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教会教育史上的关键时期,也是重要的转折点。这是由于当时中国风起云涌的非基督教运动、收回教育权运动与接二连三爆发的民族民主革命政治运动(如五卅运动、北伐战争等)交织在一起,对中国教会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影响。以教会学校注册问题为核心,经过政府与教会学校双方的博弈,政府一方最终占了上风,从而加快了教会教育的中国化、世俗化进程。对于收回教育权运动对中国教会教育中国化、世俗化的影响,海内外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有的着眼于整体的研究,有的则是个案性的研究),但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一运动中的新教教育,而忽视了当时中国的天主教教育。本文旨在以北京辅仁大学的注册问题为个案,研究收回教育权运动对中国天主教大学的中国化、世俗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3年的春天,尽管SARS病毒肆虐着中国大地,但阴霾总是遮不住阳光。2003年4月20日,我们迎来了《西安档案》创刊20周年纪念日,这的确是个可喜可贺的日子,是有纪念意义的一件事。20年风雨春秋,20年成败艰辛,岁月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今天,《西安档案》这颗档苑中的幼苗,已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果硕味香,挺立在档刊园的潮头。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袖,是国际著名的政治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张作霖是奉系军阀的首领,统治东北的"草莽枭雄",时刻觊觎国家元首宝座的野心家.他们二人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可这一历史真真切切地发生了,在20世纪20年代,这两位截然不同的人物,进行了一次长达五年的合作联盟.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20年代“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正式出现至今,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已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五四”前后,比较的观念与方法由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介绍进来,并初步展开了中外文学与文化的比较研究与影响研究。但这一学科在中国进入现代转型和中西文化遭遇冲突时期而迫切需要比较的形式下,并未得到正常发展,反而阻力重重。经过一段低潮之后,70年代末又开始复兴。[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大观周刊》2006,(22):I0030-I0030
LOFT,字面意义是仓库、阁楼的意思,但这个词在20世纪后期逐渐时髦而且演化成为一种时尚的居住与生活方式时,其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词汇的最初涵义,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LOFT这种居住生活方式首次在美国纽约出现,在20世纪后期,LOFT这种工业化和后现代主义完美碰撞的艺术,逐渐演化成为了一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并且在全球广为流传。如今,LOFT总是与艺术家、前卫、先锋、798等词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6.
作者特别会讲故事——本书虽属“方言研究”,可在每组语词背后,他都能发掘出一堆好玩的人和事。远在20世纪20年代,年过半百的上海闻人黄金荣迷上京剧名伶露兰春,只要露登台一定莅临捧场。有一回,浙江都督卢永祥家的大公子卢小嘉看戏,对正在演出的露兰春喝了倒彩,为此,黄当场扇了卢公子的耳光。没想到,两天后,卢小嘉调动军队闯进租界,挟持黄金荣……  相似文献   

7.
早在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成功举办了培养新生力量的黄埔军官学校。但由于苏联急需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支持,以防远东军国主义从东边威胁其安全,这样就偏重于将国民党看成是可以依靠的力量,把国民党中的新右派也当成是民主势力加以扶持。特别是总顾问鲍罗廷,将新右派首领蒋介石当成是中国新生力量的代表,让他掌握了军政大权成了独裁者。中国共产党是真正的工农无产阶级的代表,但在苏联顾问眼中,是才成立不久的,数量很少,势单力薄,成不了气候,只能充当配角。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报纸当然是用纸印刷的,不过,也有用其它各种特殊材质印制的。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先后用丝绸这一特殊的材质印报,开创了世界报业之先河,引得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9.
《水》是一本家庭刊物,从1929年创刊到1996年复刊,历经了半个多世纪,著名出版家范用称它是“20世纪一大奇迹”。记者叶稚珊说,这是“一本发行量最小,办刊人年龄最高,装潢最简素,曲高而有和者的刊物”。如今这泓浸润了张家70多年的《水》已经流进了苏州市档案馆,这使我们得以有境分享到《水》的甘甜清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上海告别了20世纪,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世纪。这个世纪里,上海曲折地,但是无可争辩地跨入了世界级大都市的行列。每个上海人都为之而骄傲。然而,骄傲的感觉不是一向就有的。跨进20世纪之际,整个中国风雨如晦,封建专制统治在作最后挣扎,列强虎视鹰眈,瓜分豆剖的阴影挥之不去。环视上海,这座色彩斑驳的城市,总有说不尽的惆怅。摊开地图,明眼人一看就会发现,这是一座被割裂了的城市: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横亘中央,华界环绕在四周,三方四块的格局,严重阻碍了上海成为统一的整体。更叫人难以甘心的是,1843年开埠后才建立起来的租界,不多时就把城厢,曾…  相似文献   

11.
赵蘅 《中国档案》2006,(6):63-63
经历过中国20世纪60年代大饥荒的人,才能体会到我们今天能做到洒足饭饱是多么大的巨变。那时我已经考进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到了最末一学期,全班下乡劳动,却只能吃上一顿煮红薯和菜秧汤来充饥了。到了北京,学生餐桌上出现了用黑白薯面做的窝头,这玩意儿,咽下困难拉出也困难。每餐必搭上一铁桶的“高汤”里只有几片菜叶,  相似文献   

12.
只有800多万人口的瑞典算是个小国,但它对经济学的责献却很大,这表现在它产生过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更表现在它曾有过两个创新高峰期,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卡塞尔——戴维森——赫克歇尔——维克塞尔时期和20世纪20-30年代的斯德哥尔摩学派时期。对瑞典经济学史深有研究的伦德大学教授乔那格(Lars Jonung,1992)认为,  相似文献   

13.
张咏华 《新闻记者》2006,(10):78-81
根据英国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者、Napier大学Rob Melville教授提供的信息,伦敦大学曾率先于1919—1939年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但相当长时间内只是该校的独特行为,并未在英国普及开来。最早开设新闻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1971年),随后是伦敦城市大学(1976年).本科学位教育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的。可以看出.从1940—1970年新闻教育似乎陷于中断状态,也许是这一原因,Wikipedia百科全书称,英国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在英国.不少学者和大学师生更习惯于用media studies programs来指称这一领域的学位教育点)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是从英文和文学批评专业发展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董锦鸿 《图书馆论坛》2005,25(3):230-230,171
人生的际遇有时真神奇,我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干图书馆这一行,而且一干就是十多年。20世纪60年代我从学校毕业后按专业被分配到经济部门,干了20多年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改革开放后机构撤并,1990年我被转到肇庆卫生学校,安排到图书馆工作。这是多大的转折啊,我该怎么做?是平平庸庸地消耗人生,还是知难而上,迎接挑战呢?我选择了后者,十多年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近20年来我国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研究方面的情况进行梳理,发现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比较重视,也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章。归纳起来大概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从理论上探讨新闻报道和人文关怀的关系和内涵。第二,肯定近2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第三,指出存在的缺失。第四,综论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等。  相似文献   

16.
张珊珊 《青年记者》2007,(11):55-55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这一时期的美国处于独立报刊时期,记者成为了一种社会职业,并以尊重事实、客观报道为己任。20世纪初期的美国新闻媒体形成一种浪漫主义精神,在这种浪漫主义的指引下,许多编辑和记者都相信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舆论力量,来反映民众呼声,主持正义,打击社会黑暗现象,从而打开新闻专业主义的“美妙画卷”。到20世纪中期,新闻专业主义这一理念日渐成熟,成为“诠释和评判新闻事业的主导话语”。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许多警句,发人深思,千古流传。“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是一例。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出现高指标、浮夸风时,据传达,毛主席在庐山会议上就用这句话来告诫过各级领导。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至今中国文献分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名著。西文上编研究20世纪上半叶我国文献分类学的名著,这一时期的名著共有26种,包括论著20篇(部)、图书分类法4部,著者号码表2部。  相似文献   

19.
《西安档案》创刊已经整整20个年头了。20年,对社会发展可谓是弹指一挥问,对于人生旅途来说则是刚刚步入青年时代。然而对于《西安档案》而言,更多的是意味着艰辛的耕耘,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奋斗。《西安档案》坚持出刊20年,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一定的读群,是很不容易的。在纪念《西安档案》创刊20周年之际,我谨致以真诚的祝贺!  相似文献   

20.
周丹 《编辑学刊》2021,(3):91-95
20世纪20年代被西方世界称为"咆哮的20年代(Roaring Twenties)".这是一个经济、文化持续繁荣的时期,它所涵盖的激动人心的事件数不胜数,因此,也被称为"历史上最为多彩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便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应运而生的.文章通过回溯100年前,即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图书出版,主要是音乐图书出版的状况,希望为音乐图书出版的未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