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思人与自然的冲突,探究冲突的根源,晃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一致,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对人与自然冲突的认识根源、经济根源、科学技术根源以及国际政治根源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作为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人与自然关系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特点 ,当代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突出表现 ,高消费及消费不足的畸形的消费方式是造成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之一。改变消费模式 ,实行适度消费 ,绿色消费 ,崇尚精神消费是缓解人类与自然关系紧张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加拿大著名诗人普拉特的代表作《泰坦尼克号》进行分析,试图跳出狭隘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深入探究其沉没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的冲突关系以及导致此次灾难的思想根源——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4.
论跨文化教学中文化冲突的类型及深层缘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化冲突主要是指来自不同国家的两种或者几种异质文化之间由于不一致、不和谐而产生的显性或隐性的对抗。以生成和读解的意义对象作为分类的标准,跨文化冲突有三种类型,即对象型冲突、关系型冲突以及活动型冲突。各文化之间内在的差异以及各文化按照自身的文化属性表达的目的性行为构成了跨文化冲突的内在根源。文化作为人们共享的意义体系,其核心表现为价值观。"人的本性、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空间以及人与时间的关系"与跨文化教学紧密联系,这几个维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西价值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把握,包括理论来源和哲学根基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回答. 马克思认为生态伦理产生问题的根源是制度问题即资本主义制度,其表象是认识根源、社会根源和城市化建设根源. 解决生态伦理问题的途径是实现科技创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冲突的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冲突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的普遍现象,揭示社会冲突产生的根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协调和控制社会冲突.本文分析了社会冲突的总根源和基本根源.  相似文献   

7.
孙猛 《培训与研究》2010,(10):70-72
当前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严重失衡状态,拯救人类自己、摆脱生存困境、改善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就必须先理性地探讨人与自然失衡的原因。工业机械化发展模式、机械世界观、私有制、科学技术的异化分别是造成这种失衡的经济根源、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理性思考这些原因,才能更好地保护和耕织好我们的家园。  相似文献   

8.
心理疾病是心理冲突的结果,造成大学新生心理失调的冲突根源很多,本文就教育工作中常遇到的大学新生六种冲突根源及冲突表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面对日益对立与冲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严重凸显的生态危机,众多有识之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这一危机的根源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戴维·佩珀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分析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反对西方生态主义解决生态问题的唯心方法,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社会主义,坚持人类中心主义,重视社会公正,提倡经济的理性增长,并力图对生态运动进行"红色"改造,以促成"红绿联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试论文化心理学与区域心理学的差异及契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以及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过程,形成了中国各个区域的显著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域内人群的思想观念、生活准则、价值体系、行为方式、民俗习惯、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以及语言特点等,形成区域性格,而这种区域性格在不同区域内表现出来便会形成区域文化间冲突,冲突的根源在于文化的异质,这种在同一社会中异质并存的文化冲突又会形成社会矛盾并影响社会和谐安定,因此对区域跨文化心理的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是一个由和谐到冲突,再从冲突走向和谐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从人与自然人和谐走向冲突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关系走向未来的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2.
杨志军小说的悲剧性冲突清晰地体现在人与荒原(自然)生命内涵的关照,通过对自然界万物与人的生命历程的冲突,表达着对生命的理解、对人性的批判。另一方面,正因为自然的伟大,人与自然的冲突,使其作品表现出崇高的艺术品质,在感受着人与自然之间激烈冲突之中,体味着人类为了生存、自由而不懈抗争的意志品质和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3.
生态危机的直接表现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是人对自然的盲目索取和过度破坏所致的恶果。其实质是人性的危机,是由不健全的社会性格所引发的不当行为方式及心理机制而产生的人性冲突。资本主义社会重占有、追利益、图快捷的社会性格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因此,走出不良社会性格的困境,实现自我的觉醒、自我的肯定和独立是构建生态和谐的首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关于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经典论述基础上,从岭南生态环境历史变迁的经验和教训中可见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不合理活动而遭到大自然报复和惩罚,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生态环境恶化、危及人与自然生存的主要根源。建立岭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包括生态文化模式的选择,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层面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意在探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命运悲剧的根源 ,认为他的命运悲剧根源在于其自身的努力与历史的不可抗拒性的冲突 ,自身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自身的矛盾冲突 ,从而确证了《三国演义》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功能主义冲突论对社会冲突的根源、类型和正功能,特别是安全阀机制的阐释,为理性看待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冷漠提供辩证性指导。物质性资源分配不均及非物质性因素分歧诱发的社会冲突,成为道德冷漠滋生的社会基础。大学生的道德冲突是导致道德冷漠的社会冲突之一,也成为高校防范道德冷漠的重要突破口。高校可以从大学生个体道德冲突干预、冲突"正"功能发挥和冲突"根源"减少等方面着手,将防范道德冷漠的机制渗透到对大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中。  相似文献   

17.
生态伦理的诞生是对伦理主体、界域和思维空间的一次实质性拓展,开创了伦理学超越“人类视角”的新境界,旨在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走出人类生存困境。与自然和解,必须抛弃“主客二分”的机械论自然观,坚持“天人合一”的整体主义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对立冲突。所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前提是建构符合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公正合理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对生产力概惫的理解会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观念,人与自然的冲突并非纯自然方面的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根本上还是社会交往的力量受限导致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正确理解生产力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善人与人的关系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影响师生冲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多视角进行分析,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甚至生态学等多视角解读师生冲突的根源,才能全方位探讨师生冲突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实践观点,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解决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统一性问题,成就了自然观之历史性变革。马克思自然观对人与自然关系异化根源的揭示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阐释,彰显出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代生态危机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