回忆童年时代一只风筝的故事,抨击和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和教育思想对儿童的“精神虐杀”,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反抗。《风筝》的象征手法是个难点,历来有争议。这里略陈管见,和老师们共同讨论,而不是要把这些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 《风筝》的象征手法之一,是用自然现象象征社会现象:“肃杀的严冬”象征当时北方黑暗冷酷的社会现实,“春日的温和”象征作者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风筝》写作的一九二五年,南方的革命方兴未艾,而北方仍处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之下。封建势力和  相似文献   

6.
风筝,古有南“鹞”北“鸢”之说,因其形似飞鸟的缘故。两千多年前,《韩非子》中“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飞)一日而败”的记载,也许就是风筝的起源。后来韩信“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五代时李邺“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大作筝声,俗呼风筝”。自此,风筝成为娱乐工具而深得世人喜爱,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妙趣横生的素材。我们选取四首“风筝”诗,不妨一起“放飞”吧!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风筝》一文,近年来有不少注释、讲解的文章,就作品中的“我”以及作品的主题,发表了不同的见解。现就我们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一、关于作品中的“我”《风筝》中的“我”和作者自己究竟是什么关系?归纳起来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反对小兄弟放风筝不过是一种艺术‘虚构’”,“《风筝》中的‘我’,根本不是鲁迅。”(闵杭生:《谈<风筝>中的“我”》,载《语文战线》80.7)  相似文献   

8.
风筝     
“五代李业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询刍录》。但据我所知道,现在的风筝,或纸鸢,有些变化了。现在有许多不会鸣的风筝,不像鸢的纸鸢和不会鸣亦不像鸢而名为风筝或纸鸢的。此外还有一种特别的变化,如在宁波的风筝。“风筝”和“纸鸢”这两个名字,在宁波只有读过书的人才懂得这是什么东西,没有读过书的人,只晓得“鹞子”这一个名字。据说这是一个通俗的名字,除了宁波还有许多地方也是这样喊的。其所以  相似文献   

9.
风筝诗话     
风筝,又叫纸鸢,在我国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历代诗人曾写下不少形象生动的风筝诗,令人赏趣。风筝成为娱乐用品是在唐代之后。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当时放风筝不仅装有弦或笛,有时还把明亮豪华的  相似文献   

10.
月亮     
你是一枚圆圆的风筝圆圆的中国的白缎子扎的风筝(米思及《月亮》)这是一个谜语般的,读起来颇有悬疑意味,又回味悠长的句子。哪怕没有亲眼见过风筝,亲手放过风筝,我们从别人的言谈中,从书本上也能得知,用来形容风筝的量词该是“架”或者“只”。“枚”多用来形容形体小的东西,比如铜钱,放在这里说风筝,未免有些“小材大用”。风筝应该是长长的,轻且薄  相似文献   

11.
“正月灯,二月鹞(风筝)“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每到农历二月,放风筝便成为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这也给春日增添了浓浓的诗情画意。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题咏风筝的诗赋,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明代著名画家徐渭的一首风筝诗写得十分精彩,其诗云:“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常将儿辈上青天。”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诗句描绘了风筝的美妙音  相似文献   

12.
《风筝》是鲁迅的一篇叙事散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风筝”是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鲁迅借助这一“物件”来贯穿全文,抒发情感。文中记叙了一件“小事”,因不满弟弟的没出息,将弟弟偷做的将要完工的风筝踏扁了。其实这样的事情本来是无所谓的,就连他的弟弟日后都忘却有这回事了。鲁迅何以会小题大做反复忏悔呢?其实“风筝”成为作者抒发情感的一种寄托物。  相似文献   

13.
Feng zheng     
风筝是一种民间玩具及手工艺品。它以细竹片作为框架,用薄纸紧贴在上面,在一根长线的牵引下,乘着风在空中飞翔。然而,早期的风筝并不是如今这个样子,而且也不是用于娱乐的。据说,风筝是由鲁班发明的,他生于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鲁班受鹰雀在空中盘旋的启发,以鸟为形,削竹为料,并叫它“竹鹞”,据说能保持“上天三日而不下”。这是最早的风筝。当造纸术发明以后,纸便取代了竹子,造出了一个更轻的风筝,它被叫做“纸鸢”。根据历史记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梁武帝曾经使用风筝把救援信送出城外。今天的风筝,就是从“纸鸢”演变而…  相似文献   

14.
风筝的起源     
《小学语文教学》2007,(7):94-94
风筝起源于战国时期。据《墨子&#183;鲁问》篇记载,“公输班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又说“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公输班就是后人所说的七巧匠鲁班或“鲁班爷”。他制作的“鹊”或“鸢”,其原料是极薄的木片或竹片。汉朝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应用,在制作风筝时,逐渐以纸代木。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2012,(10):F0003-F0003
“风筝不断线”最初是吴冠中先生在1983年《文艺研究》上发表的一篇创作笔记的题目。吴冠中在文中借风筝谈了自己对抽象绘画的看法。他认为,艺术家手中“须有一线联系着作品与生活中的源头”,只有“风筝不断线,才能把握观众与作品的交流”。吴冠中艺术王国里那只“不断线的风筝”,风筝线连着艺术与科学两大领域,连着他作为一个中国人永远无法割舍的家族亲情与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风筝》是一柄“双刃剑”:既解剖了他人,也解剖了自己。鲁迅的《风筝》是一出悲喜剧:既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毀灭了给人看,又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开了给人看。这柄艺术的“双刃剑”纵横捭阖,所向披靡:解剖自己淋漓尽致,剖析他人亦入木三分。这出人生的悲喜剧匠心独运,神采四溢:既升华了艺术真善美的意境,又揭示了假丑恶的本质。它们共同构成了《风筝》的艺术个性。 “双刃剑”的个性,是《风筝》这篇散文最引入注目的艺术内容。它不仅尽显了鲁迅一贯的精神品格:解剖他人,也  相似文献   

17.
陈玉中 《现代语文》2003,(11):26-26
《风筝》是鲁迅先生写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一篇散文,它所闪现的“儿童教育”、“自我解剖”、“亲情温馨”及对“美好事物追求”等思想光芒,即使在今天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文中的映衬艺术,也是匠心独运,值得细细品味。以“寒威”与“温和”相映衬。在文章开头的第一、二小节中,“我”由眼前“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出现于远处天空中一、二风筝的浮动,”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春光明媚的图画:天空,抬眼看见的是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耳边听见的是沙沙的风轮声;地上,杨柳已经吐芽,山桃也多吐蕾。这就使现实中严冬的“寒…  相似文献   

18.
《风筝》写的是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和小兄弟之间发生的故事。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春二月是风筝时节,但他“向来不爱风筝,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的风筝是春二月天空中的一朵淡墨,于我却是丧志的玩物;中年后的风筝是肃杀冬日里荡漾的蝴蝶,于我却是手中牵着的悲哀;《风筝》中的兄弟冲突给我们的儿童教育以理性的反思。义与利的天平倾斜了,是隔膜呢,还是代沟呢?《羚羊木雕》引出一串串问号。任重道远,中国男子所肩负的使命;尽孝反哺,中华民族所传承的美德;《散步》迈的步子是坚毅的。走进母爱,一朵圣洁的“金色花”相伴在妈妈的身旁,一只只小“纸船”  相似文献   

20.
《风筝误》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小说戏曲家李渔的力作之一.这部戏剧后来被改编为通俗小说《风筝配》.从《风筝误》与《风筝配》的比较中可以发现,明末清初小说戏曲的创作观念:戏曲小说化和小说戏曲化、叙事内容的才子佳人化、媚俗倾向的普遍流行,这对后世小说和戏曲观念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